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panrui()
整理人: happywang(2000-01-16 18:20:24), 站内信件
|
声明:本人转载本文不代表我赞成或同意其观点.
中国电信的改革
现在一说就是84年AT&T的分家,可该公司分家的起因是由68年的一个是否允许
接入调制解调器的官司开始的,美国政府不是简单决断,而是冷静观察了十几年
,确实感到电信已不能再垄断了,才在多方论证的基础上,先通过立法后分的家
,所以保证了美国通信行业和产业仍能快速发展,满足了社会的需要。即使这样
,AT&T分家后虽使长途电话大幅度降价,但对市话本地网还是无法调整,各公司
也不对其它固定电话网相互渗透,核心原因即以上分析的——市话不赚钱。
在世界经济是并购的总体形式下(且并购潮就是96年由电信企业引起的),
我国开始了对邮电的分家,我希望政府能吸收国外一些成功的经验,使中国电信
的改革能促进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并能使老百姓得到真正的实惠,千万不要把
企业拖垮了,谁也没从中受益。现在改革已经进入复杂的“地雷阵”,每一步的
牵涉面将涉及国内外许多产业,如随着今年对中国电信的改革,在香港上市的蓝
筹股一路下跌(97年金融危机它曾是稳定香港股市的中坚力量),“巨大中华”
各公司目前的销售额也仅有去年的1/5到2/3。
原中国邮电之所以效益较好,原因不仅仅是个简单的垄断,还有国家大力的
关心、政策的扶植,如初装费政策的制定、允许采用“融资”等方式进行大规模
的通讯建设,使得国家在投入不多的情况下,通讯产业迅速跃居世界先进行列,
创造了无人能及的业绩,同时,也给国家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这些,
也都可以作为经验用于其它国企的改革上。我可以举个例子,在我国宣布将企业
完全投入市尝政府不再扶植时,国外通信企业却靠条件优惠的政府资金、信贷涌
进中国市场,许多时候电信放弃选用价格低廉、先进的国内设备而采用国外设备
正是因为其商务条件远远赛过没有政府支持的国内企业。本界政府提出的重要目
标之一是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现在,在全国国企总体没有搞活的情况下,原中
国邮电却作为不多的效益较好的国企开始了大刀扩斧的改革。而改革的核心却是
要求中国电信“降价、成倍的降”。合理的调价是完全正确的,但过分的降价不
仅对中国电信,而且对整个社会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如某篇报道介绍说,西方
人也爱到朋友的商店购物,即使远几个街区也去,但绝不是为了讨一点便宜,他
们购买商品的价格和别的顾客完全一样,其所为只是作为对朋友生意的一点支持
,朋友之间都如此,结果大家都能富裕起来;而中国人到朋友处购物首先就是要
折扣大一点,相互都如此,如果不出现“杀熟”,那么大家到最后都受穷。“节
流”、更需要“开源”,我还可以举个例子,为了在市场上有立足之地,我们以
“巨大中华”为代表的通信产业在没有政府大力支持的情况下,往往采用低价销
售的策略,这虽然占领了一定的市场,但却后继乏力,缺乏资金开发新产品;而
国外企业却利用原先的各方面优势,先高价卖给我们设备,在国内企业生产出同
类产品后,他们又可以利用早期的高额利润补贴后期的倾销产品和国内企业竞争
,并能有充足的资金调研市尝开发新产品,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
电信改革的另一个举措是把原电信下属的效益很好的寻呼和CDMA长城网全部
划归联通。按说这些资产属于国家,如果在计划经济年代怎么调拨都是正常的,
但在我国已步入市场经济时,这种做法就有点说不过去了。扶植中、小企业应该
主要靠国家政策及资金的投入,而不是打压已形成规模的大企业。我国已承诺在
加入WTO时,开放电信市场,那么这种由政府维持的内部平衡强手变弱、弱手不
强,在外来的竞争面前,将毫无益处。
我认为,中国电信的改革应首先明晰产权,加强监督机制,并尽快出台《电
信法》,保证电信企业合理、公平的竞争,并注重提高中、小企业的自身竞争能
力。在不过分增加社会负担的情况下,中国电信也应通过“下岗”等方式分流企
业过多人员并提高服务水平。这样,当我们的信息产业步入WTO时,才能真正在国
际商海中搏击大潮。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4.40.10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