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news912(彼岸风(()
整理人: fs294979(2001-12-21 00:57:22), 站内信件
|
八
几天没有上网了,我曾给“琴韵如水影如花”发了一个“伊妹儿”,告诉她我去外地公出,可能要过几天在网上见面。
在此后的几天里,我陷入了一种搅杂着痛苦和亢奋的一种矛盾情绪中。
我——二十八岁的东野,她——比我大十二岁的“琴韵如水影如花……
爱情\友情\现实\浪漫……
对这时的情绪我很陌生,但我并非不能找出答案,我只是在回避着一些东西……
这个年龄差别意味着太多让多数人望而却步的事情。
我不在乎年龄的差别,因为我尝到了那种心灵碰撞后让产生的战栗感觉让人多么的激动,这让那些世俗的年领论都黯然无色,我相信真正体验到这一感觉的人都愿向投火的飞蛾一样去追求那瞬间的刺激,因为那惊魂一刻会塑造出永恒的凄美。
当然,这之后要发生什么,会发生什么,谁都无法预测,包括我在内。
我总是一个让人吃惊的人,如果这一次要是……更是让认识我的人跌掉了眼镜。也许我们不会有结果,但想到我们如果有了这一段恋情,一定是让我的人生添色不少,因为更多的人在这种大波澜的感情面前只是观众,而作为参与者的我应该是自豪的。
当然,这都是我一个人的胡思乱想,“琴韵如水影如花”会有相同或类似的想法吗!!她会对我的奇思怪想不屑一顾也说不准。
我从不愿就我没试过的事情而自折锐气。
翻来覆去之后,我决定不再受这种折磨了,我更不能像个懦夫一样无所作为,我必须有所选择。
但有一点我能肯定的是,我不愿意对这来之不易的感觉进行冷血处理。
我理过自己的思路,第一就是一路高歌地跟着感觉走,不管怎样都要无怨无悔地爱上一次;二是换一种心态,平静地相处一段再说,必竟连对方倒底怎么样的情况都不知道。
我选择了第二种方式。
这一天,我发了一个邮件给“琴韵如水影如花”,约她晚上九点见。晚上,我推掉了一个非商业性质的约会早早地回到了家。
吃过晚饭后,我打开了电脑登录了“心灵之约”,离约会时间还早,我注视着屏幕开始了静静地等待。
“琴韵如水影如花”没有迟到,在差几分不到九点的时候来了。
“接到你的招唤,姐姐准时赴约来了。”她敲出了一行字。
我喜欢她这样充满自信的真实,少了几分浅薄的矜持,显得真诚善解人意,透露着让人迷醉的成熟味。
只是我感到她一口一个姐姐的有点别扭,于是我和她说:“我倒认为你叫我哥哥更合适,因为我的心理已接近“知命之年”的状态了。”
“是吗?你是以心理成熟程度来区分年龄的。总之像我这个年龄上网和你比起来总是有点自卑的哦”“琴韵如水影如花”对我说。
“其实我为人很闷,全部精力投入在了工作上,很少有聊得多的朋友,更别说是知已红颜了,认识你使我的生活有了转变!!”我真诚地说。
“是吗?那你太太呢?”她问道。
“没时间谈情说爱,至今还是个王老五呢,你要帮我介绍一位吧。”我调侃地说。
“哦!三十六岁的金牌王老五”
听她这样讲,我的脸一热。是啊一个谎言要用十个谎言来遮盖,以后有的我累的。也不知什么时候才到和她说实话的程度。
就这样一来一往的谈话,我才知道“琴韵如水影如花”的情况,我想到一身制服的她和我当初的想像多么不同,她一定是个外刚内柔的女人,那副英姿飒爽的气质不由得让我多了一份尊敬和喜欢。
我也许天生就对军人(现或可延伸到政法工作的人吧)存在一种不由自主的敬慕,尤其是想到身着戎装的“琴韵如水影如花”那刚中寓柔的冲突气质让我此时几乎无法抗拒。
小时候家住的离北京军区大院不远,经常看到身着军装的男兵女兵威风地走过,尤其总政歌舞团的那些活泼的文艺兵,穿上军装甭提多漂亮了。
当然这些童年的印象已十分模糊了,只是被“琴韵如水影如花”勾起了那些回忆,她的形象又逐渐变成了那些快乐的文艺女兵的样子,只是藏蓝的制服比军装更庄重,她的职业更严肃一点吧,但有一点始终没有发生变化,就是她吸引我的独特的魅力。
应该说,出乎意料的结果反而勾起了我极大的好奇心,引发了我要更深入地了解我的这位“知已网友”的兴趣。
(未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