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网络专区>>● 中国电信>>网友心声>>[转载]:.COM死了,连尸体都没有;宽带没了,还有些尸体

主题:[转载]:.COM死了,连尸体都没有;宽带没了,还有些尸体
发信人: ip_man(电信技术)
整理人: cswpcl(2001-08-16 11:03:17), 站内信件
★原文转载自Telecom版gdngy的《.COM死了,连尸体都没有;宽带没了,还有些尸体》★
《电脑商情报》记者:陆良(未经作者本人许可,任何媒体都不得转载) 

  在未来25年间,骨干网的带宽每6个月就要增加一倍。不久的将来,带带会成为一种免费资源。 -吉尔德定律 

  宽带与DotCOM还是有一点不同。DotCOM死了,连尸体都没有;宽带没了,还有一些尸体。-网通首席科学家 侯自强 

  宽带在某种程度上有可能成为一种美丽的噱头。 

  多宽叫宽带? 

  -人人说宽带 宽带难定义 

  -宽带小区并没宽 

  眼下有一个很令人奇怪的现象是:似乎人人都知道宽带,但带宽究竟多宽才叫宽带,十个人有十种不同的答案,业界好像至今也没有一个权威且被人公认的定义。 

  "宽带不是一个纯技术的问题。我问过一个美国同行,他说不就是64K吗?我们对宽带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不过,我认为我们提供的接入方式已经够宽了",说这话的是北京电信的一位业务副经理,他这里所说的接入方式是ADSL与LAN。前者的理论下行速度是6.1Mbps,上行速度是640Kbps。 

  "现在一般认为最终用户接入的速度在十兆,将来达到一百兆的才能叫宽带",网通首席科学家侯自强教授说。 

  "现在好象大家把除电话拨号以外的其它接入方式都称之为宽带",汇丰园小区的高先生有点无耐地说,汇丰园是北京最初开通宽带服务的小区之一。 

  此话不假!有的小区就拉了条64K的ISDN,也敢堂而皇之地对外宣传、对内宣称自己接入了宽带。上面的说的都指的是接入端的速度。若论骨干网。5年前,人们把155M叫做宽带网, 当时ChinaNet的带宽是2M,而现在XXG,网通即是40G。 

  眼下所谓的宽带都不宽!"千兆到路边,百兆到小区,十兆到用户",这是中国电信最津津乐道的宽带接入模式。而实际上,北京电信目前的城域网带宽不过622M而已,换言之,如果一个小区拥有200家所谓的"宽带用户",如果每家真要享受十兆速率冲浪的话,从小区到电信的了出口带宽就得要2G才够。若说到国际出口带宽,这个数字更小的可怜。当然,实际上很少会出现小区内用户同时上网的情况。但速度没有某些人宣称的那么快也是事实。另一方面,虽然小区内速度快了,但由于目前绝大部分的ICP端仍旧是窄带,这样一来,速度也快不了多少。 

  有人认为,从技术上说,宽带指的是在同一传输介质上,可以利用不同的频道进行多重的传输,并且速率在1.54Mbps以上。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保持24小时在线更重要。本报驻美记者侯角认为,如果仅仅是网速快一点,不是宽带的定义和本质。 

  Cable Modem用户反映他们访问广电系统内以外的网站速度很快,但访问广电系统以外时,速度奇慢。为什么?也是因为广电与电信间的互联互通问题。 

  哪种技术是主流? 

  -接入技术多 各有各的难处 

  -标准不统一 

  眼下的宽带接入技术五花八门。在美国,Cable Modem占上风;韩国ADSL为主流;而在中国,各运营商各敲各的锣,各打各的鼓。广电拥有庞大的有线电视网,自然力推Cable Modem;中国电信拥有遍布千家万户的电话线,你广电推Cable Modem,我就推ADSL,以牙还牙,针锋相对。长城宽带等新运营商既没有电信的电话线路,也没有广电系统的有线电视网,就推LAN(局域网)接入,出口租中国电信、网通的线路资源。 

  对于最终用户来说,Cable Modem与ADSL方式很省事,基本不需要经过什么大的改动就可上网,但可扩展性没有LAN好,设备贵,ADSL又有距离的限制,信号衰减很厉害。LAN方式速度快,但安全性难以保证。对于居民很集中的小区比较合适,对于郊区、远郊区的住户来说,由于相互之间很分散,再采用LAN方式就不太合适。美国为什么喜欢在电话线、有线电视线上下功夫,流行Cable Modem,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美国人以别墅、半别墅型居多,相互间隔的较远。 

  从技术层面上讲,只要速度快,费用低,采取什么宽带方式上网都可。但问题是落实到具体上,不同的是接入商由于各自立场的不同,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给用户在选择上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中国电信集团客户服务中心的陈先生认为,现在的接入市场很不规范,国家又没有出台一个统一的标准。 

  货在哪里? 

