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renzheng(大江)
整理人: cswpcl(2001-08-12 15:52:45), 站内信件
|
经常有中国电信的消费者讲:没有做上帝的感觉。问题是电信的消费者怎样才能感觉做了上帝?民意调查显示:电信用户对电信资费的期望值是趋向为零!噢,上帝!可口可乐公司已在中国形成垄断,希望中国政府部门去拆分它(可以请阚凯力教授提出拆分方案),可口可乐好喝,我要天天喝可我不想付钱。可惜中国还没有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任何商品都有它的成本,电信服务做为商品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有其不同的成本和价格,再怎么想少花钱,也总不能用芭比娃娃的价钱买架波音747吧?
经过几次改革后,中国电信作为国家主体电信企业,所拥有的业务已风光不再,拥有的规模也已明显减少。人们一言及中国电信的垄断,首屈一指的便是固定电话了,中国电信在固话领域所占市场份额相当大,这也是事实;但其亏损金额之巨,也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在农村。有人曾计算过,城市电话的投入和产出,一般都能达到每10万门投资2个亿,年收入1亿。农村电话,由于人口分布过于分散,管线、杆路部分的投资比市话要大得多,在城市里100个用户也许只需要几百米的电缆,而在农村就很有可能需要十几公里的电缆,还要立上几百米电线杆,投入之大可想而知。农话的每用户线投资一般都在5000元以上,甚至更多,除去初装费也在4000元以上,而农话用户的产出,与市话用户相比简直少得可怜,平均每户每月仅有30元左右,每年产生收入仅有400元左右。同样经营一个10万门的农话网,设备总投资要花费5亿元,每年的收入只有四到五千万元,而经营如此规模的农话网络,按现有人员配置,至少要1200人,这点收入只能勉强发出工资,算上比市话大得多的运营费用,平均每10万门农话亏损可达六千万元以上,连银行利息都付不出,更不用说赢利了。最近资费调整后,每10万门农话的收入将锐减两到三万元。对于这种状况,其他精明的运营商肯定有非常清醒的认识,他们深知几百万元的投资,换来的也许只是十几户电话用户,平时的通话费,还不够交换机房空调的费用。像中国联通于固话领域,它虽然已领取牌照6年,但它却不做固话,而是竞争移动电话,所谓“以20%的客户来创造80%的收入”。值得一提的是,只有中国电信在做着普遍服务义务,默默地背着“农话”这个沉重的包袱,而且中国电信的普遍服务义务还不只表现在农话上。因此,不能因为中国电信承接了普遍服务义务,就说中国电信是垄断。有谁曾见过世界上有这样“愚蠢”的垄断吗?固话微利,作为企业以盈利为目的,不主营这一市场也无可厚非,但是农村也要发展,农村市场你不做我做,做大了却成了“垄断”?
所以,我们呼吁已取得市话牌照的联通和铁通,不要再挑肥捡瘦,为了中国电信业的全面发展,请你们勇敢地进军市话领域。
讲到电信资费,这是中国电信最受委屈的事儿。中国电信的资费是由国家定的,而产生的一切社会舆论和反响却由中国电信自己承担。从没见到政府部门有人站出来把这件事讲明白,就连人民网也专设一个论题,叫“电信资费明降暗升,中国电信让老百姓说你什么好?”,老百姓一看,人家中央喉舌都这么讲了,还不是你中国电信又涮了大家?而实际上,中国电信根本没有定价权,并且信息产业部和各省通信管理局还每天把眼睛睁得大大的,监督着中国电信不得擅自降价或以搞优惠的形式变相降价,抓住就依《电信条例》重罚。并且根据不对称管制原则,允许X通们比中国电信价格低。这样一方面提高了X通们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又给中国电信招来一身骂名。
在中国搞电信业靠的是什么手段?是“三分经营、七分政治”。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的老总们搞经营是好样的,但不懂政治,其结果是中国电信的业务上去了,却落入了任人宰割的悲惨境地。看人家X通老总们,就瞄着中国电信哪只鸡喂大了,跟国务院一撒娇,马上就可以抱到自个家去下蛋,或者和自己养的小麻雀拿到集市搭配着卖,还美其名曰“让国有优质资产保值增值”。(张之冲 )
----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