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keane_wan(我要MD)
整理人: jackneng01(2001-12-25 16:30:26), 站内信件
|
MD、Discman、MP3播放器、Palm、PocketPC,随身听外设,包括耳机、麦克风、CD、MD、VCD、DVD碟等等,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相关的东东,都可以讨论,欢迎灌水!
新辣论坛 > 潮流通讯 > 数码天地 [精华区] 版主:芝麻~开门☆ 拉出去给我打 割蕉人
MP3比MD好的七大理由以及我不选择MP3随身听的七大理由
sdu_zhiping
[个人专辑]
邮件 留言
消息 短讯
你对本文的看法:
赞成 反对
MP3比MD好的七大理由以及我不选择MP3随身听的七大理由
自从1979年日本的SONY公司推出了第一台磁带WALKMAN以来,随身音乐的浪潮就席卷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从80年代的WALKMAN、90年代的DISCMAN一直到现在的MD WALKMAN和MP3 WALKMAN。那么,在数字时代和电脑时代的今天,谁是随身听界的王者呢?老TAPE的音质与其他三者不在一个档次,再说已经发展到了极限,已经没有了任何前途,于是首先遭到淘汰。CD虽然在四者中拥有最好的音质,但同时也有最大的体积,也由于CD有盘片在外,拾取时容易划伤等致命缺点,也不在我们今天的讨论之列。那么剩下来的就只有MD和MP3两者了。MD是SONY公司推出的老式磁带机的替代品,而MP3作为电脑时代的产物,在当今时代的确各有各的长处。关于孰优孰劣的问题,要我立刻下个结论并不很容易。在今天,究竟MD与MP3谁更适合我们呢?还是请大家容我细细比较一番吧!其实,关于随身听的性能比较,不外乎体积和重量,音乐容量,录音速
度,连续使用时间,音质及音源,耐用性及运动失真,价格等七大技术及市场参数方面的大比拼。那我们就一项一项地来吧!
一、体积和重量:MP3随身听采用FLASH闪存卡作为存储介质,而FLASH闪存卡的体积是没有限制的,因此MP3随身听的体积不象老式磁带随身听,CD随身听和MD随身听那样,受到碟片体积大小的限制,理论上可以做得无限小,目前JNC的超薄MP3和三星的蛋型MP3拿在手里几乎没有感觉。反观MD随身听,由于目前MD碟片的直径为一定值,这就决定了MD随身听的体积不能小于这个数字。在第一回合的比较中MP3胜出。
二、音乐容量:MP3随身听的闪存卡理论上的容量为无限大,而MD碟片最多只能存放80分钟的音乐,即使采用SONY公司最新的“MDLP”技术的MD最大也只能达到320分钟,且不说这个“MDLP”还极大的损害了MD的音质。在第二回合的比较中MP3依然胜出。
三、录音速度:MD随身听做为老式磁带随身听的替代品,在录音时间上MD依然是沿用老式磁带的录放同步的录音方式,最多在一些MD、CD二合一的音响上存在倍速录音的功能。而MP3随身听采用电脑网络上的下载方式,理论上极大的缩短了录音时间。相信随着USB2.0和IEEE1394电脑接口的普及,MP3随身听的录音速度还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达到MD随身听的5倍甚至10倍以上。
四、连续使用时间:MP3随身听没有MD随身听的机械转动及光头等耗电大户,所以从理论上讲,MP3随身听的连续播放时间长于MD。
五、音质及音源:MD随身听采用ATRAC压缩格式来录制音乐,而MP3随身听采用MP3格式来录制音乐,理论上MD的音质略好于MP3。但是实际测试中我将一首CD中的乐曲直接录制到MD上和先通过抓轨文件刻录成MP3文件,再通过带有光纤输出的声卡录制到MD上,不仔细聆听是很难听出差别来的。况且MP3随身听的音源号称整个互连网,从网上下载MP3歌曲完全是免费的,大家何乐而不为呢?
