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教育园地>>学生时代>>〖学生原创〗>>晚秋~~

主题:晚秋~~
发信人: lbmjlinbo(冷东LOVE巧玲)
整理人: dyldm(2001-12-06 22:34:26), 站内信件
昨日看到布告栏上即将供暖的通知,我恍然意识到:天气以近初冬了。以近初冬,那拔竿垂钓的耄耋老者,可还在碧波荡漾的南洋湖上泛舟?  
  又是“秋雨梧桐叶落时”。不须多日,那久违了的雨的精魂,又该和着凛凛寒风光顾了吧?  
  深秋的湖水是浓郁的,浓郁得将湖面漂浮的几抹落叶染成墨色。夏日里抛出一颗石子,可以见它在水中安闲沉落的整个过程。可在秋天,特别是这北国的晚秋时节,只那么“咚”的一声,便不见了踪影,只剩下以水窝为圆心,以水纹波速为半径的同心圆,在绿水晶上漫漫的移动,让你愈觉出它的深幽。宝贝的水啊,是哪样让你变得如此浓郁呢?是悲秋的文字太多,连你也沉闷出一丝忧郁,还是绘秋的着色太重,将你染浸成一潭墨了?  
  难道,这幽深的南洋湖水,此时竟成了中国数千年秋文化的积淀?  
  在中国的季节文化中,或许只有秋才能与“深”结合起来,而这种结合又是那么自然与必然。没有那一本文献会冠以“深春”、“深夏”的字眼,只这浓郁见不得底的南洋湖水,便使得任何季节在秋的面前都会显示出她的轻佻与肤浅。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去,便引诗情到碧霄”。可见,中国文人关于秋的论调,并不只是悲的色彩。沿湖边卵石小径信步投东,不远便是苍松翠柏林立的范公亭。想当年,文正公随王荆公革新失利,谪居在此,可也在这深秋的某时,沿了这路,扛了鱼竿,“谈笑凯歌还”?为世人褒贬不一的易安词人,从济南经淄博到益都,旅居偶园时,可也在这南洋湖里淘过米、濯过缨?倘是如此,着南洋湖的墨色便不足为奇了。  
  眼看将近初冬,一潭浓绿即将为从天而降的银毯覆盖了。趁了这有限的时日,你还坐等着什么呢?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