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planet03c(Conan) 
整理人: fires(2001-12-10 10:31:09), 站内信件
 | 
 
 
宫崎骏的动画生涯 
 
 南方周末    2001-11-29 10:30:24 
 
 
 
 
 ■幕后
 
 谈话人:
 铃木敏夫———《红猪》、《神隐少女》监制 
 切通理作———著名影评人,日本政法大学教授 
 稻增隆夫———东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媒体传播专家 
 
 《风之谷》:开动宫崎热
   稻增隆夫:在我看来,宫崎骏先生作品的最优秀之处就在于有人文主义
 的思考深度,从他一出道时的作品就能看出这种倾向。
   切通理作:宫崎骏先生早年的作品,像《忠臣藏》和《少年忍者丸》,
 这些是他1963年的作品吧?可惜好像一直没怎么被人提起,知道它们,
 也是在1981年的一个读物《宫崎骏的特辑》里,到现在出了影像版的《
 宫崎先生全集》,已经时隔二十年之久。
   铃木敏夫:1981年的夏天,确实是日本第一个动画制作的高潮。当
 时对动画的评论是从《再见银河999》开始的,我想,动画机器的开动,
 和宫崎先生的功绩是分不开的,于是就有了那本特辑。 
   第一次让我印象深刻的作品就是《风之谷》,很难想象在那个媒体并不
 发达的年代里,也会有那样的全民宫崎热。不仅是德间书店,许多出版社都
 出版了和其有关的音像和文字读物。德间社长也大力推动了许多电影制作计
 划,那时我和宫崎先生聊天,得到德间帮助的他已经有了许多题材的动画制
 作构想,包括后来的《幽灵公主》,都已经有了雏形。记得他的名字也就在
 那时问了来由,是来源于电影《骏军记》。当时大家还不重视漫画和动画这
 两个部分在电影里的地位,德间书店的态度,帮助了日本动画的发展。“没
 有原著,偶尔为之的动画制作方式不行啊。”我忧心忡忡地和宫崎先生说,
 于是他回答我:“那就开始做起来吧。”后来就听说他召集了系统的制作人
 员,“那乌西卡”的故事和我们见面了。 
 
 坚持手绘 反工业制作
   切通理作:我觉得宫崎先生的漫画,怎么说呢,和传统漫画的制作方式
 是大不一样的。 
   铃木敏夫:他一直坚持用普通铅笔作画,速度极慢,根本不用工业制作
 的态度来对待。 
   稻增隆夫:这也是刚才我想说的,虽然宫崎骏先生的作品很出色,可是
 坊间流传众多的还是格调低下的漫画作品。动画在今天已经是一门庞大的工
 业了。 
   切通理作:当时不那么做是因为没有很多人意识到漫画和动画之间的重
 要联系,培养了一种观念,漫画家就是画画的人。这样也有好处,像当时的
 《宇宙战舰》,松本零二先生一直手绘完成,到现在的《神隐少女》,宫崎
 先生不是一直也还保持着这个习惯么。 
   切通理作:到《魔女宅急便》之前,都可以称做吉卜力工作室的第一发
 展阶段。 
 
 新动力:核心工作体制
   铃木敏夫:当时空前地卖座,然后宫崎先生开始决定实行全员全职制度
 ,并且对我说“你也来吧”,整个经营策略都改变了,我在这次改变中从编
 辑和单纯的画画进入吉卜力。虽说当时日本的动画界是不景气,可是他这么
 做是有必要的。原来的工作模式是每开始一部电影的制作,就召集一次制作
 班底,并不固定工作成员,工作完毕便解散。这样做的优点是节约成本,并
 且有不错的工作效率,可是改变后工作室有了核心的成员,吉卜力作为一个
 公司开始有了自己全新的发展。 
   核心制度在工作室发展得很快,因为宫崎先生和高〓先生都是具有才华
 的导演,可是新的问题又随之产生。在《魔女宅急便》拍摄时有些事令我相
 当遗憾,一共是四亿日元的预算,可是宫崎先生的画图实在太过详细,必须
 付给他一个人的薪酬过高,预算很难办。其实当时有四分之一的绘图也就够
 了吧,可是他是艺术的完美主义者。片子拍摄完成后我曾和他长谈一次,建
 议他不要操心过多的事情,给年轻人更多的发展空间。后来庵野秀明和大友
 克洋离开了工作室,令人相当遗憾。 
 
 《幽灵公主》:巅峰之作
   稻增隆夫:职业气质和作家气质在宫崎先生身上都有。其实这是一个成
 功的秘密,为什么宫崎先生原先供职的东映没有制作出更好的动画作品,大
 概就因为普通人需要的不是从普通人视野出发的东西。记得记者采访押井守
 导演的时候他说过:“我所知道的动画高手都已云集于吉卜力了……” 
   切通理作:的确,他们坚持下来一些东西,比如做剧场版动画,不做电
 视版,始终保持纯粹的高品质,和这样的核心工作体制分不开。比如《幽灵
 公主》,说是动画制作的巅峰也不为过吧。 
   铃木敏夫:当时我还以为这是工作室的最后作品了呢。(笑)宫崎先生
 最初就说过这个构想,他不是一个喜欢写冒险剧的人,曾经询问我:“一定
 是现在该拍它了吗?”我回答:“如果现在不拍,也许你一生都将错过了。
 ”当时有大笔的预算,正适合做这样的电影。结果片子在日本大热,一生只
 能做一次的奢侈事情,就这样完成了。 
   托那部电影的福,大家都对新片(《神隐少女》)期待已久。新片和《
 幽灵公主》,承继的其实都是《风之谷》想要说的,三部电影用一双眼睛观
 察了这个世界。
   切通理作:听铃木先生的意思,《幽灵公主》果然是宫崎骏的精髓所在
 。 
   铃木敏夫:谁也不知道是什么造就了宫崎骏那些飞奔跑走的角色,还是
 所谓造物出天然吧,如果宫崎骏还会有新片,那么必定是他全新的出发点。
  
   说到求新求变,我想他的作品中这一点最突出的莫过于《红猪》。在制
 作这部作品时,由于正好和《小时候的点点滴滴》的日程有所重合,宫崎骏
 先生不得不包办制作、导演、绘图等所有角色,超工作量的劳动反而凸显了
 他的另一特质,作为作家而存在的宫崎骏。也许大家都看出来了,其实《红
 猪》里的角色就是他自己啊,一个刚刚迈入中年的男人。(大笑)自从出场
 过这一次,他就忍不住总在电影里安插上自己的影子,像《幽灵公主》和《
 神隐少女》都是这样,非常有冲劲,极度注重理想的宫崎骏先生变化着呵。
  
 
 
  ---- 发光基因说:“要有光!”于是,萤火虫就发了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