发信人: dove_no_wing(dove)
整理人: hnyjchuhong(2001-12-14 17:25:47), 站内信件
|
周炜铁了心想进咨询业谋职,可他学的专业离咨询业相差十万八千里,“当时我想,唯一的办法就是能拿出点跟人家不一样的经历,用它‘敲门’,才会有奇迹发生。”正好这时微软到学校召开招聘实习技术支持工程师宣讲会,人家可是《财富》评出的第二大受人尊敬的公司!
微软那次在复旦、交大、浙大和南大总共才招30个实习生,还包括硕士生和博士生。我的技术水平倒还过得去,但和这些人竞争起来,肯定不占优势。
对于那些感兴趣的宣讲会,我都会从自己储备的资料库里找出有关的背景资料,这次也不例外———什么微软全世界有多少员工啦,微软的“生日”啦,比尔·盖茨提出的第一个远景目标啦……
那天宣讲会开始没多久,微软的人力资源经理搞了个“智力提问”:“哪位知道微软的‘生日’?”我举手回答,奖品是件微软T恤衫。后面的问题我全知道答案,看着我再次举得高高的手,经理想了一下,还是把话筒递给了另一个学生。
宣讲会结束后,我马上套上T恤,挤到那个经理身边去投简历。和我聊了一会儿,或许是觉得我身上的激情很对微软胃口,她对我说:“要是等会儿的考试你没过,也可以来找我。”
宣讲会结束后立即笔试,之后是5轮面试,当天就会知道结果。我从宣讲会现场出来,回到寝室,打开电脑上网———刚才开会时听微软技术中心的总经理提到过一种最新的编程语言,叫XML。对此我虽有所耳闻,但一直没弄明白,趁着还没轮到考试,先临时抱佛脚,搞搞清楚再说。
大致浏览了一篇介绍XML的英文文章后,我赶紧冲到教室考试。这时,离开考只剩几分钟了。考卷第一部分是很简单的排列组合题和一些微软很喜欢出的IQ题,还有一部分是些IT概念题,比如微软在.net之前还提出过什么概念。这种题目当然难不倒我,IT界的潮流动向我早就烂熟于心。中间一部分是编程题,我轻松解出第一道,却卡在另一道上,直到交卷我也没想出肯定的办法,只好凭感觉写了几句充数。
交卷时,那个监考的微软工程师先是一愣:“你怎么会有这件衣服?”原来这件T恤只有他们员工才有资格穿,“外人”轻易没法弄到。我把刚才拿到T恤的“光荣经历”和盘托出,他的态度立即变了:“那你别走,帮我统计面试人数吧。”我的那张卷子他看也没看,就直接交到面试考官手里了。
我的面试被排在晚上9点半。进门时,考官正在“逼问”一个计算机系的小姑娘“WindowsNT系统的安全性”。小姑娘红着脸,一问三不知。我灵机一动,想起1998年在一个惠普公司的讲座上听到过这个问题的答案,所以一轮到我,我就对考官说:“你刚才问的那个……我知道。”听我滔滔不绝地讲了一遍,考官挥挥手:“你过了。”哈,要是问别的,说不定我也答不上来。
最搞笑的是第二轮面试。考官问我对什么感兴趣,对了,刚刚才“磨”好的那把“枪”,这回可以派上用场了,我立即说:“我对XML很感兴趣!”考官一听,对我也“感”上了兴趣:“那你说说看。”我这个人有个优点,越是紧张,思路越清楚。我把刚看过的那篇文章背了个八九不离十,什么XML的原理、XML的好处、应用前景……考官听得津津有味。
完了,他让我用XML写个算法,这下我只好老实交代:“我只知道原理,但我不知道具体怎么写。但给我时间学,就没有问题。”也许看我不是学计算机的,居然能那么“快速”地了解最尖端的技术,考官笑了一笑,放我过了关。
有一关气氛还相当紧张:要你当场用C语言编一段程序,考官就坐在对面瞪着你。我埋头画了5分钟草稿,考官却觉得我的方法并不是最好的,写了一段新的给我看。看了他的方法,我不服气地追问了几句,直到心服口服才罢休。也许正是这点帮了我,觉得我有求知欲。
最后一轮,考官很严肃地问了我不少个人情况,我把自己在计算机方面的“辉煌过去”一一道来:小学那会儿在少年宫学过编程,中学的时候在中关村搞过电脑……眼见聊得分外投机,我的心渐渐宽了下来。谁知最后,考官板着脸说:“咱们什么都不用说了,你技术不够强。”我一下子愣了,辛辛苦苦冲到最后,就这么。。一时还不知如何应对,他却微笑起来:“你通过了……”
我拿到offer时,已经是深夜12点半。后来我才知道,微软那次招的30个人里,只有我是非技术专业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