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dannylu( )
整理人: amwcp(2001-10-19 18:17:33), 站内信件
|
★原文转载自Travel版dannylu的《西藏纪行·搭行川藏线(12)——然乌》★ 西藏纪行·搭行川藏线(12)——然乌
6月11 日
同行的朋友大清早都外出了,房间里只剩下我一人。将近中午起床的时候,想到不知多少天没有吃过饭了,梳洗之后来到对面马路的一家江西人餐馆。点了一碗西红柿蛋花汤,把米饭泡在热乎乎的汤里吃了,之后体力开始逐渐恢复,从饭馆出来觉得不那么头晕了!
然乌较之邦达海拔稍低,昨晚上睡了一觉之后,终于开始感觉舒适了些。
独自转悠,来到小村落中。雪山流下来的融雪水将村子分成东西两半,路随着流水延伸至然乌湖边。远远地看到五星红旗,知道这里有学校,便朝学校方向走去。在穷乡僻壤的地方旅行,小学校是最容易认得的,通常一个村子里最多只有几十户人家,而村落里高高竖起五星红旗的地方,就一定是小学校。
来到然乌中心小学校门口,看见里面空荡荡的,才发现已经是放学时间了!环顾四周,一个人影都没有。而当我回身出来的时候,两个小男孩正在不远处好奇地打量着我。
朝他们走过去,近距离地打量藏族小孩。他们很脏,脸上的污渍非常明显,其中一个小孩的两行鼻涕快流到了小嘴里,时而不停地吸着鼻子。而他们的衣服更是几乎不能辨认出原来的颜色。然而,他们的笑容很纯真,他们的眼神很友善,完全没有半点防卫的感觉。我坐在校门口的一堆圆木上面,开始逗他们说话。
还好,他们勉强能听懂汉语,很快便熟悉起来。稍大一点的孩子很快就座到了我的身边,用他书包里的课本和我手里的笔记本交换着看。原来这是个一年级的小学生,名叫嘎玛。嘎玛的课本是藏汉对照的,里面的内容是些“蓝天、白云、草原、河流”,“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等等的情景生词。有趣的是,当我指着“桌子”问嘎玛怎么念的时候,嘎玛大声地对我说“书包、铅笔、桌子、椅子”。我不禁哑然失笑,原来这孩子没有一一对应地记住汉字,而是在一段一段地背课本啊!我每指到一处,他都会很流利地把这一组相关的汉字大声地背诵出来。
男孩子永远都会向人表现他们勇敢的一面,不一会儿,这两个孩子便在圆木堆上上跳下窜,还作出许多危险的姿势。他们咯咯的笑声又引来了3个小孩。
这是一个带着小弟弟和小妹妹的小姐姐,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而且特别的干净,发辫也梳得整整齐齐。她很大方地过来坐在我的另一边,和我一起看着正在戏耍的小男孩,不时地照顾着她带来的小弟弟妹妹,时而对我微笑,时而向两个小男孩说着什么,大概是叫他们不要调皮吧!
不时地过来几个小孩,很快我身边就聚集了14个藏童,其中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女孩,这里面的大姐姐,在孩子们叽里咕噜商量了一阵之后,过来拉着我让我和他们一起去佛塔玩耍。
我被这些孩子簇拥着,离开村落走进草地。而孩子们边玩耍,我边为他们拍照。一时间,草原上一片欢声笑语。
穿过草地来到佛塔,孩子们开始玩耍。先是摆出各种各样的武术“甫士”,然后在摆放大转经筒的房内双手合什、口中念念有词,接着他们鱼贯而出,排着队绕着白塔转圈,样子可爱极了。
不一会儿,他们又在佛塔前玩起了“丢手绢”,他们欢快地唱着“丢手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边,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都市里的孩子想必不再玩这种游戏了吧!?陪伴他们的应该是变形金刚、Hello Kitty,只有在这边远的山区,让我感觉回到遥远的年代。
和这些天真烂漫的孩子一起玩耍,我仿佛又回到了儿时。尽管体力刚刚开始恢复,我还是喘着气为他们“舍命”拍照50余张。
(在我回到广州,把照片都洗出来之后,我发现一件让我稍感遗憾的事情:当孩子们对这镜头的时候,表情都不那么自然了,笑容也有些僵硬,而我当时却没有注意到。五十余张照片当中,只有后面的十来张拍的孩子们比较自然,也就是游戏中的那几张。
尽管如此,我还是常常翻看这些照片,想起这一天和孩子们愉快相处的时光)。
今天是旅途中最愉快的一天,因为然乌的这些孩子们。
(待续)
Danny 2001-10-18 于丹妮庐
----
那天你翩翩地在空际云游,自在,轻盈,你本不想停留...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网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
欢迎大家到北京社区外国文学版、广州社区中国文化版参与讨论!
欢迎光临我的主页丹妮庐 有事找我请在此留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