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bzj(一知半解)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1 00:01:46), 站内信件
|
污染即不得——初悟《六祖坛经》(66)
☆☆☆个人意见☆☆☆
[怀让禅师,金州杜氏子也。初谒嵩山安国师,安发之曹溪参叩。让至礼拜。
师曰:甚处来?
曰:嵩山。
师曰:什么物,恁么来?
曰:说似一物即不中。
师曰:还可修证否?
曰: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
师曰:只此不污染,诸佛之所护念,汝即如是,吾亦如是。西天般若多罗识
汝足下出一马驹踏杀天下人,应在汝心,不须速说。
让豁然契会。遂执侍左右一十五载,日臻玄奥。后往南岳,大阐禅宗,敕谥
大慧禅师。]
这段公案是很重要的了,因为禅宗的发展开去的就是怀让禅师有很大的作用。
怀让禅师原来是在安国师那参禅学习的,后来安国师就让怀让禅师来曹溪六祖这来学习。就象是现在的进修一样。
当时曹溪六祖那可以说是当时禅学的最高学府了。怀让禅师来了,六祖就为了看看禅师有些什么本事,就是要考考他。
这里把这段公案倒过来看看,先看看后面六祖说的“师曰:只此不污染,诸佛之所护念,汝即如是,吾亦如是。”
这样的不污染,是诸佛都护念的,你是这样,我也是这样。这里可以看出怀让禅师说的“不污染”的东西就是诸佛都要护念着的,和六祖的也的一样。这样就可以理解为六祖予怀让禅师印证了,但六祖怎么不说:“怀让啊,你见得本性了。”还有怀让禅师说了什么的“不污染”。
我们向上一句看看,“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这里的“不无”和“不得”是两个相对而言的。“不无”是偏空相,“不得”是偏有相。那么这句话可以这么理解,那东西修证就不是空,不的没有。污染了即不得有。本性要是去修去证,那它本来是没有的,但又可以去修去证。但修得和证得的却是“空”。本性本来就是不污染的,要的有了污染就不是本来面目了。所以怀让禅师看出了,本性的两个特性。“不偏空”和“本来清净”。
现在来说也的有很多人在这法理上打转转。怎么也转不出来。其实现在提出来要“戒”也的很适合很多人的,就是要不去污染那本来面目。
再向上一句:“师曰:还可修证否?”六祖问的就是本性是不是可以修证。怀让禅师的回答我们已经看过了,不单是答了是不是可以修证的问题,也点出了本性清净不染。那六祖问的本性是什么?
我们看看怀让禅师是怎么说本性的。“曰:说似一物即不中。”原来怀让禅师也没说白了。只是说明了,本性要想说象是什么的话就不对了。为什么不可以说啊?就象现在我们用“本性”两个字来说明一样,但这两个字就可以说明了吗?要是说象什么的话,如说象“水”那水就的本性了吗?所以说要说象什么的话就不对了,就一定有了偏执。
我用倒过来的法子来看这段公案就是不想令人有原有的思想在里面,这样一来你看一百遍也还是在原来的地方转。所以法子可以灵活,但法理要清。
这也只是学习的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学到了才是自己的。
(待续……)
注:本文中[]中的是《坛经》中原文。释:()中的是宣化上人《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中的原文。解:()中是大鑑禅师法宝坛经述旨原文。##中是参《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因释()解()文过多,不再随文贴出,想参考者可来这http://fxys.xilubbs.com/
看同标题的文章。
【南岳怀让】【马祖道一】【曹溪】【般若多罗】可来这http://fxys.xilubbs.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