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医学保健>>● 心理工作室>>〓 心理疗法 〓>>在家庭中如何开展心理治疗

主题:在家庭中如何开展心理治疗
发信人: sjns23()
整理人: psyche-nisb(2001-03-17 21:58:20), 站内信件
人们对于心理疗法似乎还不十分熟悉。其实,很早以前,我们的老祖先就已经应
用它治病了。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庭实际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应用着。

  所谓心理疗法,即精神疗法,是通过开导、劝慰、说服和鼓励等方式来影响
人的情绪,使其精神、心理状态得以改善。

  实际上,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与预后都与精神因素有关。当前十分多见、
乃至“流行”的心身疾病,诸如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消化性溃疡、神经
官能症等等,均与精神因素有关。同时,许多疾病的转归也受精神因素的影响。
尤其是人患病之后,心理状态都会相应地发生改变。特别是那些重症、急症、久
治不愈的慢性病以及顽症和绝症病人,他们的精神或心理状态十分复杂,程度不
同地存在着恐惧、疑虑、焦急、不安甚至绝望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单凭药物往
往不易奏效,必须配合心理治疗。因此,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广泛普及的今天
,应该让心理疗法走进每一个家庭。

  说理法。这是最基本、最常用也是最简单的心理疗法。它是用语言对病人进
行说服、解释、鼓励、劝告和指导。这需要首先掌握病人的病情、个性特征和心
理矛盾,其次要了解其所患疾病的基本知识。不了解这些便信口开河,常常会起
反作用,增加病人的心理负担,加重病情。

  如果病人的病情反复发作,其心情一定焦急不安。此时应该以安慰、劝导为
主,耐心、反复地讲解对待慢性病必须“既来之、则安之”,特别要指出,任何
疾病的康复,都要经过一个过程。相反,有些病人对自己的病情重视不够,大咧
咧,不以为然,不用药,不检查,对其便应该采取告诫的态度,指出这样做会产
生意想不到的后果。对一些十分胆怯、甚至有恐怖心理的病人,则应以鼓励为主
,消除他们的消极情绪,鼓励他们振作精神。

  转移法。通过谈话和采用其它疗法,转移病人的注意力,使其在头脑中建立
新的兴奋灶来代替原有的兴奋灶。“转移法”常通过与病人谈话(谈他们感兴趣
的内容),或是与他们一起娱乐,如听音乐、歌曲、相声等,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以情胜情法。祖国医学认为七情可致病,也可治病,《黄帝内经》说,喜可
胜忧,恐可胜喜,思可胜恐,怒可胜思,悲可胜怒等。

  暗示法。此法是指在病人主动配合下,利用语言、手势、表情或其它信号,
来影响病人的心理活动,帮助其康复。

转自生活时报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2.139.242]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