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joewyz(joewyz)
整理人: rainny(2002-03-04 11:01:17), 站内信件
|
渣
渣,这是我们校园比较流行的一词,比如说:“你比较渣。”说是你在某些方面表现得比较差。说的渣即是差。事先说明,渣并非对人格全盘否定,也不是一定辱骂。
为什么会出现“比较渣”这样的俚俗语,它的历史是比较簿的,所以不妨在这里杜撰一下,传说某大学中文糸98A2班某一同学,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得很出位,却不出色,而是失败型的那种,例如在PLAY BASK-ETBALL或PLAY FOOTBALL再加PLAY SCHOLGIRL方面。而且失败之后又表现得比较颓废。所以我们说他比较渣,就叫他阿渣。因此,在我们的小圈子里流行此俚俗语像流禽感那样流行着、蔓延着。
说到渣,现在无论是好的坏的,穿的吃的,只要看得见 看了觉得有想吐的感觉都会说你“比较渣”,所以人人都有机会作阿渣。以前是一个阿渣,现在许多人都作过了阿渣,“阿渣”,这个名字已经不再是某个人的专利,而被人广泛流传。
一
渣的生活也就是俗人的生活,自命不凡的或清高,再或孤芳自赏的人都会毫不留情的被人称作“渣”,而且是特渣的那种,我们都是庸俗之极的人,我们的生产也是渣的生活,所以我们毫不犹豫地充当了渣子,也没有一个孤离出来的人被人称作“圣人”的,而这些人孑失败者,难道不是特渣的人么?我是看不到一个孤离出来的是成功的人士。
鲁迅说中国封建时代分两个时代,一是中国人欲作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是暂作奴隶的时代。我想说现代文化文明里也存在着这些所谓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分成两类:一是欲作渣子而不得的被孤离出来的人;二是暂作渣子的渣。一旦被孤离出来的人,他们却想着渣子生活的乐趣,而加入渣子生活的人想逃离出。我想钱钟书说得好,在围城外的人想进来,围城内的人却想逃出去,一个“进”,一个“出”,无疑是对狗般低级人性的揭露和无情的评击。
我们都是流离在人世间的孤魂,相信和忠于某人的诺言都是比较渣的,所以这种人往往甘作渣子。我所佩服的人都是名副其实的“渣子”。或许也只能在想象的梦境中或理想的书堆丛中。他们的生活是无秩序的,可是,也是唯我性的,这也许叫做我行我素。不知道谁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我们这个年纪的青年,叛逆性很强。我想是中了一点质。实际他所追求的个性主义是比较强的,在乎庸的生活中,他们是在寻找另一种极端。延伸出来,他们存在另一种极端的同时,是在被孤离之后,这样的渣子是比较勇敢的,因为挑起一种极端的同时,亦是挑起自我的战。
二
看见别人的堕落,自己也跟着邯郸学步,那固然是幼稚的,可是,总得在青春未老之时学些东西。饭还是要吃的,不然怎样生存。为什么卡拉OK会长盛不衰,主要是为了吃饭。有女娼,必有男盗,吃饭跟堕落是不是有必然的联糸,我不是偷看者。但我是十足的揭露者,我是人渣,我怕谁。
堕落也是一种风格,一种生活的自定义的风景。渣子有时被嘲笑,嘲笑他不思上进自甘堕落;渣子有时也被人赞赏,赞赏他敢作敢为,色胆包天。
我听见过不梳头、不折被、不洗衣服的渣子,也看过异性的引诱而聊以自慰的渣子;但自慰总比强奸的好,惠大处充满诱惑。渣子文学也处处可见,惠大的报纸,跟被唾液和苍蝇污染的厕纸一样让人作呕。
像许知远的那种渣子文学,也称得上文学,商品社会吗,通俗的东西若多人喜欢,毕竟别人也是北大高材生,买的是“北大”面子罢。人渣文学被人喜欢,似乎也是讲得通。我是人渣,我喜欢甚就是甚。
课堂上教师的讲白越来越苍白,而学生的口吃呵欠却依然懒惰,英语课堂学生只懂“have sex or make love”,这就是当代大学生,我只能笑而置之。见怪,或许他们脑里满是赤裸的美女或风度翩翩的俊男。这是倪萍的<<日子>>或是<<垮掉的这一代>>。我驻南大使馆被炸,他们不是为国而呐喊,而是因为性的苦闷而上街看几眼美女俊男,他们真是用心良苦啊。这就是所谓衣襟正危的君子,他们被人称作“长”“务长”之类的高官或小卒,他们不是人渣,不过他们是渣人。
三
渣子从来不杀人,只是思想要揪出思想某些不妥协的成分,人群进行批判而已。渣子不是有理无理地妥协,而是抗议无理的理由和非自由,从渣的生活方式来抗议现代的所谓文明。三岁的小孩知道避孕套,十二岁的女孩(六年级的)去堕胎……这就是现代文明。
现代文人的圈子里实在太小,在中国如此渣的社会里,在低层的黎明百姓面前,走路总不能惦记着皮鞋是否光亮西装是否毕直,我们是农民的儿子,总的说来,我们无权瞧不起别人,但却有被 别人瞧不起的机会和权力。渣子哪怕在渣子的圈子里都会有被人瞧不起的,老实说,渣子总有高尚的人,而文明人总有非的文明的人。
大学生总算是文明人,可是人总觉得某些学生是一级的渣子,只是他们嘴里说得和脑子里想得不太相称而已,而实际上渣子,只是将心里的欲望通过某种比较现实的手段实现而已。我不想说许知远,更不必说余杰,余杰说他的文章是抽屉式的,那样一本的抽屉式“文学”卖我20元总应该过份了点,商品时代,能一个乳气未干的小孩子文学都不放过,似乎有点太商品。
这就是渣的社会。
四
要是预知了自己要做的事,人总是缺泛了好奇感,多了一份平常感,人生都是平平淡淡的总是不好,要加点盐,加点抽。
杜拉斯的<<情人>>总是社会或历史的悲剧性站在前面,而再有家庭、个人的悲剧。<<情人>>是超常的爱情悲剧,杜拉斯总不是认为在性前的爱才是完美的,perfy,性交的无数次后,也能产生爱情,而且是“至死方休”的爱。在血泊中性交,在热市中性交,在睡前睡后也要…… 爱情的种子就像孕育在子宫里。杜拉斯用胆量塑造了<<情人>>同时也毁了“情人”。
我不想用胆量塑造我的<<渣>>,我也不想用胆量毁了它,但,按正常人的心态爱情总是在脑海里先有欲望再有爱情的,文明人先用甜言掩饰欲望,进而引诱,再实现而已,而<<情人>>先是金钱买欲望,再产生爱情罢了。两者途径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
五
要说大学是满脑子梦想和勇士,那么出来工作的人则是金钱和女人。我说得总应该是不错的。
但我所见闻的工作人生,太多是比较渣的人生,非常沉闷,而且让人无法呆下去,活到头来,说真的,都不知为何。而金钱和女人永远是思想的活力,也唯一的意义。
不过,我比较幸运,读中文的人容易被人“人文”欺骗。有书的麻醉,能增长点见识,也能减少几份“傻气”在将来比较渣的生活中能与渣相溶,也能超脱自我。
“霜叶红于二月花”。亦是此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