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体育运动>>● 武术与搏击>>世界搏击>>泰拳>>泰拳惊人的抗击力和先进的技术体系(转帖)

主题:泰拳惊人的抗击力和先进的技术体系(转帖)
发信人: jinseng()
整理人: doghouse(2001-12-08 11:35:23), 站内信件
     一、泰拳惊人的硬功抗击力和攻击力

      泰拳素有“刚拳铁腿”之称,尤其是其膝腿的攻击力更是令人生畏,往往

是一脚击中对手便一脚定音,
许多的拳手因此被打出血尿,而丧生在泰拳手脚下的也不乏其人。1980年在曼谷

擂台上,日本拳王田中就是
被泰拳王以一招左高侧踢踢断了手臂。

      运动生理学认为经常进行抗击能力的练习,能使骨骼变得粗壮、坚硬,能

使肌肉中的毛细血管大量开
放,由原来安静时的每平方毫米开放80条左右增加30倍以上,并可使毛细血管的

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出现泡
状,从而增加肌肉的供血量。在激动的拳斗中,抗击能力强的拳手能及时反击,

变被动为主动,反败为胜,
抗击能力差的选手,往往是一旦被对方的重拳重腿击中,则导致技术失调,体力

下降,最终一败涂地。

      泰拳搏击思想认为,技法以功力为基础,而功力必须通过技法来发挥,技

法威力的发挥必须有上乘功
力与之匹配,因而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成为格斗高手。这一思想始终

贯穿于泰拳的训练之中,提
高身体素质成为泰拳手必须经历的重要训练过程。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泰拳手

采用独特的训练方法,本着
“狠、猛、全力以赴、、不遗余力”的原则,十年如一日地磨练,从幼年开始,

泰拳手就练习一种“沐浴功”
以加强抗击能力。其过程是先用药汁浸洗全身,然后让人拳打脚踢,再用药汁浸

洗瘀伤,再受打击,直到对
拳脚的攻击适应后,再用木棒击打,直至用铁棒打击全身亦浑然不觉才算大功告

成。为了使拳法更具威力,
成为“刚拳铁脚”,泰拳手们日复一日地以重沙袋做靶,练习击打。对于足、膝

的锻炼更不放松,在过去,
拳手们经常一遍又一遍地踢击树干,来锻炼脚背和胫骨的坚韧程度,一种常用的

练习腿功的方法是取一条短
树干,把他抛向空中,连续不断地左右快速踢击,不使其落下,这样一步一步提

高脚的攻击力,同时充分利
用当地的有力条件,遍布的芭蕉树和椰子,,猛踢芭蕉树以锻炼各种腿击法和腿

部攻击力,将多个椰子高吊
成一排,运用膝掸,肘击练习膝击、肘击的硬功和力量。同时还用棍棒慢慢加力

击打,滚压腿部和膝部,直
到练至“刚拳铁腿”为止。泰拳的训练非常艰苦,常人难以忍受。他们从十二三

岁开始进入泰拳训练营,每
天勤学苦练将训练当作生活的一部分,经过六七年方能参加各种正式的拳赛。下

面是一张典型的泰拳日训练
表,从中可见其训练方法和艰苦之一斑:

      1。进行十五分钟的变速跳绳
      2。间隔一分钟后,进行假想对手的斗拳训练,做五个回合,每回合三分钟

,中间休息一分钟。要使用
所有的攻击性技术,使用各种拳法、腿法、肘法、膝法等基本技术。
      3。间隔一分钟后,进行五个循环的沙袋训练,要使用所掌握的全部进攻技

术,如膝撞肘击等组合技法。
      4。戴上护头具和厚手套与同伴对打操练,也进行五个循环,在这一项中,

可以使用不太猛烈的肘击、
膝击与脚击。
      5。和水平较高者或教练练习对打。前者使用各种有效的进攻动作,后者只

能防守,面对对方的进攻利
用各种他认为适宜的技术作出尽可能快的反应。
      6。一般身体素质训练,诸如推举重物,匀速起蹲练习等。
      7。步伐训练,包括至少一个半小时的慢跑以及三分钟内五圈的加速跑。在

