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医学保健>>外科>>原骨科版精华区>>骨科文摘>>郭大平: 寸元散经皮植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主题:郭大平: 寸元散经皮植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发信人: fyj5495(天使007)
整理人: coolmanx(2001-10-08 14:02:55), 站内信件
中国骨伤2001年5月第14卷第5期 China J Orthop & Trauma, May 2001, Vol.14, No.5
骨伤论坛

寸元散经皮植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郭大平1 徐微1 胡书轩1 赖志刚2
(1.西北核技术研究所门诊部,陕西西安 710024; 2.四川天府康骨医院,四川 成都)

我部采用“寸元散”经皮植入治疗腰椎间盘(后外侧型)突出症31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接治腰突症310例,其中男206例,女者104例; 18~40岁260例,40~60岁36例,60岁以上者14例。病程最长者20年,最短者2个月。突出部位:L4,5 186例,L5S1 84例,多个间隙突出者34例。经手术效果欠佳者6例,310例均经CT或MRI确诊。

2 治疗方法

2.1 寸元散辐照法 寸元散按寸香10份、珍珠1份的比例配伍,装入瓶内拧紧盖,再外缠数圈胶布装入塑料袋,袋口密封。通过我所辐照中心用60钻-Y射线照射到25KGY(千戈瑞),此时辐射穿透力强,杀菌均匀彻底,可照射到密封包装内的药品,杀灭内部微生物,无残留毒物,不造成化学反应,达到药典规定的药检卫生标准。

寸元散的辐射灭菌在室温下进行,对寸元散的色、香、味、化学成分无影响,保持药物有效成分,保证药物质量和安全性。无放射性污染,安全卫生,对人体无危害。

2.2 术前准备 穿刺针、挖耳勺装入铝盒或带盖方盘内,高压消毒后备用。

2.3 定位根据突出间隙的不同而定位,L2,3间隙:在第2腰椎棘突中1/2处,突侧1cm靠第3关节突上缘,垂直进针。深度约2.5~3.0cm。L3,4间隙:在第3腰椎棘突下缘,突侧2.5cm处靠第4上关节突外缘沟约15度向椎间孔方向进针,深度约3.0~3.5cm。L4,5间隙:在第4腰椎棘突下缘旁开2.5cm处,靠突侧下关节突呈15度向椎间孔方向进针,深度约3.5~4.ocm。L5S1间隙:在第5腰椎棘突下缘旁开3cm处,靠突侧上关节突关节沟旁呈45度向椎间孔方向进针,深度约4.0、4.5cm

2.4 操作方法 在手术室进行,严格执行手术室无菌操作常规,嘱患者取俯卧位,腹下垫一枕,定位处涂紫药水作标记,助手用碘酒、酒精消毒,术者用改良后的12号腰椎穿刺针由定点经皮肤。腰部浅筋膜、竖脊肌、腰部深筋膜探索进针,一般进针因突出间隙不同,进针深度可参考上定位法,当有阻挡感、坚韧弹性感时,即触到椎间孔、椎间隙、破损纤维环、突出的髓核、附近软组织时出现酸、胀、困感觉为病灶部位,患者出现放射性疼痛或触电样窜、麻感觉时,因穿刺针滑入椎间孔,触及到神经根或血管,即退出穿刺针少许,缩小进针角度即可。拔出穿刺针针芯,针芯尖无血迹和脑脊液时,还要用空注射器回抽一次,无血、脑脊液方可植药。助手用挖耳勺盛装寸元散放入穿刺针套管的针柄孔内,医者用针芯顺套管很轻巧导入寸元散,一般挖耳勺满时植2勺,欠满时植3勺(约0.05g),植入完毕拔出穿刺针,针孔外贴创可贴,嘱患者卧硬板床1周。禁忌脊柱健侧弯,防止突出成习惯。如配合内服核归丸、雪莲针穴位注射则效果更佳。

2.5 注意事项 操作时应遵守手术无菌操作常规。在治疗3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未发现并发症及术后感染的现象。治疗前检查针的刃口应没有毛刺为妥。孕妇禁用。

3 治疗效果

3.1 随访时间 第1次为寸元散植入后1周,第2次为1个月,第3次为6个月,第4次为3年。

3.2 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体症完全消失,直腿抬高大于80度,恢复原工作,3年内无复发;显效:自觉症状基本消失,腰部活动尚好,直腿抬高大于60度,恢复原工作;无效:症状、体症同治疗前。

3.3 治疗结果 在本组310例中治愈195例,占63%;显效112例,占36%;无效3例,占1%。

4 讨论

腰椎间盘髓核后外侧突出引起反复发作性腰腿痛患者,其病变部位的机化组织,在易发因素作用下,反复发生充血、水肿,形成恶性循环,局部的粘连组织扩大,症状加重。通过经皮植入到破损纤维环、突出髓核、侧隐窝、椎间孔附近及病灶周围,使麝香在此处能充分散发出天然、特殊、芳香气味,以发挥走窜性强、透骨作用深的特性,扩张局部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松解粘连机化软组织。使局部建立新的血液循环,促进无菌炎症的消散和吸收,解除局部肌肉、血管痉挛和突出髓核、破损纤维环与神经根的粘连。珍珠以离子形式直接渗透或借助麝香入血到纤维环破损处,以发挥用于局部显著生肌功效。而促进久不愈合、溃疡、烂蚀证的纤维环再生、修复、愈合。新的组织再生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从而解除纤维环、髓核与神经根的粘连。阻断了细小纤维的传导,切断疼痛的恶性循环,使临床症状消失或缓解。

(收稿:2000-05-11修回:2000-07-20编辑:李为农)





----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