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网络专区>>● 中国电信>>知识>>☆☆☆ HFC双向宽带分配网络设计思路 ☆☆☆

主题:☆☆☆ HFC双向宽带分配网络设计思路 ☆☆☆
发信人: ray2k11(人人*有线相连)
整理人: cswpcl(2001-08-16 11:06:11), 站内信件
1. 前言
随着,WTO入关的临近,电信市场的逐步开放,互联网接入热潮的高涨,各种宽带技术迅猛发展,一种基于有线电视HFC网络的宽带互联网接入技术应运而生,并以其强大的带宽及用户资源,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采用HFC网络进行双向改造后,可以提供多种综合信息业务服务。如模拟广播、电视;数字广播、电视;电视点播(VOD、NVOD);IP电话;数据通信等多种业务。HFC宽带接入网已被认为是最佳的宽带多媒体用户接入平台,如何实现这些技术,国内外专家和技术人员都提出了各自的见解。本文主要就HFC双向宽带网络用户端正、反电平合理设计搭配,解决Cable Modem稳定、可靠工作。 
2. HFC双向宽带网络户线接入方式
HFC网络宽带网络户线接入方式,大致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多用户共享Cable Modem的HFC+Cable Modem+HUB在五类线以太网入户方式。第二种是同轴电缆经无源或有源集中分配器入户,用户独享Cable Modem的双向网络方式。本人认为,广电网络应坚定采用电缆入户为主,五类线入户为辅的原则。主要在于一方面,同轴电缆比五类线更具有高的带宽、可升级性、廉价性及多功能、多媒体的传输特性。另一方面通过对HFC网络及用户的改造,改善了有线电视的传输质量和效果,为下一步数字电视的传输、多功能双向增殖业务的开发打下基础,同时充分利用了广电网的网络资源和用户资源,提高了网络运营的边际效应,体现了广电网络的技术、资源优势。更有利于将CATV、数据通信、电话三网的融合,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网合一。 
3. HFC双向宽带分配网络设计思路 
3-1:分配网设计原则: 
在同轴分配网络设计时,尽量少用或不用分支损耗过大的分支器;而采用分配器作分路器材,以保证各支路上行路由的总损耗(即电缆及分路器材传输损耗之和)近似相等。 
分配网络路由设计尽量采用多级星型传输结构,即采用对称性设计;因为多级星型结构由中心到用户的分配过程,正是由各用户上行逐级汇集的过程,只要保证了对称性,上行/下行电平必然一致。 
尽量减少网络接头,少使用分支、分配器件,有接头的地方尽量集中,并加以屏蔽(如单元集中分配箱),以减少网络噪声侵入点,并便于维修、检查。 
分配网络传输设计应坚持以下行电平定放大器间距,反向电平设计为主的原则;户线设计是以反向设计为主导,并兼顾正向电平的设计原则。 
根据CATV DOCSIS下行信号的标准,用户端口下行电平及Cable Modem返向调试要求,应设定一个双向放大器到用户端的正返向设计衰耗。正返向电平设计不应大于这个衰耗,并保证正向、返向用户电平均差最小。 
户线设计正向电平衰耗设定是依据双向放大器下行输出电平与用户端电平之差;返向衰耗是Cable Modem返向设计的工作电平与双向放大器返向模块的输入电平之差来设定的(对于多端口来说注意模块输入电平与端口电平的差异)。 

反向户线调试时应注意设定、调试反向衰耗为一固定值,从而设定Cable Modem的返向工作电平。使Cable Modem工作在发射电平近似相同的工作状态,达到CMTS头端可以透明的控制全系统Cable Modem的发射工作电平的目的,当然,仍需要使Cable Modem上行信号在HFC网络返向通道传输中,工作在返向光发射模块、干支线双向放大器的最佳工作状态。 
3-2:户线电平设计经验: 

