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科学大观>>● 自然科学>>地球、生态与环境>>地球曾经经历六倍于灭绝恐龙的撞击

主题:地球曾经经历六倍于灭绝恐龙的撞击
发信人: krank(krank)
整理人: 2sinxcosx(2003-10-23 21:02:00), 站内信件
http://www.scienceworm.com/img/105.jpg
学虫网新闻:
http://www.scienceworm.com

2001-9-24:六倍于灭绝恐龙的撞击 

  
    ——硫磺浸没的二叠纪。早在恐龙灭绝之前两亿年,另一个陨石的撞击可能已经洗劫了地球上的生命。
    
    
    彗星的撞击可能导致三叶虫的灭绝
    
    两亿五千万年前,地球上的生命近乎停止了。研究人员现在提出两亿五千万年前可能有一个巨大的陨星在二叠纪后期导致了巨大的生物毁灭,这个陨星比两亿年后毁灭恐龙的还大六倍。
    
    日本东北大学的Kunio Kaiho 和他的同事在中国南部已经发现了巨大的撞击使大量固体硫变成富含硫的气体的证据。
    
    释放的硫可能消耗了大气中20%-40%的氧气,从而产生足够的酸雨使得海洋表面海水的酸度暂时上升到柠檬汁的酸度。海洋生物可能一度浸泡其中。
    
    化石记录显示所有物种的95%在那次二叠纪末期的大撞击中消失。这次撞击甚至比六千五百万年前白垩纪和第三纪交替时的撞击还要巨大,那次撞击导致了包括恐龙在内的70%物种的消失。白垩纪-第三纪的大灭绝被普遍认为是一个大陨星撞到了现在墨西哥湾所在的地方。
    
    许多年来,二叠纪灭绝一直被认为是渐进的,也许是缓慢的环境变化的导致的。一些研究人员提出被称为"西伯利亚陷阱"的火山岩平原的形成放出了大量气体,通过温室效应或者灰尘一样的颗粒对阳光的反射作用,这些气体要么令地球沸腾(温度很高),要么把地球冻起来了。
    
    另一些证据则指出二叠纪灭绝是在8000-10000年间突然发生的,这个时间范围暗示了一次彗星或者小行星撞击。今年早些时候在二叠纪末期沉积物中发现的,笼状的炭分子fullerenes(中文名:球炭,炭烯,布凯球等等)支持了这个观点。这些分子含有稀有气体原子,比如氦,这意味着它们是从一个陨星上来的。
    
    现在Kaiho的工作小组已经在二叠纪末期的石灰石,泥灰土和页岩中发现了硫酸盐,这些都是浅海底的沉积物形成的。这些岩石还有富含镍的一层,这可能是被撞击的陨星带来的。而且,他们在富镍层里探测到了硫的同位素相对含量的突然改变(同位素原子有细微的质量差别)。
    
    如果一次巨大的撞击蒸发了它所撞击海床的含硫岩石,它有可能喷射出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两种硫的同位素中较轻的一种到空气中,从而改变剩余岩石中同位素的比例。
    
    从同位素比例的改变的大小,Kaiho的小组估计,陨星可能直径达到60公里。而白垩纪——第三纪陨星直径可能小于10公里。

Nature science update, 
Edited by snoRNA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