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外国文学>>原创佳作>>西藏纪行>>西藏纪行(1-6)

主题:西藏纪行(1-6)
发信人: dannylu( )
整理人: amwcp(2001-09-15 08:46:46), 站内信件
西 藏 纪 行

西藏纪行——序
 
对于旅行,我有三个最渴望的去处:埃及、肯尼亚、西藏。
埃及和肯尼亚的风光片、再加上《Out of Africa》和《the English Patient》两部电影,使这两处实在让我着迷,可惜路途遥远,目前并不能成行。 
而当我在新疆第一次看到雪山的时候,我就知道有一天我要去西藏,很坚定地知道:我会去西藏。
 
一直想去西藏,但是一直都不能抽出时间、攒不够假期,于是我只好看着身边的人去了又回,回了又去……而我,只能过一过在西藏外围踩点的瘾,走了帕米尔高原,走了梅里雪山,当作是为进藏做一点准备,感受一下藏区的气息。
本来计划今年去甘南踩点,本来以为进藏应该是三年之后的事情,没想到因为工作的事情,辞职通知期中的某一天,正是脑袋里空荡荡的时候,突然想到这正是进藏得好机会,于是便开始兴奋起来了。
(这里要说一点题外话,很多人以为我辞职是为了去西藏旅行,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在这里需要澄清一下,我是先辞了职,之后才决定去西藏旅行的。尽管有时会有些疯狂的想法,可是在这一点上我并不能疯狂。)

西藏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西藏在我心中只是简单的几幅图片和几个有名的词——布达拉宫、珠穆朗玛峰、纳木错……

毫无准备。竟然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就说着要进藏了!

从青藏先走是最快的进藏线路,但是从前人得到的经验是青藏线枯燥,易产生高原反应;新藏线海拔升高太快,也不适宜初次进藏者;川藏新相对前二者不容易产生高原反应,而且风景如画,但是雨季有塌方和泥石流断路的危险……
今年的雨季似乎提前了,出发前川藏线芒康段已塌方一个月,这令我在设计进藏路线的时候犹豫了很久……
听说我要走川藏线,很多人都跟我说这样走很容易被困在途中,而且还会有生命危险……虽然有点危言耸听,但是也不无道理。可是一想:难道川藏线的驾驶员们雨季就不拉货了吗!?这又令我走川藏线的决心更坚定些。
一咬牙:大不了塌方的时候租个毛驴翻山过去就是了,要不然就在当地住几天等……

常常说去西藏也只是停留在嘴上,虽然之前收集了很多资料——四年的《旅行家》杂志、定了两年多的《西藏旅游》杂志以及有关的西藏书籍。因为没有想过会短期内成行,因此只是随便翻翻杂志,而买了的那些厚厚的二十多本西藏书籍更是没有细细看过。
还好,这些书籍基本上都是一些小说、诗歌和行者的笔记,我怕这些他人的感触会让我对西藏有先入为主的错觉,所以也不打算先看,觉得还是留待旅行回来之后再看更好。

于是,从辞职赋闲那天开始,也就是在出发前的两个礼拜,把两年多的《西藏旅游》杂志、《西藏自助旅游探险手册》和一些西藏风物、藏传佛教的书囫囵吞枣地过了一遍;对摄影一窍不通的我为不枉此行,为拍出来的照片有点层次感,将傻瓜机升级到了NikonF80D+24~120Lens,还傻傻地借来了那一套大名鼎鼎的美国纽约摄影课程的书,一目十行地乱看了一些内容!(事实证明这样做一点帮助都没有)

在15天的时间里,采购必需品,准备行装,看西藏的书,看摄影的书,看网上的攻略,邀约进藏同伴,到友人家中看西藏的片片……
忙乱极了!忙得一塌糊涂……

5月29号这天,在网上得知芒康路段修通了,马上就定了6月2号的折扣机票(580元),飞往成都。
(待续)
Danny 2001-8-18写于丹妮庐
 
西藏纪行——蓉城二日

6月2 日
不知是兴奋还是怎的,1号晚上就睡不着了。到半夜才开始收拾行装,本来计划带的东西到这时才发现装不完。筛选了3次以后,终于把行李塞进了一个45升的背囊和一个20升左右的背包。
这么一折腾就到了早上七点,胡乱地睡了一个小时,就赶往机场了。
随着10:05am332航班的离地,我的好心情也随之一飞冲天,机上度过了愉快的两个小时,12:00到达成都。

