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red_angle(女权分子·凉夏)
整理人: aaa234(2003-03-29 20:31:38), 站内信件
|
过去是国营大企业吃香,后来是外资大饭店诱人,再后来是实力雄厚的技术密集型的科技产业"抖份儿"。这么说吧,除了女明星,北京人对自由职业者们有一种天然的鄙夷和轻慢,称谓上就可见一斑:练摊儿的、练的的、倒服装的,以上营生在北京人的传统意识里是小市民,还有骗吃骗喝之嫌。比如芳给报纸写的文章多了,某家报纸主编就很不客气地"呲"上稿的编辑,说你怎么老上芳的稿子,难道你不知道她是自由撰稿人?芳曾经给一家企业写过好几篇稿介绍产品,人家总是退回来,说不行还得再写,芳改来改去总挣不着钱,正暗暗抱怨自己江郎才尽,却意外地发现,在一本专业性杂志上,她写的东西正做着连载,感情她改一遍人家就上一期,一点儿也没耽误发。好多企业不惜重金用媒体发布广告,每年数以百万计的银子花得让人眼晕,但对待撰稿人却非常刻薄,花点小钱就像对你施舍。更多的是客客气气地跟你称兄道弟,吃顿饭就求你帮忙儿,目的达到一声谢谢就打发了,在他们心里,写东西是虚的,不值个什么钱,写东西的人是拉不下面子的知识分子,给两句好话就找不着北,没大出息,不使唤白不使唤。这样次数一多,芳急了,圆乎脸一抹长乎脸,爱谁谁,先拿定金来,这样一来倒好了,如同甩掉了孔乙己的破长衫,芳终于在文字与经济的漫漫长路上走出了一排自己的脚印。在好多人的眼里,文人们言谈讲究辞藻,举止讲究风度,惟独不会经商做买卖。芳算得上是文人的另类,她是"经济文人"或"文字商人"。
----

帅哥为何哭泣?凉夏扁过的痕迹~ (开扁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