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网络专区>>● 中国电信>>网友讨论>>点评拆分中国电信的“正方”理论

主题:点评拆分中国电信的“正方”理论
发信人: charlesyao(yao)
整理人: cswpcl(2001-08-12 15:52:45), 站内信件
在1998年开始的电信体制改革中,中国电信被分解,形成了今天的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寻呼业务分离后并入中国联通)。我国电信市场格局也由过去中国电信一枝独秀变为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以及中国网通、中国吉通、中国铁通、中国卫通的七通并存。但是,这样的格局是否意味着电信垄断已经打破,竞争已经形成?电信领域要不要继续反垄断?最近围绕着这些问题以及要不要继续拆分中国电信,不同的方面又有不同的声音。今天我们发表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供广大读者参考,也欢迎读者发表自己的意见。  
      正方电信垄断必须彻底打破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阚凯力  
  ●竞争是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  
 ●市话垄断必须打破  
 ●中国电信应该拆分  
       竞争是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实践更是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电信领域也不例外,凡是有效引入了竞争的业务,其发展速度就明显加快、消费者的满意度迅速提高。因此,近年来我国对电信领域的体制改革加大了力度。政企分开、企业重组、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海外上市、中国网通和中国铁通等公司的成立,以及国家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法规条例,这一切使电信成为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中体制改革速度最快的领域之一,行业内的垄断正在迅速被打破,竞争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目前我国电信领域的竞争格局远非完善,离形成有效竞争还有很大距离,其主要问题就是我国的有线市话仍然基本维持着独家垄断的局面。形成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由电话局到成千上万个用户的电话线(业内俗称为“最后一公里”):中国电信只要为某个用户装了一对,用户就很难接受其它经营者提供的第二对。同时,其它经营者重复建设的成本也太高,一般情况下远远超出其承受能力。因此,电话线就成了垄断经营者“锁定”用户并维持其市话垄断的有效手段。=市场经济基本法则,利润和风险、成本同在,NEW OPERATOR承受不起成本,那凭什么资格享有红利?因为我新,因为我有政策,因为我是国家规定的XXX电信运营商,我就应该百分之几百年增长,我应该一本万利,无本万利。也是的,你们企业搞得太好干吗,我经营企业输给你,我用政治手段拆你,搞死你。 
市话又是其它电信业务的基础,几乎所有其它业务都必须通过市话进行。因此,某个经营者如果对市话具有垄断地位,它就可以对其它经营者进行不公平竞争,甚至把对市话的垄断延伸为对其它业务的垄断。所以,市话的垄断是目前世界各国都在致力解决的核心问题,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国家找到了有效的解决办法。 
    市话垄断对其它业务的影响突出地反映在我国的因特网(ISP)业务上。因特网业务本来是国家明文规定的竞争性业务,但是我国的市话垄断经营者却占据着接近百分之百的市场份额。这不但是因为它自己的因特网业务部门在通过市话进行的接续、计费等环节上具有极大的便利条件,而且是因为它只需承担比竞争者低得多的成本。这种由市话垄断延伸出来的“准垄断”无疑对我国因特网业务的健康发展是一个很大的阻碍。  
=》》既然是世界难题,还未有有效的解决办法,中国有必要对自己拔苗助长吗?还在学步就想超越,太高估自己了吧,“韬光养晦,发展才是应道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作用那去了? 
    这一现象同样突出地反映在IP电话业务上。IP电话在我国电信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中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悖论,技术及经济角度来并非如此,稍后专题再祥述。首先,IP电话已经迅速而有效地打破了原有长途电话的垄断,使消费者得到了巨大的实惠。同时,整个电信网的发展趋势是实现以IP分组交换技术为基础的“三网合一”(即话音、图像和数据的“三业合一”)。 
==》》悖论,只有技术和经济外行才继续引用的人云亦云的观点。 
IP电话的推广将对我国在这一趋势中的发展具有无可比拟的巨大作用。但是,我国原垄断电信企业的一些单位或部门不但利用市话对其它经营者的IP电话业务制造了种种障碍,而且利用自己的市话便利大搞电路交换的“假IP电话”。这不但严重地违反了国家的有关规定,而且是对其它IP电话经营者明显的不公平竞争。 
必须指出,中国电信的数据业务部门具有我国最强大的IP分组交换能力,完全可以用于IP电话。但是出于保护其传统长话业务的利益,这个经营者的IP电话偏偏不由数据部门经营。这不但大大延缓了我国IP电话的发展,而且使这一巨大的国有资产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于IP电话,通篇都是悖论,依此IP电话某一电信业务的经营现象作为中国电信体制的设计依据,误国误民哪,…….,"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在目前仍缺乏打破市话垄断的手段的条件下,市话的垄断经营者同时经营其它业务是我国许多电信业务不能形成有效竞争的主要原因。  
    因此,首先必须使中国电信经营的市话业务和资产与所有其它电信业务及资产分离。非如此,我国电信领域公平有序的有效竞争就无法形成。 
其次,为了进一步推动“三网合一”(==》》空想/乌托邦)与国民经济信息化,应把上述这部分最主要的IP分组交换能力剥离出来,划归到一个从体制上最有利于其发展的电信企业,由此形成我国的IP分组交换主导企业。这不但将使这些国有资产发挥最大的作用和效益,而且可以实现其最大增值。第三,建议利用一切有利条件(例如目前宽带接入的迅速发展),尽快制定相应的法规条例,打破“最后一公里”锁定用户所造成的市话垄断,在电信领域内形成全面的有效竞争。 
"==》》露出真面目了吧,不就是网通的利益制造舆论吗?为某个有背景的NEW OPERATOR度身定造一个中国电信体制改革方案,打着“破除垄断、形成有效竞争”的幌子。以后大家也不用办什么企业了,也不用什么资本积累财富创造了,只要有政治手段,划拨出几百亿国有资产,划出一个新的垄断范围,让我来玩一玩,其中千万要采用现代企业制度,包括海外上市和经营管理者持股,我成为亿万富豪就靠这手段了,各位千万要支持,拜托了。" 
目前,信息和电信领域发展的关键已经不是技术本身,而是经营管理体制的变革能否迅速解放这些技术所代表的巨大生产力。因此,我国电信体制改革的以上特点使它完全有可能以超过世界上多数国家的速度进行,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有效竞争。 
 "===》》典型文革大跃进语言,罔顾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北邮怎会有这种不学无术、沦为权贵利益枪手的人呢?耻辱,耻辱。
一个行业、企业的生存、发展需要实实在在的努力和多年的积累,分析近几年来几家大的新运营商如一堆XX通的发展、经营状况,把未形成通信市场有效竞争的责任推给中国电信过于强大是不合理的。难道我们要把中国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归咎于美国过于强大吗?新运营商多点做实,少点做势,按企业来做,而非如.com般炒作“中国e基础设施”、“ISP之ISP”;政府在非对称管制、城市管道等基础资源方面给予倾斜,经三、五年过程,通信市场的有效竞争就能自然形成,何必拔苗助长!做企业如做人,打死一个人只需要几分钟,养大一个人要几十年,成人做错事,社会和政府要管,但杀死成人,几个小孩就马上能长大成人?大家自然明白,何况电信行业拆分、重组、磨合所需的时间和成本,与经过三、五年自然形成通信市场的有效竞争相比,风险和代价大多了。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