一切顺利,只是成都下雨,淅淅沥沥地。当地人说已经下了3天,看上去似乎也没有要停的样子。
我和同行的Sam先找了川大一家非常便宜的招待所,没想到竟然客满,我们只好住在红瓦楼。 
安顿完毕已是15:00,我们先到汽车站查看票价(康定往成都票价97元,桑塔纳100元/人(私营车)),然后乘电动三轮车到春熙路品尝四川美食。
来到著名的“龙抄手”馆子,这里面有多种套餐,价格10~25元,其中包括龙抄手(今天才知道“抄手”是什么,上菜的时候一看——原来是馄饨,抄手是四川的叫法)、担担面、钟水饺、夫妻肺片、麻元、珍珠元子等四川名小吃。套餐的价格越高,小吃的种类则越多一些,且每一种小吃的分量都不多,很适合尝鲜的游客。我和Sam共吃了一份15元的套餐,便已填饱了肚子,也不知道是东西美味还是因为我饿了,觉得味道很不错。

顺着春熙路来到总府路,这里非常繁华,商场、酒店、写字楼密集,街上人头涌涌,不用问就知道这时成都的闹市区。成都王府井商城的球型建筑大的惊人,相信已经成为成都的标志之一了吧!?太平洋商城门口见到的都是消夏的人丛,据说这里是成都男孩看靓女的好去处。到了霓虹闪烁,华灯初上的时候,我们回头逛春熙路。

和广州的北京路相比,春熙路上有四种商店特别多: 
一是摄影店多(也许成都美女多,所以名为某某studio的摄影店很多);二是眼镜店多(也许四川人读书比广州人勤奋,所以近视的也多?^-^);三是品牌店多(不过许多的品牌都是没听说过的,呵呵~~~)四是“广货”多(很多品牌点的东西都很便宜,而且产地打的是广州或中山等地,不过在广州我却从来没见过这品牌)。
在春熙路丁字路口的“网事如风”网吧上网,跟大家say hello、报平安之后,我们应Sam的成都MM邀请,去品尝来此之前就心仪已久的“串串香”。

一直以为“串串香”是类似烤羊肉串的东西,我这个异乡人从来没想到这原来是火锅,这名字起的真好。来到肖家河中(正?)街,还没下车的时候就看到摆在街上桌子,馆子里座无虚席。一下车就闻到了麻辣火锅的香味……
店门口的架子上如超市的货架一般摆满了各种新鲜的蔬菜、肉类和菌类,不同的是这些食品都是切好并用竹签串者的,每根签子上的食物只要一毛钱,你只需要拿个篮子盛想你吃的食物,吃完了店家会过来数签子。
我们找了一家名叫“野山椒特色麻辣烫”的馆子,要了一盆鸳鸯锅底,巴望着盆子里的掏沸腾了,迫不及待地把一大把签子放入锅内。
串串香很美味,Sam的成都MM也很热情(她请客),结账的时候才知道我们的胃口真不错,3个人吃了230根签子,连啤酒带饮料,一共吃了45元。

回住处的路上有一家Friday啤酒屋(红瓦寺街),进去瞧了一下,似乎和广州的酒吧没多大的差别。

回到住处后跟同房间的3个来赶考的新闻系学生铺天盖地地聊了三四个小时,最后还是倦倦地睡着了!

