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zha911()
整理人: jz_love6(2001-12-08 11:57:41), 站内信件
|
远离网吧
文:午睡的夜叉
虽然家里有一台破奔,我还是喜欢去网吧,原因很简单,每个月交电话费的时候我都感到生不如死。家里上网一小时4块8,网吧上网一小时2块还是ADSL的8M带宽,换你又会怎么做?还不是和我一样屁颠屁颠给网吧老板交租子去。我对网吧一直怀着某种近乎于感恩的情结,在那里同样的钱我可以上一倍时间的网还可以享受五倍的速度,每当我看见网吧的招牌,往往激动得双手抽筋。
然而这一切在最近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我再也不去网吧了,我陡然间觉悟,也在陡然间绝望。上个月走进一家常去的网吧,看见两个绝对不超过16岁的女中学生坐在那里,我随便挑了台机子正襟危坐在她们身边,在OICQ上专心调戏我的武汉MM。隔了一会儿有个飞仔走进来,嘴里的烟味可以熏死三五头牛。这个毒气贩子伸手就去摸我旁边那两个小女孩…的键盘,三个人亲热地聊了几句,听口气好象是网友。然后飞仔大约在她们机子上飞快地发了一句什么话,就有一个小女孩尖叫:"哎呀你怎么给她说这么恶心的话,人家才十四岁,人家是好学生!"飞仔一脸坏笑,又不停地敲键盘,这回两个小女孩齐声尖叫:"哎呀好黄色呀!"拼命地把键盘压住不准飞仔再发。飞仔胜利地放声大笑,那两个小女孩叽叽喳喳地放声乱叫,飞仔坐到我身后去,一边叫老板再开台机子一边对小女孩说:"这种程度算啥子?你们不晓得的事情还多,等哥哥我慢慢教你们。"--"下次哥哥请你们去吃肯德鸡,坐着慢慢摆。"小女孩们痛骂了飞仔好坏好坏,又听见肯德鸡向自己展翅飞来,嘴里嚷着"哪个吃你的肯德鸡哦",口气却渐渐地软了。飞仔和她们谈笑几句,很快就和好如初,从此我身边一时尖叫,一时哄笑,再没有片刻的安宁。
那次遭遇给我的印象很深刻,但是这还不足以撼动我对网吧的赤诚。过了几天我换了家网吧上网,先看清楚里面清净平和,这下放心地坐进去--结果我不找晦气,晦气偏偏要来找我。没过多久一群侠妹呼啸着冲进来,坐定了就一齐语音聊天,声浪把房瓦掀得突突的跳。 "哥子你不要急,妹儿慢慢给你聊嘛,聊啥子?当然是聊感情上的事情嘛。"这个是扮温柔的,旁边又有扮酷的:"问问问啥子问,罗嗦的很,老子和你聊天你查老子祖宗八代户口干啥子,你对本小姐有啥子企图!"我那时正在和上海的MM谈心,刚聊到比较浪漫的时刻,耳朵就被侠妹们的声音给攻陷了,顿时心烦意乱脸青面黑。她们中不停地有人收到传呼,然后起身到门口去回,嘴里或者甜蜜地欢呼"哎呀是我们那口子想老娘了",或者悻悻地骂:"那个花痴老是缠着我,长的又不帅钱包又不鼓,我凭啥子要跟他!"其间夹杂无数脏话。我以为你不跟一个花痴拍拖的确非常有见地,但是也不用这么大声喊出来是不是?我对上海MM深情地说:"不,我的心忽然很乱,我和你…算了,就当成家庭作业让我带回去做好吗?希望下次见到你的时候,窗外云淡天蓝,身边鸟语花香。"现在窗子外面是一片黑色的雨云,估计马上就要下雨了,身边一群野雀身上的劣质香水挥发在大气中,倒还颇有几分鸟语花香。
我在这家网吧遭到了沉重的打击,从此对网吧就很有些异心。在家里老老实实地上了一周网,查查记录下来的费用,一瞬间血脉冰凉,眼泪都快要流下来了。我想我惹不起那些飞仔侠妹,躲总躲的起吧。周末下午就挑了家比较偏僻的小网吧进去,里面安安静静的,只坐了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女孩子。我看她文静乖巧地坐在那里,偶尔吃吃地笑两声,看上去不是嚣张的那种类型--等到嚣张的来了我立刻结帐也不迟。打好了如意算盘,离她远远地坐下,屁股和板凳刚刚相抵就看见她把麦克风戴上了,我当时咝的倒抽一口凉气。接下来,我怎么也没想到这么一个外表清秀的小女生居然对着麦克风又唱又笑,声音不大,内容也不过火,但是有人在你耳边上唱歌说笑话,你还能安心和MM畅谈风花雪月鸳鸯蝴蝶吗?我努力集中注意力,去沉思我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描绘给北京MM,小女生在耳边唱"猪,你生日快乐…"我深锁眉头去瞪她,表示不满,她目不斜视地唱"我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我哭笑不得,站起来走到她身边:"同学,哎,同学,麻烦你小声一点好吗?"小女生诧异地摘下麦克风:"我声音很大吗?""不是很大,但是两站路外的人都会夸你嗓子很好。""乱讲,我唱的不好…"小女生不好意思地红了脸,我叹了一口气:"不,你唱的很好,就是能不能小声--最好是不要语音聊天,我那边有很关键的事情。""可是不行的,他喜欢听我的声音。""可是我也有很关键的事情不能影响啊!"小女生犹豫了一下,很坚决地对我说:"不行。""为什么!""不行就是不行。"说完,小女生重新戴上麦克风:"对不起啦,刚才有点事情啦…讨厌啦,人家不是上厕所啦,人家再给你唱歌好吗?'都是月亮惹的祸'…"
我不想再去网吧了,不想再去了。我真实地感受到网络冲击着我们的生活,冲击着整个社会。网络它无孔不入,魅力无穷,同时又兼容并收,来者不拒。上半年我曾经预言过飞速增长的网吧到10月左右会在本市达到饱和,因为上网的大学生毕竟人数有限--现在我收回这句话,我甘愿食言而肥。如果连中学生,飞仔以及侠妹都挺冲动地挤进网吧里去,那么本市的网吧至少要再增加三倍以上才能满足大家的需求。网络不再属于一小撮人,它属于整个社会,但这件事对我来说暂时意味着一种失落,意味着在我面前网吧的大门应声而关。记得96年97年的时候,在网上看见谁都直接问他:"你哪个电脑公司的?"而现在乃至以后,没有人知道电话线那边的MM将是中学生、侠妹,乃至于幼稚园里的打字神童。每想到这个,我总会感到刻骨的悲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