正向电平损耗不超过30-35dB(从楼栋放大器输出端到用户端,下行频率以750MHz做为标准) 
楼栋双向放大器所带小区各单元用户端正向电平损耗均差不超过±3dB 
反向电平损耗不超过25-30dB(从用户端到楼栋放大器反向输入口,上行频率以50MHz做为标准) 
楼栋(或延长)双向放大器所带小区各单元、用户Cable Modem发射电平或到双向放大器反向模块输入电平均差不超过±1.5dB 
正、反向损耗均差=(正、反向损耗最高电平+正、反向损耗最低电平)/2 
正反损耗电平值应包括终端用户盒的固有损耗 
此标准设定是以楼栋双向放大器输出数据信号输出35dBmV、放大器反向输入口驱动电平20dBmV设定 
CM出力电平控制为45-50dBmV的范围 
CM输入电平控制为0±5 dBmV的范围 
4.设计实例:
4-1:以绵阳宽带双向HFC网络改造实例来说,目前绵阳现使用中心频率为627 MHz ,带宽6M的一个频道与有线电视信号混合作为下行信号,下行信号从楼栋放大器出来经分支、分配器到达楼栋各单元CABLE-MODEM处,再经以太网HUB通过新布五类双绞线分配到用户家庭计算机。CM上行信号为中心频率为35MHz,带宽1.6M的QPSK信号,经HFC网络回传至机房。对此双向网络正、反向电平按照以上楼栋间各单元电平设计原则,要求到达楼栋单元CM处的下行电平最好为60dBuv±5dB、而上行输出电平最好为105dBuv±5dB,因为大多数CM生产厂家所给出的下行输入电平范围在-15dBmv到+15dBmv,上行输出电平8dBmV-58dBmV,而以上所给出的上、下行技术指标,是使CM工作在有较强抗干扰能力的工作电平。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正、反向电平平衡度问题,正、反向电平均差应尽量控制在±3dB和±1.5dB范围,使整个系统CM能工作在一个较一致的稳定工作状态。通过调整楼栋双向放大器的正、反向输入、输出衰减器,可以达到由CMTS头端统一调控CM工作电平,使其工作在HFC网络传输的最佳工作状态(反向光模块、放大器模块工作窗口内的最佳工作点)。 
4-2:对于采用同轴电缆直接入户的接入方式时,在设计用户端正、反向电平时更应该注意以下问题:⑴.装有集中分配器的单元箱,应尽量放在该楼层单元的中间位置,通过这样放置可以尽可能的平衡单元楼栋各住户的线路电平损耗。(如一个有7层楼高的单元楼,每层有俩住家户计算,单元箱可安放在4楼层处,户线电缆从单元集中分配器出来通过φ16PVC支管到单元箱所在楼层住户门口,其它楼层住户线电缆通过φ25主管、支管到楼上其余各户)以下为原理图: 
原理图
通过此种综合布线,信号从集中分配器出来达到该单元楼层各用户端的电平基本一致,上、下行电平能较好控制在±1.5dB(50MHz)、±3dB(750MHz)的范围内,为以后从楼栋放大器到集中分配器处的电平留出设计余量。(2).楼栋双向放大器所摆放位置,对用户端正、反向电平的平衡度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通过以下实际小区的设计图例更容易说明此问题: 
实际小区的设计图例
图中所示:正向损耗电平=野外分配器固有损耗+(-9型)电缆正向损耗电平+集中分配器固有损耗+RG6型电缆正向损耗电平(下行频率以750MHz做为标准) 
反向损耗电平=野外分配器固有损耗+(-9型)电缆反向损耗电平+集中分配器固有损耗+RG6型电缆反向损耗电平(上行频率以50MHz做为标准) 损耗均差=正、反向损耗最高电平+正、反向损耗最低电平/2 
上图双向放大器正确的放置位置,是参照以上电平损耗原则计算确定下来的。各楼栋楼层结构、野外型分配器、集中分配器、终端用户盒固有损耗是不变的(可变的因素只剩下不同长度的电缆电平损耗了),对比各单元正、反向器件损耗电平,这样可对放大器位置有个初步空间位置感,再计算从放大器到各楼栋单元的电缆长度即通过电缆损耗电平增加或减少,使整个损耗量达到或趋近于设计损耗电平标准,从而确定下了放大器位置。 
这里要注意的是虽然正、反向损耗电平满足了设计要求,但如果损耗均差超出了实际要求也需要重新微调你所放置放大器的位置,寻找新的损耗平衡点。以使正、反向损耗均差电平控制在设计范围内。 
5.结束语 
以上本文关于HFC双向网络用户端正、反向电平搭配的一些设计思路,主要侧重于同轴电缆入户信号集中分配时该正、反向电平如何合理搭配,并提出单元箱和楼栋放大器放置、干线电缆长度考虑对整个HFC双向网络电平平衡度影响。本文还有很多问题并未涉及到,这还有待于我们去共同探索。 (作者 郑 军 罗 勇 )(摘自中国广电网)




----
●●宽 带 害 人 不 浅●●
◆◆力 争 零 点 入 眠◆◆
★★我 用 CM,你 呢?★★

Email: [email protected]
Q Q: 151242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