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宗教信仰>>网络文集>>个人文集>>一知半解文集>>初悟《六祖坛经》系列>>自归依佛——初悟《六祖坛经》(49)

主题:自归依佛——初悟《六祖坛经》(49)
发信人: ybzj(一知半解)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1 00:01:46), 站内信件
自归依佛——初悟《六祖坛经》(49)

☆☆☆个人意见☆☆☆

[若修此行,是自归依。凡夫不会,从日至夜,受三归戒。若言归依佛,佛在
何处?若不见佛,凭何所归?言却成妄。善知识,各自观察,莫错用心。经文分
明言自归依佛,不言归依他佛。自佛不归,无所依处。]

若是修这无相三归依戒。依这来修行,就是自归依。为什么称自归依呢?
一般的归依#我国佛教界,初入佛门者,必须经过归依仪式,誓愿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之后,始被认定为正式之佛教徒。南传佛教界,在一切佛教行事之初,亦皆须三度讽诵三归依文。#
六祖这无相三归依戒是自归依。无这个所谓的归依仪式。是自性归依,所以称无相。
凡夫不会,不明白自性归依,只是知道受三归依,认为有了这仪式就是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认为这样就可以修成佛道了。
要是按凡夫这种看法,若是说归依佛,这释迦牟尼佛已经不在这了,行仪式的时候,所谓的佛又在什么地方呢?要是不见佛在,那所谓的归依佛,又归依什么了呢?
对着佛橡归依,不明自性归依觉,不就成了归依木头佛了?
这样所说的归依佛,不就成了一句妄语了?
善知识,你们要各自细心观察这法理,不要错解了经文之意,在错误处用心。
经文中分明是说“自归依佛”
#即佛于涅槃会上所教诫弟子之‘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此乃明示弟子应依仗自力,依正法修学。盖自己有佛性,自己能成佛,故自己身心之当体,即为正法涅槃。[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五、俱舍论卷十四、显宗论卷二十]#
六祖没明说是指什么经文,但“自归依佛”是很明确的了。
是“自归依佛”不是“归依他佛”。
要明白归依本是借佛之力#一般而言,归依是信仰、希愿领受外来之助力,从他力而得救济。#
六祖这提出自性为佛,自佛归依才是真实的归依。
不要用错了意,一心外求佛力的加持终是不得的。
所以说:“自佛不归依,无所归依处。”

合十

(待续……)





释:(

如果照此去修行,就是自歸依的道理。但一般凡夫不明白歸依的道理,從早到晚受三歸戒。假設你要說歸依佛,佛在那個地方?若你沒看見佛,你憑著什麼去皈依呢?若你說我見佛了,那你就是打妄語。各位善知識,你們要自己深入觀察,不要錯用心意。華嚴經上說得很明白,要你歸依自己的佛,不是叫你歸依他佛。自性佛本來就有的,可是因沒有善知識指點你,所以不知道。現在你既已歸依,就要歸依自己的佛,不要歸依其他的佛。自己的佛你不歸依,那你要依靠到什麼地方去?你依靠外邊,這都是向外馳求。

 解:(

(九)授無相三皈依戒一段,即誓顯已,但恐人自信不堅,以為夙世罪孽深重,豈就此即可永斷乎。且如子而離母,即無依據,惑亂頓起,故令其皈依三寶,然三寶自是三賞,與己何關,必會自性三寶而融合之,以增其力量,故曰自皈依佛,為之明白決定,更使其完全放心也。



注:本文中[]中的是《坛经》中原文。释:()中的是宣化上人《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中的原文。解:()中是大鑑禅师法宝坛经述旨原文。##中是参《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归依】要看可到这来 http://fxys.xilubbs.com/ 




----
《佛心医术》fxys.go.163.com 以禅为本。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