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bzj(一知半解)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1 00:01:46), 站内信件
|
寂灭为乐—2—初悟《六祖坛经》(64)
☆☆☆个人意见☆☆☆
[师曰:汝是释子,何习外道断常邪见,而议最上乘法?据汝所说,即色身外
别有法身,离生灭求于寂灭;又推涅槃常乐,言有身受用。斯乃执吝生死,耽著
世乐。汝今当知佛为一切迷人,认五蕴和合为自体相,分别一切法为外尘相。好
生恶死,念念迁流,不知梦幻虚假,枉受轮回,以常乐涅槃,翻为苦相,终日驰
求。佛愍此故,乃示涅槃真乐,刹那无有生相,刹那无有灭相,更无生灭可灭,
是则寂灭现前。当现前时,亦无现前之量,乃谓常乐。此乐无有受者,亦无不受
者,岂有一体五用之名?何况更言涅槃禁伏诸法,令永不生。斯乃谤佛毁法。听
吾偈曰:]
六祖听了就知道志道的问题是在什么地方了。
这样的问题初学佛法者也是有这样的问题的。所以要留心六祖是怎么说的。
志道的问题在于:
1、听信外道之邪说,认为“寂灭”就是断灭一切有常,就是“死”。
认为“寂灭”就是有什么没了,死了。这不是佛法的教义啊。用这样是邪见,
来讨论这最上乘的佛法?当然会出错了。
六祖先破志道的观点,一下就说明,你所认为的“寂灭”是错的。是邪见。
为什么说是有错啊。用志道的理来说,人有二身,即“肉体”和“精神”。
这两个是分开的。除了“生灭”的规律性,还另有“寂灭”的说法了。
用这观点来推理“寂灭常乐”应有什么受乐者。就象有生者,有死者,也有“寂灭”者。
这是志道执着于生死,认为“乐”是世间的快乐一样。要有什么来受的。
就象是肉体感觉到舒服而“乐”。精神感觉到舒服而“乐”。
2、不知道这“寂灭之乐”是“出世之乐”。(所以没有所受者,亦无不受者)
这是“常乐我净”的四个错误的观点。
先了解一下几个概念。
“五蕴和合”是指#众生皆由色、受、想、行、识五法积聚而成身#
#故佛为频婆娑罗王说世间诸法皆非坚实,而以喻说之#是为《五蕴喻》
“一切法”在这里指#原始佛教所说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
所说的“自体相”“外尘相”都是法相。
#法相︰谓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诸法之相,也是因缘所生法,无有实体。#
佛为一切迷人说法,认为五蕴和合是自体相,分别出世间一切有为法是外尘相。
迷人不解,喜生恶死,念念迁流,不断妄心。不知道一切都是如梦幻泡影,虚假不真,
起惑造业,所以受轮回之苦,又生“常乐我净”的错误,成为苦相,还不知道,
终日追求,想到达“常乐我净”的境地。
#凡夫不知一己与世界之真相本为无常、苦、无我、不净,而生之四种谬误见解。常,以为人将永远存在;乐,以为人生是快乐的;我,以为有自由、自主、可掌握的主体之‘我’;净,以为身心是清净的。此亦即四颠倒。#
六祖就把志道所犯的错误解说清了。是听信外道邪说,生“常乐我净”的错误观点。
这称为“四颠倒”。即错误的“常乐我净”称为“四颠倒”。
佛祖为迷于这“四颠倒”的众生,开示“涅槃真乐”,即正确的“常乐我净”。可称为
“涅槃四德”。
于“生灭”相离“生灭”相,即在刹那间没有生相,也没有灭相,也没有生灭相。
这样即是“寂灭”现于眼前,现于眼前,又无相可见,即是真如自性。
没有可以量度的,无大小,高下,颜色等。
这就是“常乐”是出世之乐。是“常乐我净”之乐。#达涅槃境界之觉悟为永远不变之觉悟,谓之常;其境界无苦而安乐,谓之乐;自由自在,毫无拘束,谓之我;无烦恼之染污,谓之净。#
六祖回答了志道所提的问题,所受“乐”是什么。
这“乐”无有受者,亦无不受者。
这样的话,又怎么有一体五用的说法啊。即是受用的体都没了,还有什么五用之说。
更加不要说“涅槃禁伏诸法,令永不生”了。
到了这里六祖说明了“寂灭”“涅槃”就是悟出真我自性。于一切时离一切相。
《胜鬘经》说‘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即是涅槃’
这大般若的智慧已经是说过的了。所以经文中也不重复。
(因文字太多分三段贴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