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网络专区>>● 中国电信>>网友讨论>>转载:专家声音:最后100米将打破市话垄断

主题:转载:专家声音:最后100米将打破市话垄断
发信人: anytoany(clark)
整理人: cswpcl(2001-08-16 10:55:54), 站内信件
    我国电信行业经过近几年的改革,目前已经初步打破垄断,形成数家电信运营商共同竞争的格局,但市话领域的垄断改革仍然步履维艰,联通虽然有固话牌照,但一直在几个城市做着实验网,铁通如果要成长到能和中国电信抗衡的程度,还要假以时日。从电信局的交换机到用户家庭的“最后一公里”线路现在基本归中国电信所有,因为市话是其它电信业务  
的基础,所以中国电信正是依靠这根线将用户牢牢“锁定”。

  正在全国各地迅猛发展的小区宽带网建设使打破市话垄断成为了可能。宽带网上可以直接传输声音、图像和数据,在这里,长途电话和市话的区别将消失。宽带网技术将实现人们常说的“三网合一”,各大电信公司将光缆铺设到小区门口、用户楼前,从这里到用户家庭的楼内或小区内线路就是“最后100米”。有关专家认为,这“最后100米”的宽带接入网会让目前市话垄断的局面彻底改变。

  诱人的前景

  在上周四北京举行的一次宽带接入高层研讨会上,北京邮电大学经管学院院长阚凯力教授就此详细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打破市话垄断,难就难在“最后一公里”,其实这里面涉及的技术并不复杂,不过是一对铜线而已。

  市话有天然的垄断性,世界各国都难以解决这个问题。阚教授认为中国的障碍主要来自两点,首先用户难以接受,就像自来水管一样,一家就接一户,如果每个城市再来一个第二、第三自来水公司,每个公司都往居民家里接第二、第三条管子,用户在使用之前都要计算一下哪家的便宜,这样会很麻烦。其次,国家的骨干干线网重复建设代价已经很大了,如果再要在城域网和小区接入网上重复,成本太大。

  而如果将最后100米的线路产权归用户所有,那么这个问题就很好解决。阚教授说,因为用户拥有了最后100米的产权,如果以小区、写字楼为单位,区内产权用户联合起来,在小区门口和写字楼前设一个出口,这个出口有几百几千甚至上万个用户,在这个口上,电信、铁通、联通、网通公平的竞争。运营商不用将线路直接接进每家每户,通过接入这个出口能很容易的获得大量的用户,这样不仅成本低,而且避免了重复建设。

  因为在现有情况下,铁通、联通市话基础建设很差,不可能单为了某一家接根线进来,这样成本太高。有了小区接口,问题迎刃而解。但如果一家一家是分散的,那么他们只能依赖主导电信厂商。

  据了解,在世界范围内,社区宽带网的出现也是最近一两年才出现的新事物,它的出现正好提供了打破市话垄断的良机。特别是在中国,单独住宅和别墅毕竟很少,大部分居民都是集中生活在一起,为这种设想提供了现实依据。

  有关专家认为,我国目前固话普及率只有12%,还有进一步普及电信业务的广阔空间,另外,我国的基建规模是世界上最大和最快的,世界上有一半的塔吊在中国,为小区宽带网的发展提供了宽广的舞台。因此,很有可能在我国率先打破市话垄断的局面。

  借鉴国际经验

  阚凯力教授列举了国际上的经验辅证。他说,美国1996年的电信法就是在本地业务上引入竞争,其后在美东、西部出现了两家大的公司,他们专门从事本地旁路业务,具体做法就是把光缆往写字楼和小区边一铺,接上接口,然后直接上长途。只要铺几十公里的光缆,就可以把最大的用户拿走。这两家公司占有了很大的市场份额,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市话垄断。

  阚教授的同班同学——中国电信集团副总工程师陈郧生表达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也不能一概而论。据他了解,其实这两家公司的份额并没有阚说的那么大。另外不通过这种方法也可以更有效的实现竞争,许多国家的实践证明,在一个公用网上,上面可以有若干个运营商参与竞争,这在国外已经有成功的先例。阚的提议还是避免不了在城域网上的重复建设,而“一网数商”的做法则可以完全避免。

  “当时为什么要有本地旁路公司,就是因为有一笔庞大的本地接入费用,用这种方法可以不经过当地的本地网公司,直接通过旁路公司接上长途网。”阚据理力争。不过,他强调,一定要有小区驻地网打配合,否则难以实现。

  陈凝神贯注的听着阚的解释,他仍然认为阚的说法过于片面,中国的情况要具体分析。他补充,美国还有若干个长话公司,旁路公司接入长途网也有选择,中国的情况不一样。

  资费最终会放开

  阚很自信的说,如果照我的提议去做,用最后100米打破市话垄断,就能开放竞争,价格形成充分竞争。比如你收2角/分钟,我就收1.8角/分钟,别的运营商可以收得更低。

  陈马上反驳,基础电信业务资费是由国家定的,电信企业无权干涉。而且为扶植小企业,促进竞争,国家规定其他运营商价格上可以低于10%-20%。这也是中国电信决定不了的,你的说法不现实。

  阚说,资费最终会放开。

  此时,一直在旁边观战的北京电信市场经营部经理李立涛发言说:“资费要放开大家都放开。”

  阚立即接口:“不可能,对主导电信企业,国际上一律实行不对称管制,这一条已经写进了电信条例了。”

  “主导电信企业的标准是什么?”李问。

  阚回答,只要有一个企业占有市场份额的50%以上,带有明显的有可操纵市场的能力,其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实质,就基本能认定。最后100米打破市话垄断后,资费的标准应该放开,对主导企业实行适当管制。

  产权属于谁?

  依照阚教授的建议,问题的焦点集中在:最后100米产权是否能像家里的电线、自来水管一样,归住户所有。

  但李立涛的回答让大家大吃一惊,他问:“应该归谁先不讨论,你知道现在归谁吗?”他接着说,这本来不是个问题,因为北京市政府4个主管部门已经有相关的规定。在安装电线管线时,应该和楼房建设同时竣工同时验收,需要安装电话时,由建设单位将竣工资料移交给电信企业。这个建设方式和管理方式和目前的水、电、气的方式完全一样,电信公司没有从这个渠道拿过一米产权。

  也就是说,现在的产权本来就是归用户的。

  但是,李解释,产权原则应该是谁投资,谁拥有产权。过去有建设单位投资,产权归建设单位。现在的问题是,建设单位不愿意投这笔资,其它宽带运营商带资进入,产权应该归带资人。比如,我们电信投资的宽带,产权当然应该归我们。

  那么对于现在“归属”用户的最后100米,用户是否有权处置,李没有进一步说明。但他透露出来的信息已经足具震撼力,只要实践中的程序能走通,政府又允许,现有的中国电信不用分拆,就能轻易的打破市话垄断,实现充分竞争,这将是一条更为光明的道路。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