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gst2170865(跋涉者)
整理人: raindot(2001-09-26 12:29:36), 站内信件
|
除夕的前两天,家家户户进行大扫除,摆上新卡垫,贴上新年画,二十九晚饭以前,要在打扫干净的灶房正中墙上,用干面粉撒上“八吉祥徽”;在大门上用石灰粉画象征吉祥、永恒的“X”号;有的人在自家的房梁上画很多的白粉点,表示人寿粮丰。这天的晚饭,各家要吃面团土巴,叫做“古突”。这是按照日期名称命名的,“古”即九(表示二十九日),“突”,即面糊羹的意思(藏语“土巴”)。这与汉族吃年夜饭的习惯一样。这一顿饭,全家围坐欢聚。土巴的面团里包着各种东西,有石子、辣椒、木炭、羊毛等物,看看谁吃到这些东西。吃到包有石子的面团,预示将到的一年里他的心肠硬,木炭预示心黑,辣椒的嘴如刀,羊毛说明心肠软。吃到这些东西的人,都要即席吐出,引起哄堂大笑,以助除夕之兴。除夕晚上,根据各家经济条件,在佛象前摆好各种食品,准备好节日的新装。家庭主妇将煮好“观颠”(放有红糖碎奶渣糌粑等的热青稞酒),初一早上天刚亮就送到各人被窝面前,让他们喝。
大年初一的传统习惯是家庭主妇首先起床,洗漱完毕,到井里打上第一桶水,喂饱牲畜后回屋唤醒一家人。全家人穿好新衣服以后,按辈序排位坐定,长辈端来五谷斗,每人都先抓上几粒,向天上撒去,表示祭神,接着依次抓一点送进自己的嘴里。这时,长辈顺次祝“扎西德勒”,后辈总要回贺:“祝您身体健康,永远幸福,预祝明年新年,全家又如此团聚欢庆”。举行了新年仪式后,便吃麦片土巴和酥油煮的人参果,接着互敬青稞酒。年初一这一天,一般是闭门欢聚,互不访问。从初二开始,亲戚好友互相拜年,持续三至五天。
藏历年的确定,是与藏历的使用有密切关系的。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