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peedliang()
整理人: happywang(1999-10-07 10:40:29), 站内信件
|
1999-3-10
垄断让中国电信的利润一枝独秀稳如磐石
一年进帐2000亿
3月1日,中国老百姓终于盼来了电信资费大调价的一天!
人们高兴之余又不免失望:为什么广州市的市话费不降反升?何以公众抨击 最多的电话初装费、手机双向收费未取消?为何一再呼吁的通话费以秒计费问题 没有解决?
本报信息中心近日在网络上作的一次调查表明,人们认为电信资费调整下降 幅度不大的占84%;对调整后资费表示不满的占62%;认为目前电信业没有打破 垄断的占74%。
1998年,中国老百姓对电信的不满,在一位济南老先生的振臂一呼下全面爆 发。
这位要起诉邮电部的沈洪嘉老先生,在媒体上撰文大声责问:电信部门索取 电话初装费有何法律依据?难道一位乘客只有无偿付钱给航空公司买了飞机后, 才有权买飞机票坐飞机吗?
沈老先生提出的另一质疑是电话的月租费:在当今世界上,除我国外,大概 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收取电话月租费之后而不给一定次数的免费电话。
沈老先生的呐喊掀起了群情汹涌的舆论风暴:两会代表、各方人士、各大媒 体对中国电信的不合理资费进行了抨击:
——让市话以三分钟为计费单位,手机或长话以一分钟为计费单位,使中国 电信仅仅是利用通话秒数零头部分多收的话费,每年多达60个亿。
——美国打国际长途平均每分钟只需58美分,中国的国际长途话费是美国的 六倍。这使得一些用户偷偷开展拨号给对方,由对方打过来的“回叫”业务,仅 此一项中国每年的损失可以再建一所清华大学。
……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中国电信在去年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垄断利润却稳如 磐石,全年通信业务收入2295亿元,比前年增长25%。
面对强大压力中国电信终于在1998年的最后两天,由国家计委和信息产业部 共同主持了价格听证会,从而迅速推出了规模、力度堪称空前的资费下调方案。
这次资费调整方案把重点放在了结构性调整上。降幅最大的是数字数据专线 费(下降40%)和因特网信息费(下降64.9%)及通话费。这一政策性、结构性 的倾斜,旨在吸引更多用户租用数字电路,鼓励更多人上网,由此拉动信息产业 的发展。但即使是已作结构性倾斜的因特网话费,降价底线仍在其它国家的高价 位上。
对此,专家分析,这次资费大幅下降,并非电信行业激烈竞争的结果,而是 在公众和媒体抨击下不得已而为之的行动。有媒体指出,只要中国电信行业没有 形成充分的竞争,电信服务价格就不可能按市场规律回归到合理水平,最多是比 以前便宜一点。
羊城晚报版权所有(www.ycwb.com.cn)
---------------------------------------------------------------------- ----------
上一篇 下一篇 文章列表 首页
羊城晚报电子版由羊城晚报信息中心制作发行,本报相关的文字资料等,未 经本报允许,不得转载。
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络羊城晚报信息中心。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6.190.1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