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zm0018()
整理人: fs294979(2001-10-05 15:39:26), 站内信件
|
情圣的情事之 文人下海图
十一月廿四天降小雪,午睡时偶得一梦,后被小贩叫卖声吵醒,隐有所感,拾笔录之,衍成文人下海图,博众一笑。
文坛鼻祖孔子创办了一所文章速成学院,设实用写作、文学创作等多个专业,面授函授相结合,收取学费若干,交钱来便是门徒,结果桃李满天下,名利双丰收,“三人行,必有其徒”。老先生又抽课余时间把周游列国时收集到的宫庭内幕,写成了一部接一部的畅销小说;老子抛下《道德经》,凭借“太上老君”的高级职称,应聘在一家合资公司任职,开拓“长寿金丹”的海内外销售市场;屈原终于决定不投江了,而以前“三闾大夫”的名义,在汨罗江畔建起了以棕子、八宝粥为主打产品的食品加工厂;陶渊明不再归隐,而是潜心研制出了一种清凉饮料“南山菊花茶”的配方,并申请了独家专利;卓文君毅然同司马相如离异,自己开起了川味酒店,老板娘端坐柜台前频飞媚眼,招来吃客无数;王羲之父子以文养文,为炮制笑料的电视连续剧题写剧名、字幕,润笔颇丰。
李白给杨贵妃写过一首“报告文学诗”后,悟得其中奥妙,又为内政部长高力士、桃花潭酒厂厂长汪伦等人各写了一篇长篇传记,既拉通了关系,又得了笔可观酬费,之后他又搞贷款,拉赞助,拆巨资,劈开铜梁山,打通玉垒洞,翻过青泥岭,拓宽剑南关,建成了一条秦川高速公路,从此蜀道不再难行,李董事长则坐镇关口征收过路费,可谓“一夫把关,万夫莫开”;杜甫眼力卓越,外引内联,广泛吸纳资金,经营起“寒士安居工程”,房地产生意红火兴盛,昔日茅庐已改建成百层高楼,成为杜氏物业集团的总部;孟郊办起了“游子情”、“慈母心”制衣厂;杜牧出任杏花村酒厂广告部经理;柳宗元在原籍山西永济开了一座焦化厂和两座洗煤厂,还在柳州和几个捕蛇出身的朋友办了个养蛇场;白居易投身影视,集编剧和导演于一身,先是把《长恨歌》改编成电影剧本,又让美丽哀怜的琵琶女出演主角杨贵妃,演技开放,裸镜频现,上映时注明少儿不宜,票房收入极佳,还得了个“拜兴”杯国际大奖。偶尔也在“缠臂金”烧饼的电视广告中露露脸;南唐后主李煜也不再整天以泪洗面,哀叹亡国之恨了,而是把旧日宫女、艺人召集起来,办了个帝王宫娱乐城,只要钱如“一江春水向东流”,人人都能过把皇帝瘾。
苏轼兄弟办起了旅行社,开辟了“赤壁怀古游”、“西湖揽月游”、“雾登庐山游”等数条旅游线路;李清照烧掉所有藏书和文物,在泉城济南开了一间美容美发店;秦观办起了婚姻介绍所;柳永为文盲大款代写情书;王安石搞了个律师事务所;辛弃疾忙着把“金戈铁马”等文物复制品转卖给老外;陆游在驿外断桥边种植了百亩梅园,函请人们有意投资作庄主;孔尚任用鲜猪血作颜料,批量生产桃花扇;刘伯温操纵着一台自己组装的电脑算命机;曹雪芹把那块通灵宝石拍卖给某公司作镇宅之宝,建起了“大观园城”,谁买了昂贵的门票,谁就能圆了“红楼梦”。
惟有文坛巨匠鲁迅先生誓不下海,却苦于自己的文集没有销路,便只好在版权页附言:愿购此书者请汇款至文坛路海子边胡同内山书店收转本人邮寄。
奈何也,幸是白日一梦。
---- 情圣; 一个被放逐的校园诗人.一个生活在主流社会的边缘人.
当掉我的花园/换你的回眸/我是最富有的流浪汉/ 当掉我的春天/酌你的微笑/我是最快乐的苦行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