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各行各业>>IT人论坛>>【我们 IT 人】>>別人的創業經驗《如果你想創業一定找得到錢》

主题:別人的創業經驗《如果你想創業一定找得到錢》
发信人: helio(Michael)
整理人: hnyjchuhong(2001-12-01 08:46:24), 站内信件
黃家興——博士班候選人

別人參加比賽,是為了證明自己的技術與發明;黃家興參加比賽,則是為了創業。去年參加台灣工業銀行第一屆創業大賽得到佳作的他,已經開了兩家公司,其中一家今年底將開始量產。
真正有創業行動的人,不該為了『我有個特別的技術或產品』去創業,而是思考過將來想要怎樣的生活,才會走這條路……。」在台灣工業銀行第一屆創業大賽得到佳作的黃家興,為他的創業路下了一個註腳。

當鎂光燈全聚集在抱走高額獎金的隊伍身上,這個只得到佳作的隊伍去年五月即成立硬體公司朗特科技,籌措資本額三千萬元,並得到世平興業投資;九月另以資本額五百萬元開了軟體公司。「比賽得獎給多少錢並不重要,比賽只是過程,如果你想創業,你一定會想辦法找到錢,」黃家興知道,晚一步,市場就是別人的。

他神秘兮兮地不願透露公司產品,只說硬體公司做影音產品與連結器,其中一項產品已在今年十一月量產,明年一月可望讓該公司達單月收支平衡。從網頁上可得知,首批量產的產品應是一款數位錄放機,有6GB大的硬碟容量,搭配USB隨插即用傳輸介面,可儲放一百片以上的CD容量,當隨身mp3播放器外,還兼具行動硬碟的功能。

軟體公司則在開發電子商務軟體,與金流及加解密有關。「除非你已確定產品架構,已切入市場,或知道如何切入市場,否則對外講的一切全是空話。」對於採訪,黃家興常常欲言又止,他認為一個好公司能賺錢才重要,其他的事在目前都是次要的。
「算算看,你一個月賺三萬元,一輩子能賺多少?有想過這個問題的人就會問自己:『那我要什麼樣的生活?』接下來,他就會考慮自己想做什麼事。說穿了就是要有夢想,」分析起創業家的特質,黃家興打開話匣子,聊起自己的過去。

他在馬來西亞的父親有一番事業,當地有幾家服裝連鎖店及工廠,一到暑假,黃家興就飛回家鄉幫忙;他也做過工作室、羽球器材代理商;讀博士班時他加入傳銷,兩年下來擁有兩百多位下線。他稱這些公司形態都是「自由組織」。直到有天,他後來的創業夥伴、也是學弟的顏睿余拿了一張宣傳單,上面說工業銀行要辦創業比賽,報名截止日期只剩一天,一群整天都在想「創業」這檔子事的朋友才連夜趕出營運企畫書。

對別人來說,創業比賽是終點,對宇網團隊的成員來說只是小過程,因為比賽至去年三月底才公布結果,而團隊中的硬體部分在六月底即成立公司,也就是說,他們是邊比賽邊開公司,真正開始創立「有組織形態」的公司。黃家興參加比賽時還是中山大學博士班候選人,他自認與許多參加比賽的人想法不同。「我一心想做一番事業,產品、產業性質不重要,」他還開玩笑的說,其實讀理工的人常會以為自己想出來的產品是世界第一,他從雜誌上讀到,其實同一時間,全世界有相同想法的人可能就有四人。

比賽中,黃家興認為最有收穫的是台灣工業銀行提供的創業思考架構圖(見圖一),以及評審們的意見。這份《創業計畫書撰寫參考》讓他深刻了解自己的不足。好比說,他的身分是專業經理人,不能只有「技術強」的訓練,另外也要有資金管理能力。「真正的公司營運,研發只占公司的一小部分,」。黃家興說,應該在市場研究與分析、行銷、資金調度等,每個領域都應該多懂一點,能專精更好。否則就要有夠多的資金支撐,用時間換取經驗,用經驗換取成功。
創業之初,原本延續比賽的營運企畫書,朗特科技要發展藍芽相關產品,但發現藍芽市場根本沒動靜的三、四個月後,經營團隊馬上轉向。「有錯要調整,要承認,但不要放棄!」此外,朗特科技很幸運地在景氣開始轉壞前籌到三千萬元,他說,當時有點亂了陣腳,「錢滿多,很好花,也就沒有妥善規畫,」用奢侈心態經營三個月後才警覺不能這樣。

「經營公司不是要拿出『好』的產品,而是『對』的產品,」如今,朗特科技已進入量產階段,黃家興說,每當他發現公司運作好像出了小問題,就會回過頭去看工業銀行的創業思考架構。企業家就是不斷地解決問題,不斷看到問題。創業生活很燦爛,一定比純工作的人學到更多,要視創業為有趣而非壓力。

「有錢有閒有成就感,是創業的其中一個目標。但錢夠用就好了,我覺得人生要有朋友,這樣想,創業就不會傷害別人,不會踩著別人往上爬。」從黃家興與他的創業夥伴來看,會走上創業路的人往往有兩種,一種是有遠大夢想,自己非得去實現不可的天性的衝勁;另一種是家裡有商業背景,知道創業是必走的路。
黃家興正好兩者兼具。於是在一場近似虛擬廝殺的比賽後,黃家興成為少數「開始創業」的案例,也讓年輕學子看到另一種天生想創業無關乎比賽的堅持。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