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各行各业>>IT人论坛>>【行业与研究】>>●互联网上的企业信息化模式●>>互联网上的企业信息化模式(三)

主题:互联网上的企业信息化模式(三)
发信人: hnyjchuhong(楚泓)
整理人: hnyjchuhong(2001-10-12 08:50:46), 站内信件
                       企业信息化模型的变迁 
    当然,也可以把企业应用服务理解为更为细节的服务,比如CAD,CAM,EDI等,这些内容构成了企业应用服务模型。企业信息化其实就是组织机构、工作流程、计算机技术三个方面的总和。
    第一代企业信息化模型,始于20世纪40年代,即主机时代,强调的是接口式的商务模式。在这种应用服务模型里,工作流程是分离的,制造、财务、工程各自独立,通过“界面(Interface)”交互,组织结构也是树型结构的。
    第二代企业信息化模型,是“客户/服务器”体系,即集成商务时代。这时的组织结构是相对网状的,组织结构扁平化。所谓扁平化,并不是把树状从三层改成两层,实际上它是形成了一种网状结构,或者是一种心型结构,围绕着一个核心,“顾客”。工作流程的各个功能都被串接起来,实现了商务的集成。可以说是IT技术的变革,推动了管理基础的进步。
    第三代企业信息化模型,从技术应用上讲,就是Internet时代,完全借用互联网来完成协同式的商务。总之,无论是接口商务时代,集成商务时代,考虑的都是企业自身的需求,然而在Internet时代,企业不仅要考虑自身,还要考虑与外部结合的一系列连接。
    不管是哪一个阶段的企业信息化模型,企业信息化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一个企业的预测修正体系。而不是简单的上一个ERP系统,降低了多少库存,加快了多少现金流,赚了多少钱。企业应用服务分为,事务处理应用服务和分析预测应用服务。信息化的最终目的,就是形成一个处理、反馈、修正、预测,再处理、再反馈、再修正、再预测的过程,否则信息化系统很难发挥出最大的效应,带来真正的投资回报。



----
------------------------------------------------------------
欢迎来IT人的ITman版交流。ITman版会和我们一起成长。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