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医学保健>>外科>>原骨科版精华区>>骨科文摘>>廖宏喜:经后路减压、复位椎管前方骨片治疗椎体爆裂性骨折,椎管狭

主题:廖宏喜:经后路减压、复位椎管前方骨片治疗椎体爆裂性骨折,椎管狭
发信人: fyj5495(天使007)
整理人: coolmanx(2001-10-08 14:02:55), 站内信件
经后路减压、复位椎管前方骨片治疗椎体爆裂性骨折,椎管狭窄伴截瘫二十例

内蒙古赤峰市第三医院骨科(邮编:024200):廖宏喜 

我科自1999年至今,共收治椎体爆裂性骨折,椎管狭窄,伴截瘫的患者二十例,应用后路椎管减压,椎管内骨片击入前方,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30-51岁,平均年龄37岁,其中T12 2例、 L1 4例、 L2 3例、 L3 5例、 L4 5例、L5 1例,所有病例均经X光片、CT、MRI检查,证实为椎体爆裂骨折,前方骨片进入椎管,椎管狭窄,脊髓受压伴截瘫。
1.2 手术前准备及操作方法:手术前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定位和完善的手术前准备,排除禁忌症。患者全麻俯卧位。以定好位的病椎为中心的后背正中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筋膜,椎旁肌,显露包括损伤椎体上下两个椎体的椎板,关节突及横突根部,咬除棘突,椎板,显露硬脊膜,减压。拉开脊髓见:椎体骨折片和损伤的后纵韧带进入椎管,造成椎管狭窄,脊髓受压损伤。拉开硬膜和神经根并保护,用自制嵌压器将骨片击入前方椎体内,使骨折复位,椎管扩大。在病椎的上下两个椎体上用AF、Dick等椎弓根系统器材进行内固定,并后外侧植骨融合,X线片证实固定准确,可靠,骨折复位满意。术后卧床2周,带腰围或支具起床活动,至脊椎融合、稳定。

2、结果:疗效评价标准采用Frankel标准: A级:无恢复。B级:微小恢复。C级:部分恢复。D级:大部分恢复。E级:基本恢复或完全恢复。治疗结果如下:A级:1例; B级:2人; C级:3人;D级:9人;E级:6人。

3、讨论:
3.1 胸腰椎特点:l)胸腰段成为活动的腰椎与固定的胸椎之间的转换点,躯干活动应力易集中于此。2)胸腰椎为两曲度的衔接点,肩背负重应力易集中于此。3)关节突关节面的朝向在胸膜段移行,这三点构成了胸腰段,腰椎损伤发生率高的原因。胸腰段脊髓的特点是:1)脊髓圆椎终于T12-L1及L1上1/3;胸腰段骨折,既损伤了脊髓,又损伤了神经根。2)腰段损伤的为马尾神经,神经较粗,耐损伤能力强,损伤能恢复较好。
3.2 椎体爆裂性骨折,骨片及后纵韧带进入椎管,造成椎管狭窄,严重的可造成椎管填塞,脊髓受压,出现不同成度的损伤,伴有完全性或不完全性截瘫。同时,也破坏了椎体系统前、中柱的稳定,造成了脊柱的不稳定,也会进一步加重脊髓的损伤程度。
3.3 治疗:严格的选择适应症,抓住手术时机,尽可能越早越好,恢复的也越好。同时,减轻对脊髓的压迫损伤必须手术处理。经过实践证明,手术采取后路椎管减压,经脊髓,骨折片击入前方椎体内,使骨折复位,椎管扩大,恢复椎管的解剖关系。向前击骨片时,要拉开脊髓和神经根并保护。拉脊髓时要仔细,轻慢,避免再次受到医原性损伤,加重症状,不利于恢复。击骨片时要稳、准、轻、击入深度适度。同时再应用AF,DICK等椎弓根系统器材内固定,后外侧植骨,重建脊柱的稳定性,使脊柱融合。有利于骨折片稳定,骨折愈合和脊髓损伤的修复。手术后卧床两周,同时应用激素4-5天,防治各种并发症,并加强功能锻炼。
3.4 经后路椎管减压,经硬膜把进入椎管前方的骨片击入前方,复位,内固定手术优于前路减压复位。前者优点是前路减压彻底、安全、复位满意,固定可靠,骨片不易脱位,出血少,可以直视下探查脊髓,创伤小,起床活动早,恢复快,易护理。而后者出血量大,创伤大,对心肺胃肠道的功能影响大,探查脊髓困难,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

总之,经后路椎板切除,椎管减压;经脊髓复位椎管前方骨片;内固定后外侧植骨手术,治疗椎体爆裂性骨折。骨折片突入椎管,椎管狭窄伴截瘫病人,手术操作简捷,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参考文献:
l)胥少汀等《实用骨科学》 第二版 1999
2)邹德威: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解剖复位的机制探讨, 《中华外科杂志》1997.29(8)477






----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