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panrui()
整理人: qblueant(1999-12-26 02:22:38), 站内信件
|
本人转载此文,不代表我赞同或同意其观点。
哪来的“零入网费”?
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这项手机费用不过是变相“下滑”
本报讯 据《人民日报》报道:近来,手机入网费接连下滑,离“零入网费 ”仅一步之遥。市场期望和导向形成了强大的压力,致使越来越多的城市实行变 相“零入网费”的做法。
据中国联通有关人士介绍,目前700元的入网费及其他各项费用已是底线 。需要提醒消费者注意的是,“零入网费”不等于实际入网费用为零。一些实施 “零入网费”的城市,都要收取一定数额的通话保证金,以广州为例,要想得到 新近推出的007手机(入网费为零、月租费为零、通话费0.7元/分钟)仍 要交纳645元,其中就有通话保证金500元。通话保证金的收取实质上是入 网费的名目转移,兴高采烈的用户只是得到了心理上的满足。
那么,运营商能够不收取通话保证金吗?这位人士做了否定回答。原因在于 ,较低的社会信用保证水平每天都在产生大量的欠费用户。据称,国家电信总局 已要求逐步采用预付话费的办法来解决这一日益严重的问题。
据了解,国内用户对入网费趋零的期待很大部分原因是受到欧美国家“零入 网费”和象征性收费的影响。但是事实上,欧美国家的信用保证体系非常健全, 用户的黑色纪录将引起连锁性的信用麻烦。国内运营商难以照搬国外做法,这就 决定了入网费或通话保证金的收取是不可绕过去的。
羊城晚报版权所有(www.ycwb.com.cn)
-- 我存在,因为我存在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3.135.1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