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情感世界>>○ 围城内外>>【我的故事】>>【邀月琼楼--gd108】>>出墙红杏

主题:出墙红杏
发信人: gd108(邀月)
整理人: fs294979(2001-11-16 21:54:57), 站内信件
                               出墙红杏

    中国有十二大名花,按节令排分,杏花排第二,二月杏花满枝来。因为一月仍然是严冬,梅花的季节,冬去春来,所以杏花又成了春天的标志。

    杏,正式学名是 Prunus armenica ,蔷薇科,二月开花,花瓣白里透红,而红杏成果就要到六.七月间了。杏一身入药,其中用得最多的就是杏仁了,也就是杏的心。

    杏有一点与人类很有共通性的,野生者,又苦又涩,而培植者,则又甘又甜,我想人也一样,放到荒山野地自生自灭,自然苦不堪言,如果有了家庭的温暖,自然幸福无边。

    杏既然能够成为中国十二大名花之一,其靓丽当然自非“校花”.“街花”或什么圈子的“花”可比。作为著名的观赏树木,花色红白相间,胭脂万点,花繁姿娇,占尽春风,所以历代诗人留下不少名句。如陆游的“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赞花的美丽,有宋代杨万里的:“道白非真白,言红不若红。请君红白外,别眼看天工。”赞配植的有唐代王涯的:“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碧波中。”宋代王安石的:“一陂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阳碾作尘。”赞叹了杏的美丽,不仅在岸上,更在水中。到了清代高士奇,道:“谁道梅花早,残年岂是春?何如艳风日,独自占芳辰。”更认为残冬的梅花无法与春风沐浴下艳丽的杏花相比。

    说到杏的诗,一定要说宋代叶绍翁诗: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小诗写的是诗人春日游园观花的所见所感。春天来了,作者访友不遇,园门紧闭,无法赏花。于是他非常幽默风趣地说大概是园主人爱惜园内的青苔,怕我的屐齿在上面留下践踏的痕迹,所以“柴扉”久扣不开。虽然主人自私地紧闭园门,好像要把春色关在园内独赏,但是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就这两句,真是独领风骚千百年,“春色”和“红杏”都变成人了,景中含情,景中寓理,至今仍为我们网易的社员们津津乐道,以至专门开了一版,就说红杏一事的,叫“围城内外”。

    说到“围城内外”当然不能不说钱钟书老先生啦。因为从来人们就把红杏出墙比作是春天的来临,比作是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一定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的。就说当年红岩吧,身在狱中的仁人志士,在春天到来的时候,大书一副对联:“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横批“大地春回”,简值就是气势磅礴,十分清楚地说明了革命形势大好,反动派阻挡人民争取光明和自由只是白费力气。

    可这么好的一件事,也许正碰上了天资聪颖,青春年少,春心盟动的钱老先生,读着朗朗上口的诗句,看着对面的女孩(和她妈),突然“醒豁”了诗境,想到了围城内外,望着那一枝红杏,城外的想进去,城内的想出来,也算是“人世难逢”吧,才有至今的津津乐道,当然也更有至今的永恒的悲欢离合。

    其实人要追求刺激和消遣,就是让生命力畅通无阻,就是要从不断的活动中得到乐趣。人们在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良辰佳景中,春心萌动、春梦绵绵,红杏出墙,亦是自然之事。

    祝愿满园日日春色,也祝愿红杏天天艳丽!
  





----
事在人为休言万般皆是命,境由心造后退一步自然宽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