  跑马圈地忙 内容没人做:有路没车 

  中国电信宣称今年要发展180万宽带用户,其中ADSL 30万,以太网(LAN)150万,其中北京地区的以太网用户14万户。在北京,中国电信在丰汇园、北潞园等小区已"成功"开通了宽带接入服务。中国电信的一位内部人员透露,中国电信已与中房集团签署了协议,中房将其所属1000个小区的宽带接说交给中国电信做;长城宽带的"战绩"更是吓人。据长城宽带的副总经理吕洪称,截止3月底,长宽在全国的签约用户已高达1300多万户,其中有241万正在施工之中,开通服务的有8万多户;连一向号称只做骨干网的网通也耐不住寂寞,在杭州、宁波一带动起手来,做最终用户的接入,而以前,他们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向其它电信运营商出租带宽。 

  "现在不做,到时就没你的事了!"网通的首席科学家侯自强教授说。 

  "如果没有做到最终用户,只做到小区是没有意义的,最终客户不能丢!"中国电信集团的陈先生说,电信也做到最终用户,否则不能抓住客户。 

  然而,在眼下这片宽带建设大潮中,我们却很难发现内容服务商的身影。运营商们给我们的描绘的宽带应用,说来说去好象就VOD、远程教学、远程医疗这么几种?记者在北京的一个所谓宽带示范小区参观过,一期工程开通了近200户,实际使用者不过十来户而已,并且还是免费。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不用?答曰-没内容!在这里,用户唯一可以体会到宽带优越性的是VOD,可惜片子也就那么几部,看来看去也没什么劲,费用还那么高。将来究竟有多少人会放弃电视通过网上看电影,值得考虑?至于网上教育,看上去很美,诚如北京市宽带网所宣称的那样-"让所有山里的孩子看到扑面而来的世界。"但问题是:山里的孩子有电脑吗?这种理想的教育模式不是宽带的问题,更主要的是经济的问题。诚如本报驻美记者大卫所言,在线教育永远不会是带宽的驱动力!互联网毕竟只是接受教育的一种工具! 

  如果没有窄带干不了只有宽带能做的内容,如果上网仅仅是用来看看新闻、收发个邮件,用电话拨号方式上窄带就够了,用这宽带似乎有点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的味道。在一次研讨会,原瀛海威总经理张树新女士向长城宽带副总经理吕洪发疑:要那么宽干什么!看电影又没有片源?电话又打不了?宽带对我们究竟有什么用? 

  即使现有的三大门户网站,在宽带内容方面也很不积极。张朝阳近日称,SOHU提供宽带内容"还需要一段时间"。至于多长时间,张称他也不知道。原中公网总裁谢文曾做过一家专门提供宽带内容服务的公司,不到半年,悄悄关门。谢的失败给想做宽带内容服务的人当头一盆冷水。 "如果宽带上看的还是原来那点儿东西,弄不好路白修、钱白投,老百姓什么也看不见。" 

  "中国宽带网现在还停留在跑马圈地的阶段",中国电信的一位官员称。长宽吕洪副总经理也承认,目前还没有宽带应用内容,但将来会有"一个爆发期",现在谁先进入这个领域,必然能抢到好的发展机会。 

  为什么大家热衷于"圈地"、"修路"而不愿做内容、造车?有人一语中矢:做内容涉及到版权问题,受盗版影响大。"跑马圈地不贵",网通的侯自强教授说,以LAN方式为例,连设备也不过1000元,不加设备不过两百元。 

  人民日报网络中心副主任蒋亚平先生在一次IDC 论坛上直言不讳地称:"我特别不看好宽带企业下的信息资源!"他认为,中国电信已为我们建好了世界一流的路,但"货"的问题依旧没有解决。 "宽带内容的制作不是一件容易事,宽带的出现至少在3-5年内仍然无法改变内容稀缺的瓶颈。" 

  网通的首席科学家侯自强先生也认为,宽带网在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内容!"单纯的接入商没有活路!必须将内容与服务与接入捆绑起来。" 

  赢利哪里来? 

  -包月收费不算低 厂商赔钱赚吆喝 

  -免费死路一条 

  据悉,目前以太网接入的开户费为500元,包月收费150元;Cable Modem的包月收费在300元,ADSL为400元。费用不算低,但就目前的用户规模,按这个价格收费,商家仍停留在赔钱赚吆喝的阶段。以北京某宽带小区为例,小区原计划租用10M专线,供区内数百户用户使用,结果只有不到十家上网,小区只好将带宽减到2M,但即使是按2M的费用,十个用户分滩,每家每月头上的成本少不了一两千元,而用户交的又只有"区区"几百元。没有大规模的用户基础,厂商只能赔钱赚吆喝! 

  PC时代有一个摩尔定律,说的是微处理器每18个月速度就会翻一番;网络时代也有一个类似的定律-吉尔定律(Gilder's Law),说的是在未来25年内,主干网的带宽每6个月增加一倍。不久的将来,带宽会成为一种免费资源。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张亚勤博士认为,带宽的增加已经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只是一个用户需求的问题。 

  吉尔定律对于目前正忙于跑马圈地的接入商来说无疑又是一个难题,如何赢利,是大家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有人说,窄带网在赢利模式上就没开好头!上网浏览信息免费,电子邮件免费,个人主页免费,免费似乎成了互联网与生俱来的东西! 