(待续)
Danny 2001-8-19于丹妮庐

 
6月3 日

要不是Sam敲门,不知道我会睡到几点。匆匆忙忙梳洗完毕,9:00背着行囊离开红瓦楼。在车站寄存好行李之后,乘35路公共汽车来到杜甫草堂。

草堂的门票收费有两种5元和30元,5元是进园的费用,要看大名鼎鼎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茅舍则需要30元。Sam说他对此兴趣不大,因此我们买了5元的门票进入园内。
进门后走了不到10分钟,我们就发现这五元花得更不值。本来想着不去茅屋也可以在远处张望一下,这时候发现园内另有一重围墙之中,景致都被围在其间,有好一段路我们是走在园内的两道围墙的夹缝之中。
更可气的是,这里还有一个售票点,售的是25元的门票,感觉象是被人请入瓮中。
虽然心里恨恨地骂着想出两层围墙这种馊主意的人,最后还是经不住《茅》歌的召唤,再掏了50元为这里添砖加瓦。参观过茅屋之后,感觉这30元门票的成分为10元的价值+20元的名气,有点不值。
草堂向离退休人员是免费开放的,因此回廊里有很多上了年纪的人在纳凉。我和Sam也坐下来小息一阵,跟旁边老伯聊起天来。正巧这个老伯原来是当兵的,当我们问起的时候,他很自豪的根我说他曾经进藏3次。
一想到向往马上可以实现,进藏愿望终于达成,愉快非常。大概是我们高兴的样子让老人家误解,以为我们是旅行结婚,询问我们是不是来度蜜月的……

告别老人家,我们来到湖边的草堂茶馆,茶馆所在之处有个很美的名字——春风啜茗台。春风啜茗台建在荷花池上,与浥香亭相对,柳树和灌木丛倒映水中,衬托池中莲叶,感觉倒也雅致。要了两杯毛峰,我们在湖畔坐下品茶,茶味清香,风景宜人。

从北京来的Leaf到达成都之后,我们赶往车站会合,一起乘车前往康定。

(待续)
Danny 2001-8-20于丹妮庐
 
西藏纪行——艰辛搭行川藏线

成都——康定

在汽车站,往康定的长途汽车票价是97元/人,而门口的停着的私营车(桑塔纳和面包车居多)价钱则为100元/人,考虑到国营汽车站的车况、车速和并不比私车便宜的价格,我们三人一致决定乘私车前往康定。
我们选了一辆面包车,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以90元/人成交。14:30起程,15分钟后进入成雅高速。
成雅高速公路修的特别好,小面包在路上飞驰。在快到达雅安前吃过晚饭,继续前行,前后只花了不到两小时就到达雅安。过了雅安之后,汽车进入盘山公路,开始在大山里面转悠。19:00进入全长4176米的二郎山隧道。

据说二郎山在没有隧道之前非常的难走,当年是以每公里2个战士生命换来的公路。现在隧道修通了,川藏线因此而较滇藏好走了。 
尽管如此,途中不时地能看到塌方、泥石流的痕迹,修路工人更是比比皆是。
二郎山并非因为海拔高度(3437米)而知名,这里是汉族和甘孜藏族的分水岭,翻过二郎山便进入藏区了。此时太阳已经下山,天气开始清凉,入夜十分更加寒凉起来,我们都不约而同加衫防寒。
翻过二郎山,大渡河便在脚下了。沿河行驶约一小时后,我们来到了泸定。

一进入泸定县城,首先看到的是满街的夜总会、歌厅。而当年红军长征强度大渡河的铁索桥,现在已建起门楼售票,成为收费的休闲/旅游项目。这里游人不多,铁索桥也不能引起游人的兴趣,大概长征对于我们来说,仿佛是很遥远的事了。

继续在山间迂回前行,不久就来到了大名鼎鼎的康定县城。其实跑马山并没有好看的风景,它只因一首《康定情歌》而成名,每年的农历四月在这里举行赛马会。倒是30公里开外的贡嘎雪山对于旅者来说更有名气些。
康定的街道不宽,但是非常干净,一条河道在城中穿过,两旁的路灯华美,我们在离车站不远的长城旅社住下,3人间45元。对面有internet service,只可惜我们到达的时候较晚,大部分的店铺都已经关门了!虽然已是夜晚,我还是在街上溜达了一阵。先到汽车站看了一下明天发车的时间,然后在回程边走边打量街上的藏人。

与其说是我在打量街上的藏人,倒不如说是他们总是用好奇的眼光打量我。
这就是甘孜州了,面前的这些就是康巴汉子了。康巴男子长辫盘头,硕大的红珊瑚珠子穿在发辫上,吊着红色或黑色的穗子。他们身形高大,肤色很黑,目光深邃的感觉,不过大都蓬头垢面,很脏的样子。没有见到康巴女子,据说康巴女子表达爱意的方式非常直接,见到喜欢的男子会走上去狠狠地拧他一把然后笑着走开,被拧的男子疼痛无比。

经过商议,决定第二天早上乘车往雅江。按路程来算,我们的行程可以到达理塘,但是由于担心高原反应,因而在雅江先停留一夜,缓解一下海拔高度有可能给我们带来的不适。

(待续)
Danny 2001-8-21于丹妮庐

 
6月4 日(康定——雅江)

一出康定便看到贡嘎雪山,这一路的山上都可以看到积雪,有时还行驶在雪线之上。看着白茫茫的雪地之上,一条公路蜿蜒盘旋着伸向远方,感觉真好。

在山里面迂回盘旋着翻过了几座大山,来到海拔4296米的折多山口,这里五彩的经幡迎风飘扬。而这时车上的藏民一个个口中念念有词,不约而同地喊着“拉索啰,哈索啰……”这大概是一种祈福吧!

