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各行各业>>教育工作者>>☆☆☆网友撷英集☆☆☆>>▲▲▲其他转载▲▲▲>>◇◇◇师风师德◇◇◇>>烛光故事 (转自搜虎网)

主题:烛光故事 (转自搜虎网)
发信人: l.l.z.x(朝圣者)
整理人: l.l.z.x(2001-10-15 20:31:08), 站内信件


"我这个当民办教师的,虽说这么穷,但我精神上是富有的。也就是生活条件差点,房子破点,穿得吃得差点,但我的精神很丰富。"

一大摞奖状和一间漏风的黑房子臧永彬今年49岁,是河北省满城县长角台村的一位老民办教师,1997年转为公办教师。月收入最初是6元,1994年长到每月160元,转为公办之后逐年长到现在的650元。他爱人是半个残疾人,干不了什么活,家里、地里全得靠臧老师一个人。可他一心扑在教学上,就连放农忙假时他也不放假,白天黑夜给学生们补课,只能趁学生们做作业的一小会儿功夫,赶紧跑上山割上几把麦子背回家。除了供养老人(他父亲1993年过世),还得供一儿一女两个孩子上学。本来这日子已经快要过不下去了,兄妹俩必须有一个辍学,两个孩子都非常懂事,你推我让,最后因为哥哥考上县里重点中学,妹妹就忍痛作了牺牲,去保定棉纺厂打工;谁料到,祸从天降,雪上加霜,儿子臧小广因为家里穷总被人讥笑,性格本就内向,心里有事不愿透露,从小兄妹感情特别好,妹妹又为供自己上学只好去打工……心情长期压抑,1993年得了精神病,被五花大绑从县城送回家来。遇到这样的灾难,对臧老师来说,真犹如五雷击顶一般。

臧老师从1970年开始当民办教师,干了29年,3次被评为全保定市的优秀教师,差不多年年都是县级优秀教师,各种奖状、证书一大摞。他教出了1000多名学生,升学率是100%。特别难得的是,他亲手教出的一个学生杨兴华,获得了1995年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三等奖,和同年华罗庚数学竞赛二等奖,这在全国的大城市里也算是很杰出的成绩了。

没有人能计算得出,臧老师为之付出了多少心血、辛劳和汗水。冬天的长角台村,是一个苦寒、贫瘠的去处,裹着军大衣,仍然感到寒风刺骨,晚上更是冷得难以入眠。

几年前,"拨亮烛光"摄制组的一位同志写下了这样的一段手记:"我们被臧老师引进他的家门,顿时惊呆了:这哪儿是人住的地方?几十年烟熏火燎,四壁和房梁黑得象锅底,满地堆着些破烂家什无处下脚,除去一盘土炕和锅台别无家具;都快进九了,窗户纸还没糊过,寒风吹动着破窗户纸,就象一群蝴蝶在风中飞舞……天哪,这一家4口两大两小都过的是什么日子啊!"虽然穷,但我是富有的和当地的老乡们聊天,他们说,臧老师过去住的那个房子,一下雨就满屋子是水。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外面不下雨了,屋里还在下。在这样寒冷的地方,冬天没有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家,真不知该怎么过!"那时候真是觉得活着没有什么奔头了!"臧老师说:"我这个当民办教师的,虽然说这么穷,但是我精神上是富有的。也就是生活条件差点吧,房子破点,穿得破点吃得差点,也就是这个吧,但是我的精神上还很丰富。"他的学生杨兴华说:"为了我参加数学竞赛,他常常给我做单独辅导,直到天黑。他还自己花钱为我买了一本华罗庚数学竞赛试题,让我练习。在考试那一天,他还特意穿着最干净的衣服去送我。临进考场的时候,我回头看了他一眼,心里想:我一定要塞出好成绩……"臧老师就是这样教育学生的。

每一分钱,都能带来一个不同,由于"拨亮烛光"摄制组报导了臧老师的生存状况,许多好心人纷纷捐款捐物,还帮助臧老师修起了新居。如今有了这个象象样样的家,臧老师全家的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的。"全靠北京的好心人帮助,我们家才有了今天!"臧老师感激地说。臧老师已转为公办教师,每个月的收入增加到了650元,但他仍然生活得十分节俭。城里的居民早已通了暖气,山里的天气更冷,但臧老师一家还没有开始烧炉子。为了学校和给小广治病,他还欠下了三四千元钱。但大家都敢借给他钱了,因为他每月的工资都能拿到,还钱不会有问题。我们付出的每一份努力、每一分钱,都会给落后的山村带来一个不同!
 



----
 教育工作者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