  侯自强教授在一次宽带论坛上说,"DotCOM为什么死的死,伤的伤,股价跌得这么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窄带网上大家吃惯了大锅饭。除了接入收费外,其它都是免费。"他认为,宽带要想良性发展,必须要收费。。 也有人认为,收费并不能解决问题!何况收费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因为用户早已免费惯了。"你可以把线架到我家门口,但我凭什么掏钱用!你建网我没什么意见,但要我掏钱,且慢! " 

  一间不到80平方米的会议室,挤了不下150人,过道上水泄不通,甚至讲台两侧也是人,一名教授在台上作演讲-主题是宽带技术的发展···这是近日COMDEX China 2001上的一个场景。 

  给宽带挑挑刺 

  武汉:施工不规范,机房成瓶颈 

  武汉的宽带施工已正热火朝天,其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施工不太规范,价格比较滥,社区机房建设成了宽带施工的瓶颈。据长城宽带武汉分公司施工人员反映,在前几个机房的施工中,房主开价较高、条件苛刻、不能提供正式发票;选择街道和居委会的房屋,但他们又没有完全产权。最后决定与电力局合作,租用他们的开闭所作机房。两者条件相当接近,位于社区中心,防火、防盗设施一应俱全,轻易不会拆迁。另外,在施工中还遇到不少钉子户和钉子单位,急需协调。由于电信部门的线缆只铺设到本市多数居民小区的门口,只有与小区业主协商同意后才能完成宽带入户。这就意味着目前个人还不能单独报装宽带网。 

  昆明:重复投资不可避免 竞争环境有恶化危险 

  昆明电信今年将建成基于光纤的IP宽带通信网,实现千兆到节点、百兆到大楼(小区)、十兆到桌面,因特网出口带宽由原来的512K发展到535M,并将在年内达到1.25G。昆明电信还准备扮演内容提供商的角色,宽带网站正在建设之中,内容包括视频点播、网上购物、家庭证券交易、远程教育、远程医疗、会议电视、小区智能化系统、互动游戏等;昆明有线2月27日完成了首期宽带网接入改造工程,总覆盖用户数达到2000户,首批已开通500个入网用户。据部分有线宽带用户反映,白天上网快,晚上则明显下降,这与有线网络出口带宽过窄有直接关系。 

  宽带市场潜力究竟有多大,谁也无法预知。 宽带工程耗资巨大投资,运营商对些市场虎视耽耽,谁都不想落后。在这种情况下,重复投资、资源浪费就不可避免。为了争夺客户,抢占资源,宽带竞争中已经暴露出一些问题,如部分运营商开始以低价争取客户,宽带竞争环境有恶化的危险。在不具备有效的增值服务,内容也没有吸引力的情况下,如果用户量严重不足,宽带接入商将有可能很长时间无法赢利。最为致命也是目前宽带服务商最为欠缺的,是内容和服务提供方面,因为内容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用户的多寡,而如果没有什么能够吸引用户的内容,宽带也就会失去生存的基础。 

  长沙:"金矿"不易开采 社区宽带这座"金矿"是那么容易开采的吗?几乎所有的宽带公司都把赢利看成了将来的事长沙电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认为,宽带上的增值业务近期内很难有发展。VOD应该有收入。点播的费用比买一张盗版光盘要贵得多,其发展前景可想而知。有人这样形容:对于宽带业务,他们只是在天上画出了一块大饼,和其他饼不同的是,这块饼不仅像真的,而且还能发出香味! 

  兰州:认识比较偏面 接受程度还不够 

  部分用户对于宽带的认识和接受程度不够,任何新事物都需要一个让人们逐渐接受的过程。现在宽带炒得较热,我认为好处是多于弊端的。毕竟它也从一个角度让用户了解,炒得热恰好证明人们的关注程度。-电信局计划建设部薛主任。 

  IT业有一个惯例:不能等一个产品完全成熟后才上市现在宽带建设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些人的观念还未完全转变,而且对宽带的认识比较片面,有一些误解。-吉通运营商沐泽电子黄经理 

  成都:热闹背后问题多 

  据记者了解,成都真正在搞宽带网社区建设的一级商不到10家。据业内人士透露:签约用户可能已有几十万人,但开通的用户数量不会超过5000。IT厂商正在与房地产商携手针对用户展开的竞争激烈的圈地行为。对一些宽带厂商而言,宽带有甜也有苦!圈地运动使他们遭遇了:IP地址不足、骨干带宽不够等诸多棘手的问题。一些经销商透露:为了未来的诱人前景,一些厂商正在撑这个市场,个别厂商的返点甚至已达到30-40%之多!最大的危险来自于未来。网络运营商们最清楚不过的是,他们正预支着未来。合作伙伴的要价正越来越高,而能向用户收取的入网费和包月费将越来越低。 

  宽带建设投资巨大,称这是一场空前的豪赌绝不是夸张。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吉通、长城集团……巨人们一掷数十亿的手笔让一年前风险投资商投入互联网的豪阔也相形见绌。值得一提的是:".com"烧的大多是美元,而宽带开发商们烧的可是咱们自己的人民币。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