看到风马旗,我这时候才深切地感到我已经进入藏区了。作了一个深呼吸,没有什么不适的感觉,心中暗喜。这还没有达到我的纪录高度,曾经走过的帕米尔高原、白茫雪山都要比这里高。

翻过折多山,时而出现三两座美丽的房子——藏式碉房,零零星星地散落在山脊和河边,这些房子有着黑色的屋顶,石头砌的墙,五彩的窗子。
翻过高尔寺山(海拔45312米)之后,这种美丽的房子越来越多,车子拐了一个弯,见到了雅磐江,江对岸的山上碉房密集,这里就是雅江了。
到达雅江是正午,我们在雅林招待所住下。

雅林旅店有一位漂亮的女服务员——央卓。这女孩18岁,高挑的个子,修长的身材,披着一头柔顺的秀发,她白皙的皮肤和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证实了康巴女子美丽的说法。Leaf一见到她就不停地说他见到了梦中情人,这也是我这一路上见到最美的女孩子。
而店里面的另一位服务员,象个糟老头子,面容如电影《天浴》里的阿金,总是看见他躺在央卓门口的长凳上打着瞌睡。

浴室盖在天井里,每个小房间的顶上都开了一个小方孔用于采自然光。我很喜欢这里的浴室,洗澡的时候可以看到一条光束从头顶直射下来,而水蒸气则向上不断地升腾,感觉很舒服。

吃午饭的时候,见到一辆藏牌的汽车从门前驶过,感觉距离西藏不远了!此时Leaf觉得心脏有些疼,而我还是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

雅江大桥有专人把守,而且不准拍照。也许因为这是川藏线进藏唯一通路,因此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吧!大桥的旁边还可以看到过去筑起来的炮楼。雅江大桥旁边还有一坐吊桥,这是通往对岸的河口村的。

饭后我们在河口村闲逛,参观碉房,跟藏族妇人谈天。在山腰上的一坐碉楼里看到一位面容沧桑的老太太,总想给她拍照,可是她总不愿意,她的家人说拍照会令人短寿,我向她们解释,他们却将信将疑的。虽然有些遗憾,但是还是应该尊重老人家,所以我们聊天熟落以后,也没有再提拍照的要求。

之后到村里的小学校参观,这里的校舍很正规,学生也很多。我在想,进入西藏以后可能就没这么漂亮的教学楼了吧!?

吃晚饭时有一位开面包车的师傅邀我们乘他的车往理塘,价钱与长途汽车的费用也相差无几,我们跟司机说好了价钱,并且让司机给我预留车头的座位。考虑到Leaf的不适、Sam第一次上高原和明天到理塘的海拔高度,饭后在路边的饭馆里聊了一会儿天,早早地就休息了。

(待续)
Danny 2001-8-22 于丹妮庐

 
6月5日 (雅江——理塘)

从雅安开始,这一路都是山道弯弯,不断向我证明着李白所说的蜀道之难。但尽管如此,路况还算是让人满意,车子走的速度大多是在30到40公里之间。
翻过拉子卡山(4700米)不久,来到“世界高城”(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镇)——理塘(4014米)。天气阴沉沉的,没有一丝阳光,远处的雪峰也没有了生气,惨白惨白的样子。

理塘的名气除了海拔高,还因为这里是七世和十世两位达赖转世的地方。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隐逝后 ,第七世达赖喇嘛转世在理塘,据说转世的再生秘偈是根据六世达赖的一首诗:
“一只白色的仙鹤,
请将羽翼借我用,
不去遥远的地方,
转转理塘即返回。”

在高城旅社住宿的时候,我一直跟店家说着标准的普通话,她却不断地问我是不是中国人。一问之下才知道外籍游客是不允许这样住宿的,他们一定要到指定的旅游定点宾馆住宿,如果店家接纳了这些人,会被重罚。难怪她这么紧张,也许是因为看到我们“象外国人一样”背着背囊,怕我们是台湾、新加坡的游客吧!?

