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医学保健>>药品仓库>>中西药品大全>>〖中草药〗>>植 物 本 草

主题:植 物 本 草
发信人: cola2100(★暴走草雉京★)
整理人: zhenwin(2001-09-22 09:48:13), 站内信件
丁香油【基原】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经蒸馏所得的挥发油。原植物如图。
【药材】为淡黄或无色的澄明油状液,有丁香的特殊芳香气。露置空气中或贮存日久,则渐浓厚而色变棕黄。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或冰醋酸中。
【性味】《纲目拾遗》:“味甘辛,性大热。”
【功用主治】暖胃,温肾。治胃寒痛胀、呃逆、吐泻,痹痛,疝痛,口臭,牙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以少许滴入汤剂中或和酒饮。外用:涂擦患处。
【选方】(1) 治胃寒呃逆呕吐甚者:丁香油,擦透中脘。
(2) 治受寒胃痛:丁香油好酒和服。
(3) 暖丹田,除水泻:丁香油涂暖脐膏贴。
(4) 散臌痞:丁香油涂脐。
(5) 治痹痛:丁香油擦痛处。
(6) 治口臭:丁香油揩牙。
(7) 解蟹毒:丁香油一滴,同姜汤服。
(8) 治虫蛀牙痛:丁香油少许,蘸以小棉球,嵌入蛀孔内。

芦荟叶
【基原】为百合科植物斑纹芦荟或库拉索芦荟的叶。
【采集】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用。
【性味】苦涩,寒。
【功用主治】泻火,通经,杀虫,解毒。治白浊,尿血,妇女经闭、带下,小儿惊、疳积,烫伤,痔疮,疥疮,痈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捣汁。外用:捣敷。
【宜忌】《南宁市药物志》:“脾胃虚弱者禁用。”
 
 【选方】(1) 治白浊:鲜芦荟叶,挤汁六、七茶匙,加淡瓜子仁三十枚,稍炖温,饭前服,日两次。
(2) 治血尿:芦荟叶五钱。生捣汁,加白糖一两,米泔水冲服。
(3) 治咳嗽痰血:芦荟鲜叶五钱至一两。去外皮,水泡去粘汁,水煎服。
(4) 治轻度汤火烫伤:鲜芦荟叶,以冷开水洗净,挤 汁遍涂伤部,日敷两至三部次。
(5) 去瘀散毒:芦荟叶和盐捣烂,敷疮即穿。
(6) 治胼胝初起:鲜芦荟叶浸尿半天,加热敷贴;或取鲜叶焙焦,加些黄酒,捣烂加热敷贴,日换两次。 

茉莉花

【异名】小南强,柰花,木梨花。
【基原】为木犀科植物茉莉的花。
【采集】7月前后花初开时,择晴天采收,晒干。贮存干燥处。
【性味】辛甘,温。
【功能主治】理气,开郁,辟秽,和中。治下痢腹痛,结膜炎,疮毒。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钱;或泡茶。外用:煎水洗目或菜油浸滴耳。

 

 丁香油

 
【基原】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经蒸馏所得的挥发油。原植物如图。
【药材】为淡黄或无色的澄明油状液,有丁香的特殊芳香气。露置空气中或贮存日久,则渐浓厚而色变棕黄。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或冰醋酸中。
【性味】《纲目拾遗》:“味甘辛,性大热。”
【功用主治】暖胃,温肾。治胃寒痛胀、呃逆、吐泻,痹痛,疝痛,口臭,牙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以少许滴入汤剂中或和酒饮。外用:涂擦患处。
【选方】(1) 治胃寒呃逆呕吐甚者:丁香油,擦透中脘。
(2) 治受寒胃痛:丁香油好酒和服。
(3) 暖丹田,除水泻:丁香油涂暖脐膏贴。
(4) 散臌痞:丁香油涂脐。
(5) 治痹痛:丁香油擦痛处。
(6) 治口臭:丁香油揩牙。
(7) 解蟹毒:丁香油一滴,同姜汤服。
(8) 治虫蛀牙痛:丁香油少许,蘸以小棉球,嵌入蛀孔内。




