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efoo(流~~浪:渔夫)
整理人: efoo(2001-11-22 17:50:23), 站内信件
|
脂质体也称类脂小球,是一种类似微型胶囊的新制剂。脂质体是磷脂质与水接触后,由于极性基与疏水烃基的作用,排列成封闭式的多双分子层球形结构,在各层之间有水相,水溶性药物可被包裹在水相中,而脂溶性药物可包裹在双分子层中。
质体的表面活性如粒径大小、形态、表面电荷等,可直接影响在体内外的稳定性及包裹药物的量,而上述特性又取决于制备方法及磷脂类组成。
脂质体是超微型球状体。其结构与微囊不同,主要分为:
1.单室脂质体:球径约≤25nm,药物的溶液只被一层类脂质双分子层所包封。
2.多室脂质体:球径约≤500nm,药物溶液被几层类脂质双分子层所隔开,形成不均匀的聚集体。
3.大多孔脂质体:直径约130±6nm,单层状,为细胞的良好模型,比单室脂质体多包蔽10倍的药物。 体直径比微囊小,一般为100nm(1000A
)单室脂质体比多室的更小,多用于抗癌药物、酶制剂、锑剂及不耐酸抗生素类药物的载体。
制做技术
(一)注入法
将磷脂与胆固醇等类脂质及脂溶性药物共溶于有机溶剂中(一般多采用乙醚),用注射器缓缓注入加热至50℃(并用磁力搅拌)的磷酸盐缓冲液中(或含有水溶性药物),加完后,不断搅拌至乙醚除尽为止,即制得大多孔脂质体。其粒径较大,不适宜静脉注射。再将脂质体混悬液通过高压乳匀机二次,所得成品,大多为单室脂质体,少数为多室脂质体。粒径大多数在0.1~0.2μm以下。
(二)薄层分散法 将磷脂、胆固醇等类脂质及脂溶性药物溶于氯仿(或其他有机溶剂)中,然后将氯仿液在一玻璃瓶中旋转蒸发,使其在器壁形成
薄膜,将水溶性药物溶于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加入瓶中不断搅拌,即得大多孔脂质体。其粒径0.1~0.5μm左右,如要制得单层脂质体,可用超声波分散法处理。
(三)超声波分散法 是在薄膜分散法基础上,再经超声波处理,制得均匀的单室脂质体。
在医药上的应用 作为多种药物的载体,如抗癌药、抗寄生虫药、酶、螯合剂、激素、抗生素等。此外,还可用于遗传工程,及促进口服药的吸收或使药物在消化道内不被破坏
---- 因为我0吾打鱼,又0吾过海买卖水货;
所以叫流~~浪:渔夫~~
932220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