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ninja_xena()
整理人: hnyjchuhong(2001-12-01 08:44:04), 站内信件
|
记得我还在念高中的时候,选考大学的方向,长辈就正告我:还是读应用方向的吧,研究方向的太苦,又不好赚钱。我那时候基础学科不好,数理化都不太使得,只是语文和历史地理比较好,在前辈的告诫下,最后选了个信息科的,心想总算可以混到“应用”方向上了,可以逃开“研究”那等苦差事了。
后来在大学了,心里也是抱着“应用”的想法,从装PC开始,然后是装LAN,然后是用VB写点MIS……可是就算在装PC的时候,也不免需要搞明白BIOS里面的各样东西是什么意思,于是翻翻计算机原理之类的书和相关的文章就在所难免了。至于如何的配置才是最好的效果,也少不了了解一下各硬件的工作原理,慢慢的发现自己好象掉到了“研究”的窟窿里去。装PC,不是把配件插起来就好了么?只需要拨动三寸不烂之舌把客户骗进圈子就好了么?但是了解了比插口更低层一点的细节,的确是做起来更加专业一点,至少“骗”起客户来也头头是道,呵呵。
同样后来搞DELPHI,当时开始的时候,用BORLAND的控件真的很快乐,连如何开发控件的那章书我都跳了过去,心想只要把客户逻辑处理好就OK了。(那时候看了不少软件工程的书,可惜没什么入脑,呵呵)刚开始做些MIS还算得心应手,但后来有一个“连锁店”方式的应用,需要解决异步的数据同步,在控件里根本没这样的东西。于是就考虑做一个自己的“同步”机制,想了很久,可惜差不多考虑成熟的时候又去做了别的东西。不过到现在来看,正热的JMS技术正是可以用来解决这样的问题,说不定当时我做出来就能成为JMS的在DELPHI上的竞争对手,哈哈哈哈哈哈(谁的鞋?最好把另一只也扔来……)
任何的项目与技术,开始的时候总是面对某些“应用”方向的,没需求显然不可能做出任何技术来。采用别人的地层技术,也是任何一个技术的必然之处,显然现在大部分做MIS的人不会自己开发数据库,就算是INTEL做CPU也是根据半岛体的基本技术和工艺做的。问题是,是否“应用”就一定是脱离“研究”而分开的呢?
我认为应用和研究其实本来是一个东西。所有的应用,都是在研究的基础上发展的。所有的研究,也是必须以应用为导向的。作为一个技术生产者,时刻都面对着这个问题,应用?还是研究?(TO BE, OR NOT TO BE?)如果任何的任务都自己去解决,我想这样的项目是没可能完成的,就好象要重新发明轮子一样,这点我想就是长辈所谓要走“应用方向”吧。另外一点,无论你是在应用任何的技术,你同时也在做某一层次的“研究”。比如做MIS的研究用什么控件好,用什么样的数据库和什么样的SQL……这些所谓同应用层次的研究。
现在国内,大部分技术者都是在做应用层次比较高,产品比较接近最终用户的项目。如果说国内的研究水平低,我想会被口水淹死的……呵呵。可是,一般应用层次高,技术水平就比较低,所能获得由技术带来的利润也就比较低。因为处处收应用低层的牵制,自己无法获得更自由的发展,无法爬上技术食物链的“金字塔”,所走的路当然是举步维艰了。
但是,大部分的核心技术都在别人的手里,如何从技术的“食草动物”向“食肉动物”进化呢?方法就是不要限制于在自己的应用层次研究,更多向上、向下层次去渗透。比如做MIS的公司,慢慢积累自己的业务组件,可以向稍微高一层次的组件、控件公司去发展。做装机的公司,慢慢增加投资,向生产自己的某些设备渗透,联想可以说正是怎么做的。除了向下挖掘,向上发展也是一条路,比如ORCALE同样做企业的信息系统,MS、IBM也做应用软件,甚至是做市场销售。
可能我一开口说要做自己的SQL就会被无数的拳脚打倒在地。可是在现在使用别人的产品,别人的API的时候,是不是有些自己的基础软件可以探索开发呢?比如说做一个自己的“协议转换器”,做一个自己的“工作流程”设计系统……中国人在向上挖掘研究和应用层次的工夫是没的谈的,可惜基本上都全浮上水面变成浮游生物了,还是需要有些公司做一些向下挖的工作啊。比如开发JAVA应用系统的公司,其实可以考虑做一个自己的J2EE应用服务器(不有扔番茄!)……做应用系统做的好的公司,为什么不考虑做些中间件的生意?
不过大家都当浮游生物当然除了自己的原因,也一定有环境的原因,比如市场不成熟啊,人才不够啊……不过改造环境是人最拿手的活嘛!还是希望国内能出现多点吃浮游生物的大鱼,不要总是让IBM、ORCALE、MS这几条大鱼独个快活,最好还能有条中国的鲨鱼,能连IBM这几个大鱼也看他脸色……好象说到梦里去了,呵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