 

芦荟叶

【基原】为百合科植物斑纹芦荟或库拉索芦荟的叶。
【采集】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用。
【性味】苦涩,寒。
【功用主治】泻火,通经,杀虫,解毒。治白浊,尿血,妇女经闭、带下,小儿惊、疳积,烫伤,痔疮,疥疮,痈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捣汁。外用:捣敷。
【宜忌】《南宁市药物志》:“脾胃虚弱者禁用。”
 
 【选方】(1) 治白浊:鲜芦荟叶,挤汁六、七茶匙,加淡瓜子仁三十枚,稍炖温,饭前服,日两次。
(2) 治血尿:芦荟叶五钱。生捣汁,加白糖一两,米泔水冲服。
(3) 治咳嗽痰血:芦荟鲜叶五钱至一两。去外皮,水泡去粘汁,水煎服。
(4) 治轻度汤火烫伤:鲜芦荟叶,以冷开水洗净,挤 汁遍涂伤部,日敷两至三部次。
(5) 去瘀散毒:芦荟叶和盐捣烂,敷疮即穿。
(6) 治胼胝初起:鲜芦荟叶浸尿半天,加热敷贴;或取鲜叶焙焦,加些黄酒,捣烂加热敷贴,日换两次。 
 

 

茉莉花

 
【异名】小南强,柰花,木梨花。
【基原】为木犀科植物茉莉的花。
【采集】7月前后花初开时,择晴天采收,晒干。贮存干燥处。
【性味】辛甘,温。
【功能主治】理气,开郁,辟秽,和中。治下痢腹痛,结膜炎,疮毒。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钱;或泡茶。外用:煎水洗目或菜油浸滴耳。

                                                                        玫瑰花异名】徘徊花,笔头花、湖花,刺玫花。
【基原】为蔷薇科植物玫瑰初放的花。
【采集】4~6月间,当花蕾将开放时分批采摘,用文火迅速烘干。烘时将花摊放成薄层,花冠向下,使其最先干燥,然后翻转烘干其余部分。晒干者,颜色和香气均较差。
【性味】甘微苦,温。
【功用主治】理气解郁,和血散瘀。治肝胃气痛,新久风痹,吐血咯血,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痢疾,乳痈,肿毒。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钱;浸酒或熬膏。
【选方】(1) 治肝胃气痛:玫瑰花阴干,冲汤代茶服。
(2) 治肝郁吐血,月汛不调:玫瑰花蕊三百朵,初开者,去心蒂;新汲水砂铫内煎取浓汁,滤去渣,再煎,白冰糖一斤收膏,早晚开水冲服。瓷瓶密收,切勿泄气。如专调经,可用红塘收膏。
(3) 治肺病咳嗽吐血:鲜玫瑰花捣汁炖冰糖服。
(4) 治新久风痹:玫瑰花(去净蕊蒂,阴干)三钱,红花、全当归各一钱。水煎去滓,好酒和服七剂。

(5) 治肝风头痛:玫瑰花四至五朵,合蚕豆花三至四钱,泡开水代茶频饮。
(6) 治噤口痢:玫瑰花阴干煎服。
(7) 治乳痈初起,郁症宜此:玫瑰花初开者,阴干、燥者三十朵。去心蒂,陈酒煎,食后服。
(8) 治乳痈:玫瑰花七朵,母丁香七粒。无灰酒煎服。
(9) 治肿毒初起:玫瑰花去心蒂,焙为末一钱。好酒和服。


 

水仙花


【异名】金盏银台,俪兰,女史花。
【基原】为石蒜科植物水仙的花。
【功用主治】祛风除热,活血调经。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8~1.5钱;或入散剂。外用:捣敷。
【选方】治妇人五心发热:水仙花、干荷叶、赤芍药等分。为末,白汤每服二钱。


 

 
出自《中药大辞典》)
 

 






----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