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mwcp(风)
整理人: amwcp(2001-09-15 08:44:25), 站内信件
|
★原文转载自Travel版dannylu的《西藏纪行——艰辛搭行川藏线(7)》★
西藏纪行——艰辛搭行川藏线(7)
6月6日(理塘——巴塘)
一夜无眠。早上起来看见远山白雪皑皑,这才知道昨晚下雪了。
今天的目的地是巴塘。往巴塘开始进入土路,柏油路到理塘为止。到了芒康就没有公交客车了。
离开理塘,进入海子山。海子山治安很差,据说土匪出没频繁,打劫用冲锋枪,直到5月份朱镕基总理路过此地之前,严打一阵,治安好了很多。
(后来,在我离开拉萨的时候,听一位驾驶员说起严打土匪的原因并非如此,而是另有隐情:一位美国的女游客被土匪强暴,之后状告当地公安却被当地执法人员敷衍,后来该女子求助美国驻中国大使馆,使馆人员询问的时候遭遇当地官员的一致否认,美国人并不罢休,派人实地调查取证之后状告到中央,这才引起中央重视,……这中间种种周折,最后终于得以剿匪成功,治安好转。
这一切也只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写出来只是为了提醒独自旅行的MM路上小心。)
尽管如此,在海子山一带行驶的过程中,司机师傅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有个别乘客叫司机停车,他也没敢停下来。
以为这一段路会提心吊胆、担惊受怕,没想到排山倒海而来的高原反应替代了我原以为会有的害怕感觉。头疼,晕眩,无心浏览窗外风光,我渐渐昏睡过去,也不知昏睡了多久,胃部强烈的不适又使我醒来,继而呕吐,吐得泪水涟涟……
这时候望出车窗外,一片白茫茫,汽车行驶在宽阔的雪原之上。
理塘出来之后的一大半路程还算不错,快到巴塘的一段路很不好走,有泥石流。汽车排着队跟着压路车,边修路边前行。
一百多公里走了将近9小时,好不容易到达巴塘,而到了车站一问,才知道由于芒康路段塌方,巴塘到芒康的公交车已经停开一个多月,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通车。
因此这一站开始就要提前乘搭过路车了!
因为身体不适,在下车时Leaf和Sam都主动地帮我背起了行囊,让我觉得感动。在车站招待所住下之后,我们到巴塘唯一的浴室沐浴,浴室的旁边还有一家网吧。上网问候大家时,看到在理塘帖子的回复,大家都在为我打气加油,叮嘱我注意身体,心里觉得暖暖的……
之后我们来到康宁寺。康宁寺是五世达赖派人到巴塘修建了格鲁派寺院,门口的古柏有着600年的历史。院子很大,寺庙却不大。也许是因为今天的身体状况不太好,在局促的寺庙里面,酥油味儿令我没能呆够一分钟就退了出来,因而我只好在屋顶上四周张望。在门外徘徊是,有个年幼的僧人不停地探出头来,好奇地看着我们,不一会儿就被一位老僧拉了回去。
从殿堂出来,几位僧人正往对面厨房走去,对我们微笑着,这时候我也就大方地问候他们:“你好,‘扎西德勒’!” 大概是“扎西德勒”的缘故,觉得这几位僧人的笑容更加友善了,我们提出到厨房看看,他们很高兴地带着我们进屋。
(后来,“扎西德勒”成为我在旅途中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每次说这句话的时候,你都可以看到藏人的笑容。所以,到藏区请记住常说——“扎西德勒!”)
进入厨房,看见里面的几个僧人正在吃面条。
一直以为藏人只吃糌粑和酥油茶,原来并非如此,因而好奇地问他们什么时候才吃糌粑。
“早上吃糌粑,中午吃米饭,晚上吃面条。”
一位中年僧人边回答着边拿出3个茶杯到碗酥油茶给我们喝,没喝过酥油茶的Sam不停地说这茶好喝。
“尝尝我们的糌粑吧!”那位僧人又说。
一位年轻的僧人拿出三个大碗和一大盆青稞面,放在我们面前。因为怕浪费,我们三人只要了一个碗,照僧人的说法把青稞面倒进碗里的酥油茶中用手拌着,我们每人都吃了一些,Sam大概饿了,吃了不少。
在我们闲谈时,Leaf不停地给僧人们拍照,他一直在说着厨房的光线怎么怎么好、有自然光、有灯光、有火光、有烟雾之类的话,看到他很有感觉地不停狂拍,两个烧火的僧人一定被他照掉了很多照片。(叶子,你看到这篇文之后,发几张照片给我欣赏一下吧!)
在康宁寺度过了一个很好的下午。
回到车站住处,我们再次询问车站的售票人员,她们告知芒康塌方处刚修好,但是只能走小车。因此我们租了一辆夏利,价格为390元(390元是这一路以来最贵的一次费用,后来到了塌方处发现大货车通过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据说康宁寺十五世纳卡活佛曾经迎请西藏一位艺人到巴塘传授藏戏,因此巴塘藏人擅长歌舞。可惜在巴塘的时间离“亚勒节”尚远,没有眼福看到这些景象。倒是看到满街都是卡拉OK和歌厅。
(“亚勒节”是巴塘一年一度盛大的传统节日,“亚勒”是藏语译为汉语是“夏令安居”。在藏历六月十五日前后的“亚索”(迎夏)和夏令安居结束后的藏历八月十五日前后的“亚勒”(送夏)之际,各寺庙相继要举行诵经祈祷会。。)
巴塘是川藏线上的最后一个四川县城了,明天就要进入西藏了。
西藏,我终于要来了!
(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