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情感世界>>○ 同性之恋>>♂同志文化♀>>[转载]中国大陆同性恋浮出水面

主题:[转载]中国大陆同性恋浮出水面
发信人: calmwool(树)
整理人: zrjh1015(2004-08-11 11:31:52), 站内信件
中国大陆同性恋浮出水面
                                     万延海

  1981年《大众医学》发表张明园介绍《红楼梦》中同性恋现象的文章,认为同性恋是奇异的,但是是否病态还没有定论。(张明园目前是中国精神科学会的主任委员,目前该学会正在修正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同性恋是否病态的问题已经引起该学会内部的讨论。)
  1985年《祝您健康》发表阮芳赋《同性恋——一个未解之谜》,认为同性恋不是疾病,但是属于少数,认为对同性恋者的歧视是多数人欺负少数人。(阮芳赋先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开展民众性知识普及教育的学者,也是同性恋权利坚定的支持者,目前旅居美国。)
  1990年顾学琪在上海对111男女同性恋者进行调查,并在次年发表报告。
  1990年李银河、王小波等对数十名男性同性恋者进行个案访谈式研究,分别在国内和香港发表了研究报告《他们的世界》。
    1992年初,安徽两名女子同居事件受到公安部宽待,公安部在答复安徽省地方政府的意见上说,我国没有关于同性恋的法律,原则上这类案件可以不受理。最高警方的意见被新闻媒体报道为中国同性恋合法化。同时,国际人权组织也将这个案件理解为中国同性恋合法化的标志。
    1992年11月22日,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艾滋病求助热线开展“男人的世界”文化沙龙活动,交流同性恋文化,增加同性恋者社区对艾滋病的防范意识。1993年2月14日,“男人的世界”文化沙龙在北京海马歌厅举办情人节特别活动,媒体广为报道,标志着中国同性恋现象的公开化。卫生官员说,公共卫生运动需要考虑同性恋者的存在,而警方官员说,中国没有关于同性恋的法律,只要不违犯刑法,警方不干涉。
  1992年-1993年,多个报刊电台进行了有关同性恋的报道和讨论。
  1992年潘绥铭对北京等4城市同性恋者性行为进行取样调查,该项目是国家艾滋病委员会的研究项目。
    1993年,同性恋组织“大石墙协会”在北京秘密成立,创办人李建全于1994年6月参
加在纽约召开的国际女男同性恋者协会大会,随后在美国申请政治避难。这个组织目前没有
活动。
    1994年,北京爱知行动项目建立,编辑《爱知简报》,在男性同性恋者和双性恋者中
开展预防艾滋病和安全性教育工作。爱知行动网站:http://www.aizhi.org。
  1994年张北川所著50万字的《同性爱》一书出版,这是国内第一部全面讨论同
性恋问题的学术著作。
  1994年12月“艾滋病和特殊性问题研讨会”由邱仁宗主持在北京召开,发表支
持同性恋者的政策建议,送交政府有关部门和立法机构。
    1995年,方刚发表《同性恋在中国》和《艾滋病逼近中国》,对同性恋社区和推动同
性恋者权利的工作,进行了大量报道。
    1994年-1995年,海外媒体大量报道中国大陆同性恋者的情况。一个叫做“中国彩虹”
的北京同性恋组织1995年6月向海外媒体发布同性恋解放公开信,引起海外关注。
    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前后,北京男女同性恋者开始酒吧聚会,同性恋酒吧开始出现。
  1996年6月起在香港先后出版了大陆同性恋者自述、短篇小说集、同性恋题材的
长篇小说《我们活着》、《他他她她的故事》、《好男罗格》、《桃色嘴唇》、《三角城的童话》
等。
    1996年,北京爱知行动项目开展中国精神医学专家对同性恋态度的调查,并积极活动,
推动同性恋的非病理化运动。
    1996年,一部同性恋纪录片拍摄完毕,并参加国际同性恋电影节。
    1996年,同性恋电影《东宫西宫》拍摄完毕。
    1996年12月,香港同性恋组织召集全球华人同志大会,内地同志代表参与。
    1997年,北京男女同志热线开通,呼机号码:北京68338800呼99575。
    1997年,大陆留学北美的学生学者组织“北美华人性别与性倾向研究会”,编辑中文
同性恋网络杂志《桃红满天下》,并为推动同性恋的非病理化做了大量贡献。《桃红满天下》
网站:http://www.csssm.org。
    1997年,大陆留学北美的女同性恋者组织“紫凤凰”成立。
    1997年,吴春生在美国建立“全球华人同志联盟”,并于1998年召集同志会议,随后
该组织不再活动。
  1997年,张北川工作组开展同性恋调查。
    1997年10月1日,新《刑法》开始实施,流氓罪作为类别被取消,传统上包含鸡奸(通
常用来针对男性同性恋者之间的一些行为)的罪名不再存在。“流氓”成为“同志”。
    1998年,北京“柠檬树咖啡屋”开张,每周六举办同性恋文化讨论,极大地推动北京
同性恋者社群意识。
    1998年8月,全国男女同性恋者积极分子在北京秘密聚会,商讨同志工作。
    1998年10月,全国女性同性恋者在北京公开聚会。
    1998年-2000年,大量同性恋者网站或同性恋友好网站出现。
    1998年,山东青岛医学院性健康中心开始出版《朋友》通讯,开展关于同性恋的理解
和艾滋病教育活动。
    1999年2月,《同性恋在中国》作者方刚受到起诉,法庭一审判决有关同性恋是性变
态的说辞引发同性恋社区的强烈反弹;二审判决中,法庭取消了同性恋是性变态的说法。
    1999年,大陆女同性恋者简报《天空》出版。
    1999年-2000年,国内外报道大陆同性婚礼。
    2000年11月,中国性病艾滋病协会和《朋友》通讯编辑部联合召开同性恋和艾滋病
教育研讨会,关注同性恋人群中的艾滋病预防问题。
    2000年11月,歌手毛宁被刺事件引发中国公众对同性恋的积极讨论。
    2000年12月20日晚八点零五分,在中国内地颇具影响的湖南卫视《有话好说》节目
推出“走近同性恋”专题,邀请男女同性恋者各一名(作家崔子、画家石头)和社会学家
李银河来到现场,和观众一起探讨对同性恋的认识,在将近45分钟的节目里,现场反响热
烈。
    参见《中国新闻周刊》2000年第26期44-46页。


----
--The point is, you've got to find something new.
--She was right. I had to find something new. There was
only one thing for it.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