六、耐用性及运动失真:MP3随身听不存在机械转动装置,从而也就从理论上根本避免了机械磨损和运动失真问题。这是MD随身听根本无法望其项背的。
七、市场价格:目前生产MP3随身听的厂家比生产MD随身听的厂家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MP3随身听的价格低于MD随身听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写到这里,大家一定以为我已经购买了MP3随身听了。其实不然。我的随身听是爱华的AM-F80,恰恰是典型的MD随身听。是不是我已经为当初购买MD随身听而后悔了呢?不是的。不知大家注意没有,刚才我说的MP3随身听的优点,大都是“理论上说”“理论是这样”的。那么在实际生活中MP3随身听比起MD随身听又如何呢?我们还是从这七项指标入手,再来比较一次吧!
一、体积与重量:MP3随身听的体积小于MD随身听不假,但是MP3随身听的体积大小也受人的手指大小的限制,总不能小得连按键都要用针扎吧。因此,MP3随身听的体积不会比MD随身听小太多。再说太小了就容易弄丢,整天提心吊胆的感觉也毕竟不算太好。
二、音乐容量:目前MP3随身听采用的闪寸卡大多是32M的,在128Kbps的最常用的压缩格式下只能保存大约30分钟的音乐,远逊于MD随身听。即使有一些高档的MP3随身听采用64M的闪存卡,也只不过能保存大约60分钟的音乐,而MD随身听在LP2压缩格式下尚能以优于MP3的音质保存大约160分钟的音乐。不用我多说了吧!什么?你用的是创新的JUKEBOX?6G的容量确实很爽,但是你的4500大洋花的是不是更爽??而且这台机器理论播放时间是多少你自己清楚!体积呢?比最大的DISCMAN怎样?还有运动失真问题和机械摩擦问题……别提了。
在这里不能不提一下即时录放问题。有人说MP3的闪寸卡仅仅是供即时录放使用的。大量的歌曲是保存在电脑硬盘里的,现在电脑硬盘动辄30G,40G,我需要听音乐的时候从电脑上下载两首歌带出去听就行,反正MP3随身听的32M闪存卡已经够装八九首流行音乐了!别急,我们先做个假设:在一个寒冷的冬夜,当你听够了一盘MD上的歌或者一闪存卡的MP3的时候,你是喜欢顺手拿起枕边的另一张MD塞进你的MD随身听还是喜欢披上大衣,哆哆嗦嗦地走下床,打开电脑,再录上一闪存的MP3呢?还有,你不能总听流行音乐吧!享受一点高雅音乐也是很必要的呀。可是一首《梁祝》大约30分钟,一首《黄河》大约25分钟,一首柴科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奏鸣曲(35号)大约45分钟,一首维瓦尔第的《四季》大约1小时10分钟!这时候用MP3随身听是不是有点捉襟见肘的感觉???还是用MD吧。不用MDLP,一张盘也可以轻松搞定。
三、录音速度:这倒是MP3随身听的强项,不过用MD随身听,录一遍就足够了,想录点别的可以再买张MD盘,而MP3随身听呢?只能整天的录了再擦,擦了又录,(即时录放嘛,这是你自己说的,这一点我很赞同),不快点怎么行?
四、连续使用时间:目前的MP3随身听的使用时间大约是5-25小时,而MD的使用时间大约是20-125小时。孰优孰劣一目了然。实际上的MD虽然达不到这个数字,但是平均超过70小时是一点没问题的。如果说MD随身听的这个时间是用充电电池和碱性电池一起使用,而MP3随身听只能使用碱性电池,这种比较太不公平的话,那么只用一节5号碱性电池的MD随身听依然大多数可以轻松听上30小时。又是MD逞强!!!!
