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anymantou(柠檬はじめ)
整理人: ccu13650(2001-08-07 23:29:07), 站内信件
|
茶余论史
首页=>城下町=>茶余论史=>《九州群雄(3)--肝付氏》
九州群雄--肝付氏
肝付氏是古代大伴氏(注)后裔的一支。冷泉天皇安和元年,河内守伴兼行出任萨摩掾。第二年,于萨摩国鹿儿岛郡神食村建造司馆,处理萨摩掾事务。从兼行起,经行贞、兼贞,至兼俊,共四代都在神食村居住,直到兼贞出任大隅国肝付郡弁济使之后才迁往肝付郡高山的弓张城定居,从此以地名为姓,始称肝付氏。
兼贞在做肝付郡弁济使的时候,得到了岛津庄开发领主的平季基的支持,从而取得了岛津庄庄司的实权。兼贞的长子兼俊继任肝付本家,次子荻原兼任、三子安乐俊贞、四子和泉行俊和五子梅北兼高都得到了一块领地,成为了肝付本家的藩屏。在后来萨摩岛津氏崛起后,在南九州唯有肝付氏能够有力量与之抗衡。第七代家主兼尚时,正值南北朝双方对峙之际。兼尚与其在高山山城的弟弟兼重和肥后的菊池武敏、日向的伊东佑広相呼应,效力与宫方,声威大震。历応二年,足利尊氏再攻九州,畠山直显与弥寝氏共同进攻肝付。从此以后,南九州呈现出岛津贞久、足利势和肝付氏三者之间复杂的互动局面。
永正三年(公元1506年),岛津武久(忠昌)与大隅高山城的肝付兼久攻志布志的新纳忠武不克。其后第三年(公元1508年),武久战败自杀,其子忠治继任岛津家家督。在永正五年之后的十六年间,忠隆、忠兼(胜久)先后袭岛津家督位,都施行与肝付本家严重对抗的政策,这一政策成为战国时期岛津家的长期政策得到了延续。后岛津胜久、忠良父子不和,岛津家分裂为两派互相攻伐。亨禄二年(公元1529年),岛津忠麻、弥寝清年、本田薰亲、桦山幸久、岛津胜久相会,岛津忠良借机希望恢复和睦,但是他的努力失败了。
天文十年以后,肝付氏庶流的兼演在大隅北部与岛津的摩擦加剧了。天文十八年,岛津贵久名伊集院忠朗进攻大隅加治木的兼演。因为北乡忠相通岛津,兼演投降。天文二十三年(公元1554年),岛津贵久部将祁达院良重、入来院重嗣、蒲生範清大举进攻肝付兼盛,攻加治木城。
当时,肝付宗家和萨摩北部的菱刈氏、日向真幸院的北原氏成为与主要势力。肝付兼续(1511-1566)继任肝付家家督的之后,娶岛津忠良之女为妻,与忠良之子岛津贵久为敌,大力扩张领地,构筑了肝付家历史上最大的版图。弘治二年(1556年),肝付兼续、岛津忠清之间在日向爆发了大崎之战。永禄四年(1561年),岛津贵久、义久、忠将在大隅廻城与肝付兼续大战,兼续得到了伊东义佑的支援,在大弁礼城击破岛津军。永禄七年(1564年),贵久、义久又与兼续战于樱岛。九年,兼继续派兵攻岛津义久的属城日向栉间。同年,兼继续死,其嫡子肝付良兼(1535-1571)继任肝付本家家督,与采用联姻的手段与伊东家结盟,利用伊东家进攻岛津家饶肥城。在岛津义久进攻大隅小滨城之时又支援伊地知重兴,击败岛津军。
元龟二年(公元1571年)七月,良兼死,其弟肝付兼亮继任家督。同年,派伊地知重兴、弥寝重良帅水军骚扰萨摩鹿儿岛沿岸,攻龙水城。岛津方守将平田岁宗防守严密,击退肝付军。第二年,义久兴兵攻大隅廻、市成,兼亮军一败涂地。同年九月,义久之弟岁久攻破伊地知重兴的属城,肝付军士气大衰。北乡时久趁机占领了兼亮的泰野领地。
天正元年(公元1573年),岛津义久派岛津征久、岛津忠长出阵大隅,再攻兼亮。征久在西俣城大败肝付军,并又于同年十二月攻肝付方安乐间宽的大隅牛根城,翌年一月,牛根城城陷落。肝付氏无力抵抗,兼亮、伊地知重兴遂向岛津义久投降称臣。从此,自镰仓幕府以来,作为一支独立的势力与岛津氏对抗的肝付氏历史结束了,肝付氏的历史成了岛津氏历史的一部分。
此后,肝付氏宗家内部发生了严重的内讧,力量更衰,渐渐在历史上消失了。
在《信长之野望》系列游戏中,我选择岛津家总是首先就拿肝付家开刀,不过历史上的肝付家可比游戏里强多了
注:大伴氏是公元九至五世纪日本的大氏族。其首领在大和朝廷掌管军事,与物部氏同受“大连”称号。大伴金村因参与镇压筑紫国(位于九州)的“磐井之乱”有功,擢居朝廷首席。后来因为对朝鲜的政策受到了物部尾舆弹劾,被撤要职,大伴氏暂时衰退。在“壬申之乱”(公元672年)中,依附大海人皇子(即后来即位的天武天皇),大伴安麻吕和大伴旅人(665-731)相继担任高官,该族再次兴起。大伴家持(约718-785)曾担任持节东征将军,死后被发现与暗杀藤原种继一案有关,被桓武天皇削除职称。家持长于诗歌,对《万叶集》的编撰有所贡献。821年,为了避大伴皇子(即后来的淳和天皇)名讳,改姓伴氏。866年,应天门火烧,伴善男(809-868)受牵连,被判处流刑,该族终于还是衰落了。
---- これ以上をかなしみはけこでござ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