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wunai55(胡屠)
整理人: raindot(2001-10-31 14:01:12), 站内信件
|
刚才,在邻大街的一个修鞋摊修鞋。
修鞋摊无人。旁边一位中年妇女在卖水果。见我来到修鞋摊,妇女马上跑向楼后---那里是加工被套的地方---领出来个中年男人。我问男人:“你还会修鞋啊?”
“ 我这是专业!”男人操南腔,坐下来,接过我递过去的鞋。
一边看他修鞋,一边和他聊天。
他是两年前39岁时,跟随同乡,从浙江的温岭来到辽宁的。一段时间以后,同乡不能适应,回去了;而他一家人,租了楼后的一处简易房,妻子做被套,他修鞋,顽强地维持着生活。后来妻子又在楼旁的市场边,摆了个水果摊,没有做被套的活时,就卖水果。
他不爱说话,我问两句,他答一声;加上路边车多,噪音大,我也就不问了。
“ 好了,你看行么?”他把修完的鞋撂在我脚前。
修鞋费三元,我给了他两张二元面值的票子。他从妻子手里接过一个硬币,递给我。这块硬币温乎乎的,带着他妻子的体温。我觉得他们对一块硬币也是很珍惜的,从上面的温度可以感受到。对他们来自不算富裕的南方农村的人家,一块硬币,也是要付出辛勤劳动,才能得到的。
---- 明日有酒今日醉,不管昨日是与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