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oolmanx(xman)
整理人: coolmanx(2001-10-19 00:41:28), 站内信件
|
BO Bio-logical Osteosynehesis
生理的、合理的接骨术
1999,Palmar
骨折的治疗必须着重于寻求骨折稳固和软组织完整之间的一种平衡,特别是对于严重粉碎的骨干骨折。过分追求骨折解剖学的重建,其结果往往是既不能获得足以传导载荷的固定,而且使原已损伤的组织的血运遭到进一步的破坏。
(一)生固定原则
1、远离骨折部位进行复位,以保护局部软组织的附着;
2、不以牺牲骨折部的血运来强求粉碎骨折块的解剖复位,如必须复位的较大折块,也应尽力保存其供血的软组织蒂部;
3、使用低弹性模量,生物相容性好的内固定器材;
4、减少内固定物与所固定骨之间的接触面(髓内及皮质外);
5、尽可能减少手术暴露时间
(二)1994,Gautier, Ganz
1、复位 利用间接复位技术,对粉碎性骨折进行非解剖复位,主要恢复骨骼的长度、轴线、矫正旋转;
2、固定 骨折愈合的主要条件并非一期的稳定,而是依靠存有活力的骨块。通过骨痂形成与主骨的迅速连接,钢板对侧获得支撑,防止植入物的疲劳断裂;
3、植骨 早期在粉碎骨折部剥离局部骨膜的植骨,不仅无必要,甚至有害;
4、关节内骨折仍然要求解剖复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