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宗教信仰>>网络文集>>个人文集>>一知半解文集>>初悟《六祖坛经》系列>>圆满报身佛——初悟《六祖坛经》(52)

主题:圆满报身佛——初悟《六祖坛经》(52)
发信人: ybzj(一知半解)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1 00:01:45), 站内信件
圆满报身佛——初悟《六祖坛经》(52)

☆☆☆个人意见☆☆☆


[善知识,自心归依是归依自性,是归依真佛。自归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
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
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归依。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
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是自归依。]

一体三身自性佛是指:“于自色身归依清净法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圆满报身佛;于自色
身归依千百亿化身佛”。不要迷惑不解“于自色身”和“三身”上。虽然《坛经》下一品有解说的。但在这里也不应有所误解。更加不要著于要什么“肉身成佛”。六祖自己的修为就是肉身成佛,所以可以说修这顿教法门也是可以肉身成佛的。
#悬记六祖为肉身菩萨。#得全身舍利,即是肉身不坏。
虽是这么说,但六祖在这还是要我们不要著于这色身。所谓归依三身自性佛,说的还是归依自性。是自心归依。《坛经》下一品,就有一段很好的解说。这里就不提上来说了。
这里要说的是,什么才是自心归依。
自归依是:“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
自归依是:“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
自归依是:“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
是要做到:善行,明智,见性。


   [何名圆满报身?譬如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莫思向前,已过不
可得。常思于后,念念圆明。自见本性。善恶虽殊,本性无二。无二之性,名为
实性。于实性中,不染善恶,此名圆满报身佛。自性起一念恶,灭万劫善因;自
性起一念善,得恒沙恶尽。直至无上菩提,念念自见,不失本念,名为报身。]

为什么名圆满报身佛?#表各种周遍圆满、无所欠缺之意。##是指受用报果之佛身#。
这里六祖解说“念念见性,即是圆满报身”。有说:“种什么因,得什么果。”。
如于实性中,不染善恶,所得这大功德,所种之善因可得圆满,受用一切善报。
就象是一灯点亮了就可以照明一切,就算是千年的黑暗也是一下就照明了。
就象是一悟就明了自性,就得一切真,一切善,得一切智慧,就算是万年的痴迷也一下就成为大智慧了。
[莫思向前,已过不可得。常思于后,念念圆明。自见本性。]这段的句读有所不同。
宣化上人说解的版就是这样:“莫思向前已過。不可得常思於後。”
但我们要明其意就是了,不要著于文字。要是一定要著的话那就白读了这本《坛经》了。
所以应是这么解。
对以前的不要思量,那些已经过去了,是不可得的了。所有恶业,永不复起。即是“忏其前愆”。
应时时思量以后,要从今之后要念念圆通明了,自见本性。所有恶业,更不复作。即是“悔其后过”。
[善恶虽殊,本性无二。]善恶虽然要别,但本性无二。所以所谓的“性本善”和“性本恶”。都是要所偏着的。应明白善恶在原本的性质上是没有分别的。
可以打这样一个比喻:善恶之分就象是牛顿力学,在宏观上是很适用的。但在微观上就不是很适用了。善恶之分在世间法上是适用的。
但见自我本性,即是见这善恶本来面目,六祖开示慧明时这么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所以在这无二之性中,即实性,即自性真如。不染善恶,即是称为圆满报身佛。
[自性起一念恶]即一念为恶,一切善因都会消失。
[自性起一念善]即一念为善,一切恶业都会消失。
所以说得见自性的大智慧,可以见善恶无差别的大智慧,念念不离自性的大智慧即可以称为报身佛。



合十

(待续……)



注:本文中[]中的是《坛经》中原文。释:()中的是宣化上人《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中的原文。解:()中是大鑑禅师法宝坛经述旨原文。##中是参《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因释()解()文过多,不再随文贴出,想参考者可来这http://fxys.xilubbs.com/ 
看同标题的文章。
【肉身菩萨】【无上菩提】可来这http://fxys.xilubbs.com/




----
《佛心医术》fxys.go.163.com 以禅为本。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