每三分钟间隔一分钟的时间
里,拳手们不得停下休息,而要继续慢慢颠跑。
      以上所有训练均用停表控制,而在每一循环的最后三十秒,都会得到提醒

信号,此时必须全力以赴,
不遗余力地完成循环内容。

      二、先进严谨的技术体系

      泰拳看似粗犷、凶猛,不明其真正奥秘者,以为杂乱无章,纠缠不清,实

则泰拳乃是包含高度技巧,
体能要求甚大的真功夫。

      泰拳起源于泰国古代战争,早期的泰拳,号称有108种基本技术,但这已非

今日的实际状况。泰拳师们
在长期的搏斗中发现,过多地追求种种技法,如无深厚的功力相辅,则无异于空

中楼阁。再这一思想指导下,
有些花哨的技法已无立锥之地,只具有理论上的意义了,并无人在训练和实战中

加以使用。今日的泰拳,在
保持原有的传统技术基础上,可说是集东西方之大成,其基本技术分为拳法、肘

法、膝法、腿法和摔法,另
有一系列的组合攻防技术。

      泰拳的肘法分为侧击肘、上击肘、横击肘和下击肘四种,其进攻肘法往往

与膝法互相配合使用,构成
上下连环,故狠上加狠,极难防范。用于防守时也有别致的地方,常以肘技对付

膝技和腿技,以肘尖撞击对
手攻来腿膝的软筋麻穴处,对手中招后往往倒地不起,毫无还手之力。

      泰拳的膝技比肘技的使用机会较多,故更厉害非凡。其膝技绝招主要是箍

颈膝撞和腾空膝撞。泰拳手
以这种技术来对付西方格斗家,百战不殆,其关键原因在于近体施用,内围决战

,使善于远战的西方格斗家
闻之色变。权威武术杂志《黑带》曾特以“内围决胜”为题,专门分析泰拳近体

膝技之实效和威力,认为泰
拳师屡胜异国武术家,内围膝撞是主要因素之一。腿技,是泰拳最主要的技法,

适用于远距离攻击。只要腿
击法有前踢、侧踢、前弧踢、扫踢和后旋踢。其技术要点要求踢击时,髋关节完

全前送,膝关节内扣,脚放
松踢出,力达脚踝和脚背。泰拳凭什么绝招战无不胜?历来争论不休。有人说是

膝技,有人说是肘技,其实
腿技才是泰拳的杀手神招。至于肘、膝技,只是在近身搏斗时泰拳师们才使用的

“杀手锏”。更多的情况是
在中远距离内。泰拳手就已凭借凌厉无比的腿法而稳操胜券了。

      摔技是泰拳综合性实战技法,一般较难掌握一些,但却威力很大,历来倍

受泰拳高手们的器重。大量
实际战例表明,如能成功运用各种摔技,将会在拳斗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有

时甚至决定一场比赛的输赢,
在高水平的拳斗中尤其如此。1984年泰拳师奋特在香港战胜美国冠军当威逊,就

曾使出形同柔道“舍身技”
之巴图和移腰投技法,将美国冠军一再摔倒。泰拳摔技在使用时,往往以击打为

方法来导致对方失重,即以
一手或双手控制对手身体或手足,以另一手或腿膝击打对手重心支撑点,使敌摔

跌。主要技法有格摔法、擒
足拳推法、抱膝侧摔法,侧闪扫击法等数十种。

      泰拳的攻防特征可概括为:立体进攻,无所不用,攻防合壁,进退如一。

立体进攻是泰拳最为鲜明的
特征。不仅表现为进攻武器的多样化,而且也表现在其进攻路线的多样化。泰拳

的原则是“充分调动身体可
利用的各个部位,参加攻防的行列。”拳、脚、肘、膝都是泰拳手攻防的武器。

根据不同的需要分别运用。
如近距离作战中,多用肘、膝,远距离对攻则以拳、足相加。以长程武器控制引

诱对方,最后施以短距攻击
,这正是泰拳格斗的妙法之一。由于进攻武器的丰富多彩,也导致了进攻路线的

多样化。在所有武器势力所
攻的范围内,都是泰拳进攻技法施展的舞台。对手的一切部位,高至额头,低至

足踝,前至胸,后至背,均
是泰拳武器进攻的目标。泰拳手常常采用对几个不同区域同时发动攻击的立体进

攻。令对手虚实难分,防不
胜防。我们可在泰拳比赛中经常见到这种进攻方法在实战中的具体运用。攻防合

壁是攻与防这一对格斗技中
最主要矛盾的有机组合,而进退如一则是攻防的路线变化。能否迅速进行攻防转

化是衡量一种格斗技效率高
低的重要标准。泰拳攻防指导思想是:攻即是防,防也要攻。在这一指导思想支

配下,泰拳搏击即使在不利
情况下依然后进攻,这一思想在泰拳实战技法中随处可见。泰拳手们认为”进攻

是最好的防守“,单纯注重
技术防守,只能被动挨打,谁敢攻,谁就占据主动,这就是泰拳所崇尚的攻防技

术。
     


--
※ 修改:.jinseng 于 Sep 13 13:42:38 修改本文.[FROM: 61.137.166.177]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61.137.166.177]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