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各行各业>>会计师>>财经新闻报摘精华>>中国会计业应对WTO乏力 (转)

主题:中国会计业应对WTO乏力 (转)
发信人: i_silence(大漠孤烟)
整理人: promised(2001-12-05 12:36:48), 站内信件
                        中国会计业应对WTO乏力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李若山认为,加入WTO后会计服务市场的管理,必须按照国际惯例予以市场化与法制化。
  虽然外资会计公司尚未全面进入中国会计市场,但其对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的冲击已经充分显现——国际会计公司除了垄断了我国跨国公司、上市公司中的B股和H股以及海外上市公司的鉴证业务外,它们在国内业务中的比重也迅速上升,1998年一年之内,六家中外合作事务所供参与了8家A股上市公司的发行审计,比1997年提高了6%,而且这些国内业务涉及的基本上属于黄金客户——风险小、回报高并有长期合作的潜力。1月初,中国证监会和财政部联合发文要求金融企业必须同时聘请中国会计师事务所和国际会计公司进行审计。这些不仅直接导致了国内会计师事务所优良客户的流失,更为严重的是,给国人造成这样一个印象——即国际会计公司“质优”、国内会计师事物所“质劣”。
  他说,与国际会计公司相比,中国的会计师事务所职业道德水平低、社会公信力差。1992年到1994年,连续爆发“三大案件”——深圳原野、长城机电、海南新华,严重地损害了注册会计师的社会形象。随后在1997年到1998年又发生了新“三大案件”——琼民源、红光实业、东方锅炉,更是使全行业陷入严重的信誉危机。2000年郑百文的余震还未完全消失,2001年银广夏风暴又起,牵涉此案的注册会计师恐怕难逃其咎。随着上市公司的作假行为的曝光,人们对“无冕警察”——注册会计师独立、客观、公正性提出疑问和责难,在广大投资者的愤怒声讨中,陷入尴尬境地的国内注册会计师信誉降到了低点。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由于进入较迟,市场环境相对前期较为规范,故没有留下较多的隐患,其职业声誉远高于国内会计师事务所。
  业务单一,拓展能力薄弱。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主要局限于传统的审计和验资业务,新的业务领域开拓缓慢,存在明显的业务单一缺陷。据统计,我国会计师事务所鉴证业务收入占总业务收入的95%。而从国际会计公司的服务范围来看,管理咨询、税务策划等非鉴证业务发展很快,并具有极强的拓展能力。
  公司规模小、人才结构不合理。目前国内平均每个事务所的从业人员尚不足20人,人数在20人以上的会计师事务所只有400多家,其中40人以上的不足70家,100人以上的、年业务收入千万元以上的事务所更是寥寥无几。而“五大”会计公司每年收入的起点是上亿元,仅安达信公司1996年在中国的业务总收入就为1亿美元。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的人才结构也不容乐观。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队伍中52%的年龄已经在60岁以上,40岁以下的仅占19%,年龄层次极不合理;从业人员中通过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取得从业资格的仅占33%,拥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注册会计师仅为17%,而国外注册会计师以中青年为主,60—70%以上拥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此外,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内部培训机制落后,许多从业人员难有机会学习、更新知识结构,难以适应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从业人员的执业风险意识、责任意识普遍缺乏,能承接跨国上市公司、大型企业集团等复杂业务的人才奇缺。从专业人才的增量上看,国内会计师事务所也明显处于劣势。近几年国内知名大学进入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大学毕业生绝大部分选择了“五大”会计公司,因为国际会计公司拥有优良的品牌、薪酬也具有竞争力,尤其重要的是,此种从业经历具有重要的价值。新鲜的专业人才血液无法补充,现有的优秀人才却可能流失,入世之后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在吸引和留住人才方面将面临巨大挑战。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
▇▇▇▇▇▇▇▇        曾期待自己
▇网易广州社区▇        能如大漠一般的“粗旷”
▇★大漠孤烟★▇        能如大漠一般的“豪放”
▇发言专用印鉴▇        蓦然惊醒,却发现......
▇▇▇▇▇▇▇▇        自己只不过是大漠中的一条孤烟

欢迎来《会计师》版做客!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