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医学保健>>外科>>原骨科版精华区>>骨科基础>>脂肪栓塞综合征分型及诊断简介

主题:脂肪栓塞综合征分型及诊断简介
发信人: yeongsw(独孤一味)
整理人: coolmanx(2001-10-08 14:14:10), 站内信件
    一般病例有4小时到15天的潜伏期,8成于受伤后48小时发生。
    [分型]
    1、暴发型:伤后短期清醒,又昏迷谵妄,有时出现痉挛,手足搐动。
    2、完全型(典型症状群):伤后12到24小时清醒期后,开始发热,体温突然升高,出现脉快,呼吸症状和脑症状,以及周身乏力,症状迅速加重,可出现抽搐或瘫痪。呼吸中枢受累时,可有呼吸不规则,陈氏呼吸或甚至呼吸骤停,皮肤出现血斑。
    3、不完全型(部分症状群),分四型:
    (1)无呼吸症状者:脑症状较轻微,仅有发烧、心动过速,及皮肤出血点,可有动脉氧分压下降。
    (2)无脑及神经症状者:主要为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发热,心动过速及皮肤出血点等。
    (3)无明显脑及呼吸症状者:主要为皮肤出血点,发热,心动过速。其中,出血点是可能引起注意的要点。
    (4)无皮肤出血点者。
    [诊断]
    1、主要标准:皮下出血;呼吸系统症状及肺部X线病变;无颅脑外伤的神经症状。
    2、次要标准:动脉血氧分压低于8.0kPa(60mmHg);血红蛋白下降(10g)。
    3、参考标准:心动过速,脉快;高热;血小板突然下降;尿中脂肪滴及少尿;血沉加快;血清脂肪酶上升;血中游离脂肪滴。
    凡两项主要标准,或一项主要标准加四项次要标准和参考标准,可确诊。无主要标准,次要标准一项及四项以上参考标准,可拟急性脂肪栓塞。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