今天的路程不长,安顿好之后,我们往城北山坡上的理塘寺而去。
在丁字路口见到一家“雪域”网吧,这才想起自己已经有几天没有上网,正好这时同行的Sam和Leaf也要去电信局打电话,于是便到网易和广州驴坛发个贴子,跟广州众驴友打个招呼。

出来见到Leaf的时候,他告知我刚认识了一位理塘寺的喇嘛——妙寿。原来他们是在电信局打电话时认识的,这是一位汉人喇嘛。寒暄之后,妙寿带我们往理塘寺。
理塘寺也叫做长青春科尔寺,是康区南部最大的黄教寺庙,有“康南佛教圣地”之称,也是四川境内规模最大的格鲁派寺院。理塘寺原来是一个苯教小寺庙,叫做邦根寺,在三世达赖索南嘉措应云南丽江土知府木增之邀,途经该地弘传格鲁教派时,将其改建为格鲁派寺院,后来不断扩建才有了今天的规模。

寺庙建在山坡上,庙宇在最高处,在往大殿的路上,总是觉得自己很累,累得走不动,几次都不得不停下来歇歇气。天气开始阴冷了,似乎要下雨的样子。

参观了理塘寺大殿之后,妙寿带我们到院内他的住处小坐。闲谈的时候对妙寿的经历得知一二:妙寿家境贫寒,很小就信奉佛教,长大后到五台山拜佛,27岁的时候有了皈依佛门的想法,此时认识了他的师傅,这是位理塘寺的活佛,活佛指点他29岁出家,此后便来到这里研习藏传佛教。

来到妙寿的房间,第一个感觉就是简朴。房间很小,只能放下一张床,和一个橱子,我们三人坐下就已经把房子挤得满满的了。房子四壁都是不太严实的木板,房间里面除了必须的日常用品和一些佛学书籍之外什么都没有。寺里面每天只开一顿饭,因此有时候他们只吃一餐,其余的时间都是在研究佛经。看得出妙寿的生活非常清苦,临走时Leaf掏出一百元钱作为一点心意,给妙寿买书。

当我坐在妙寿房间里面的时候被冷风吹得浑身发抖,头疼得几乎晕倒。回到住处觉得更难受,晚餐没有胃口,味同嚼蜡。(虽然之前在雅江住了一晚,不过到理塘后还是免不了高原反应。到达理塘之后一刻也没有休息,就径直上山到理塘寺,导致后来强烈的高原反应。这些都是事后回想才觉得的,可是当时却还不自知,以为只是着了凉要感冒了。)

从理塘寺出来的时候开始下雨,天气更加阴冷。

理塘晚上没电,没有洗澡的地方,只好早早休息。

一夜都冻得无法入睡,再加上头疼,让我辗转难眠……
一个人静静地躺在床上,第一次认真的想事情……
明知道川藏线最难走,但是还是很坚决地选择了这一条线路,并且还要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而在这环境艰苦的地方,第一次真正去面对艰苦,……
头痛欲裂的感觉真不好受啊!

(待续)
Danny 2001-9-2于丹妮庐

 
6月6日
(理塘——巴塘)

一夜无眠。早上起来看见远山白雪皑皑,这才知道昨晚下雪了。

今天的目的地是巴塘。往巴塘开始进入土路,柏油路到理塘为止。到了芒康就没有公交客车了。

离开理塘,进入海子山。海子山治安很差,据说土匪出没频繁,打劫用冲锋枪,直到5月份朱镕基总理路过此地之前,严打一阵,治安好了很多。
(后来,在我离开拉萨的时候,听一位驾驶员说起严打土匪的原因并非如此,而是另有隐情:一位美国的女游客被土匪强暴,之后状告当地公安却被当地执法人员敷衍,后来该女子求助美国驻中国大使馆,使馆人员询问的时候遭遇当地官员的一致否认,美国人并不罢休,派人实地调查取证之后状告到中央,这才引起中央重视,……这中间种种周折,最后终于得以剿匪成功,治安好转。
这一切也只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写出来只是为了提醒独自旅行的MM路上小心。)
尽管如此,在海子山一带行驶的过程中,司机师傅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有个别乘客叫司机停车,他也没敢停下来。