五、音质及音源:MD随身听的音质略好于MP3那是理论上的压缩格式之争,但到了实际的MP3随身听就完全变味了。实际上有些国产的MP3随身听的音质连好一点的磁带随身听都不如。进口的MP3随身听似乎略好一点,但是也好不到哪里去。众所周知SONY在它的旗舰级MD随身听上附赠音质极其一般的E805耳机已经倍受批评,而E805耳机的如果去比目前主流三星,JNC的MP3随身听附送的耳机那简直是太掉E805的价了。总之目前市面上大部分MP3随身听(只有AIWA的MM-FX500等极少数MP3随身听的音质能与MD有一争)的音质还停留在TAPE水准。这是我不选择MP3的最主要原因。
还要谈的是音源问题。MP3随身听的音源虽号称整个因特网,但是在目前宽带网尚未普及的情况下,下载歌曲所花费的电话费已经超过了购买CD碟片的价格。举例来说,用56K的MODEM下载一首大约28M的《梁祝》外加一首25M的《黄河》实际需要四个半小时的时间,花费电话费大约25元,而电脑用电,花去电费大约1元,而我去买一张《黄河》和《梁祝》的CD合辑只要5元钱,录制MD碟片的电费忽略不计,哪个更上算一点?再说,如果花费200元购买一套带光纤输出的电脑声卡,那么MD随身听的音源不是也是整个因特网吗?再说MD还可以从CD、VCD、DVD上获得音乐,加上麦克风还可以当录音笔使,音源比MP3广泛吧!怎么?你要打的去买CD碟片?还要算上来回路费20元?晕倒~~~~~~~
六、耐用性及运动失真:目前MD随身听的外壳大部分由铝或者镁金属制成,这样虽然增加了重量,但是也增强了机器的抗损害能力。使用金属外壳的MD随身听很明显比用塑料制成的MP3随身听抗撞,抗压,抗摔。还有,MD碟片是被封在塑料壳里的,即使踩一脚也没事情。反观MP3随身听,返修率奇高无比,不是摔裂了壳就是撞开了盖,可见MP3随身听的耐用性的确不如MD随身听。至于运动失真,目前MD随身听的40秒电
子抗震也已经足够应付一般的运动。谁在三步上篮的时候还听MD呀?再说,经常听说剧烈运动摔开手机的SIM卡的事情,难道就没有剧烈运动摔脱MP3随身听的闪存卡的事件吗?
七、市场价格:MD的配件一般包含线控和充电电池两项,而这两项是一般MP3随身听没有的。因此MD随身听的售价比一般MP3随身听贵那么一点也是应该的。但是如果考虑到电池因素,情况就反过来了:一般MD随身听的附件里都带有充电电池,目前最常用的是大约100元一节的可以充300次的镍氢电池,而MP3随身听只能用大约2.5元一节的5号或者7号碱性电池。就算MD随身听和MP3的随身听的连续播放时间都是20小时,那
么我当听坏了一节MD随身听附带的充电电池准备再花100元买下一块的时候,MP3随身听已经花费了你2.5*300=750元的金钱。看来MP3随身听是越用越不上算了。更何况大多数MD随身听还可以接交流电源使用……
大家也许会很奇怪,为什么MP3随身听理论上的七大优势到了实际中却变成了七大劣势了呢?理由很简单:现在的MP3随身听还没到成熟的时候!看目前的市场上,支持MD随身听的是SONY,AIWA,Panasonic,SHARP等日本大电器公司,它们有多年开发随身听的经验,资金雄厚,技术成熟。而目前生产MP3随身听的是联想,方正,实达等电脑公司,它们对MP3的研发,生产只是刚刚起步,技术很不成熟,产品质量比起SONY等自然逊色不少。因此MP3随身听理论上的七大优势完全发挥不出,从而在实际的竞争中彻底的输给了MD随身听。不信大家拿来SONY的R900 MD随身听和三星的YEPP’Z64 MP3随身听做放到一起做个比较,你就会发现YEPP’Z64虽然小巧,但是在高贵,庄重的R900面前就只象个孩子的玩具一般不值一看。还没有同感吗?嘻嘻,没有同感那是不可能的!
也许有人会问:现在电子技术发展的如此之快,那么到了几年之后,生产MP3随身听的技术成熟了,会不会凭借这七大理论优势赶上甚至超越MD随身听呢?我的看法是,MP3随身听赶上并超越MD随身听确实很有可能,但是并不是必然的事情。世界上的万物都在不停的发展进步之中,MD随身听也在发展,也在进步,比如说去年SONY针对MP3随身听对MD随身听的竞争而为MD随身听开发的“MDLP”技术已经为MD随身听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今年,支持MD从电脑上下载歌曲的PC-LINK又出现了,难保将来又会出现什么新技术。谁能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呢?也许MD与MP3会一直并存下去,互相竞争,互相进步。毕竟这才是世界发展的动力。
------------------------------
〓 网易新辣论坛 数码天地 发布时间 2001/08/13 10:40:03 by sdu_zhiping 〓
→ 回复 ← 返回 收藏 转贴 邮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