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wunai55(胡屠)
整理人: raindot(2001-08-31 16:06:37), 站内信件
|
春节前单位分了10公斤豆油,六月初就已经用光了。又到楼下的粮油店,买了5公斤。看着油瓶里的豆油日益下降,不禁感叹道:这油吃的好快啊!于是想起“文革”后期,我们缺油少肉乏蔬菜的艰难日子。那时,粮店供应每人一个月三两油,合一天一钱!
1975年,我工作了。一个班24小时,在单位吃三顿饭,从家里带米带菜,自己做。母亲愁了:每人三两油,家里平日都不够,怎么挤出一份给我带到单位呢。那时猪肉也紧张,每人一个月供应半斤,所以猪油也很少。我知道家里没多少油,就省着用,经常不加油做菜。同班的师傅的妹妹在青海,有一次从几千里外邮来了物品,原来是5瓶用罐头瓶装的猪油!当然师傅送给我一瓶。我如获至宝。
父亲单位请一位老红军做报告。老红军讲到,他们那时候苦哇,每天才5钱油。大家很赞叹:瞧瞧,红军多艰苦,才5钱油……我父亲忍不住说了:“一天5钱,一个月就是一斤半,我们可比红军苦啊。”
后来知道,其实那时也不必那么苦的;因为本省的革委会陈主任(军队司令)太革命了,拒绝外省的支援,坚持自己解决困难。别处每人至少5两油,而陈主任说三两就足够!---所以全省管他叫“陈三两”。
后来陈三两调往北京升了官,换了省领导,我们才开始吃到了5两油。
我忘不了,我们曾经比红军还苦。
---- 一事无成两鬓斑,叹光阴一去不回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