以为这一段路会提心吊胆、担惊受怕,没想到排山倒海而来的高原反应替代了我原以为会有的害怕感觉。头疼,晕眩,无心浏览窗外风光,我渐渐昏睡过去,也不知昏睡了多久,胃部强烈的不适又使我醒来,继而呕吐,吐得泪水涟涟……
这时候望出车窗外,一片白茫茫,汽车行驶在宽阔的雪原之上。

理塘出来之后的一大半路程还算不错,快到巴塘的一段路很不好走,有泥石流。汽车排着队跟着压路车,边修路边前行。

一百多公里走了将近9小时,好不容易到达巴塘,而到了车站一问,才知道由于芒康路段塌方,巴塘到芒康的公交车已经停开一个多月,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通车。
因此这一站开始就要提前乘搭过路车了!

因为身体不适,在下车时Leaf和Sam都主动地帮我背起了行囊,让我觉得感动。在车站招待所住下之后,我们到巴塘唯一的浴室沐浴,浴室的旁边还有一家网吧。上网问候大家时,看到在理塘帖子的回复,大家都在为我打气加油,叮嘱我注意身体,心里觉得暖暖的……

之后我们来到康宁寺。康宁寺是五世达赖派人到巴塘修建了格鲁派寺院,门口的古柏有着600年的历史。院子很大,寺庙却不大。也许是因为今天的身体状况不太好,在局促的寺庙里面,酥油味儿令我没能呆够一分钟就退了出来,因而我只好在屋顶上四周张望。在门外徘徊是,有个年幼的僧人不停地探出头来,好奇地看着我们,不一会儿就被一位老僧拉了回去。
从殿堂出来,几位僧人正往对面厨房走去,对我们微笑着,这时候我也就大方地问候他们:“你好,‘扎西德勒’!” 大概是“扎西德勒”的缘故,觉得这几位僧人的笑容更加友善了,我们提出到厨房看看,他们很高兴地带着我们进屋。
(后来,“扎西德勒”成为我在旅途中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每次说这句话的时候,你都可以看到藏人的笑容。所以,到藏区请记住常说——“扎西德勒!”)

进入厨房,看见里面的几个僧人正在吃面条。
一直以为藏人只吃糌粑和酥油茶,原来并非如此,因而好奇地问他们什么时候才吃糌粑。
“早上吃糌粑,中午吃米饭,晚上吃面条。”
一位中年僧人边回答着边拿出3个茶杯到碗酥油茶给我们喝,没喝过酥油茶的Sam不停地说这茶好喝。
“尝尝我们的糌粑吧!”那位僧人又说。
一位年轻的僧人拿出三个大碗和一大盆青稞面,放在我们面前。因为怕浪费,我们三人只要了一个碗,照僧人的说法把青稞面倒进碗里的酥油茶中用手拌着,我们每人都吃了一些,Sam大概饿了,吃了不少。

在我们闲谈时,Leaf不停地给僧人们拍照,他一直在说着厨房的光线怎么怎么好、有自然光、有灯光、有火光、有烟雾之类的话,看到他很有感觉地不停狂拍,两个烧火的僧人一定被他照掉了很多照片。(叶子,你看到这篇文之后,发几张照片给我欣赏一下吧!)
在康宁寺度过了一个很好的下午。

回到车站住处,我们再次询问车站的售票人员,她们告知芒康塌方处刚修好,但是只能走小车。因此我们租了一辆夏利,价格为390元(390元是这一路以来最贵的一次费用,后来到了塌方处发现大货车通过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据说康宁寺十五世纳卡活佛曾经迎请西藏一位艺人到巴塘传授藏戏,因此巴塘藏人擅长歌舞。可惜在巴塘的时间离“亚勒节”尚远,没有眼福看到这些景象。倒是看到满街都是卡拉OK和歌厅。
(“亚勒节”是巴塘一年一度盛大的传统节日,“亚勒”是藏语译为汉语是“夏令安居”。在藏历六月十五日前后的“亚索”(迎夏)和夏令安居结束后的藏历八月十五日前后的“亚勒”(送夏)之际,各寺庙相继要举行诵经祈祷会。。)

巴塘是川藏线上的最后一个四川县城了,明天就要进入西藏了。

西藏,我终于要来了!

(待续)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