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gzcloud2001(似玉)
整理人: jz_love6(2001-12-08 11:57:42), 站内信件
|
胡同的记忆——史家胡同的房子
我的童年是在胡同中度过的。
从我有记忆开始,我就住在一个三进大四合院里面,我住在那间爸爸亲手盖起的小房子里面。房子很小,但是三口人加上一只老花猫的生活也是其乐融融。
那个院子规模算是中等,里院保存着原来的布局,正北房和东西厢房,以及相连的抄手游廊,院子正中是密不透光的大葡萄架,两侧是高大的蔷薇花和金银藤。夏天的时候我最喜欢端着小板凳到里院的葡萄架下,看看蚂蚁搬家,和老花猫一起乘凉,伴着淡淡的花香,度过了难熬的夏天。
我住在中院西侧,据说房子所在的那块地原来是种满了花草,后来爸爸在那块地上种出了一间小房子,房子小到只能容下一张双人床和一张单人床,吃饭的时候支上饭桌就只能各就各位。厨房占去了里院和中院相连的门廊东侧。中院很小,房子却越盖越多,更显拥挤。印象中爸爸在房子门口种过几棵鬼子姜(到现在我都不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植物),高高的,上面开着黄花,我只知道和它去比个子。
中院和外院之间也有门廊,我的小伙伴就住在门廊东侧改建的房子里面。我们经常铺凉席坐在门廊里面看小人书,玩一些女孩子喜欢的五颜六色的玻璃珠。
我家对面住着医生一家,两个儿子都比我大十几岁,很是调皮捣蛋。记得有一次他们竟然爬到我家房顶上又蹦又跳,这可急坏了妈妈,苦苦央求他们才下来。那个夏天雨水很大,我家的房子漏得很厉害。
后来爸爸从外面捡回来一根做脚手架的铁管,固定在中院的门廊正上方。男孩子们把它当作单杠,每天坚持练习,手上的茧子翻了也不在乎。从那以后再没有调皮捣蛋。
我上学的那年,医生的小儿子考上了中山医科大学,我记得全院人把他送走后,好长一段时间院子里面静静的。现在那两个男孩子都已经过了而立之年将近不惑了,估计他们的孩子都有我那时大了。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外院不是很规整,影壁墙后面住着一家,再有就是院门旁边倒坐的两间南房了。两家的孩子和我年岁相仿,理所应当的和我成了伙伴。
整个院子大体还保留着四合院的布局,能够看出来它曾经的主人一定不是平头百姓。
记忆中还有一件事和这个院子的历史有关。曾经有几个日本人拿着照片来到这个院子,说他们的父亲曾在这里居住过,临终让儿子有机会要去看看。虽然说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但不管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都对过去居住过的地方有着深深的眷恋。
史家胡同5号,我在那里度过了我的童年,我记忆中最美好的日子
---- 挪威森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