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clcomcn()
整理人: lgpc(2001-07-24 10:25:45), 站内信件
|
当你刚刚走到家门口,门就会自动开锁,走道的照明灯随即点亮,空调也悄然启动并调到预先设定的最佳状态,也不必要找电视遥控器、空调遥控器、音响遥控器等,你可用手机或是车钥匙就能“尽在掌握”;当你的爱人出差在外时,你可通过蓝牙摄像机拍摄你的和孩子的生活画面,通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你的爱人就可以看到你们的画面!这些就是生产商对蓝牙技术的深情描述,但事实上,目前蓝牙技术还有几大瓶颈有待突破。
所谓蓝牙技术,实际上就是取代数据电缆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通过低带宽电波实现点对点,或点对多点连接之间的信息交流。这种网络模式也被称为私人空间网络(PAN,PersonalAreaNetwork),而且是以多个微网络或精致的蓝牙主控器/附属器构建的迷你网络为基础的。每个微网络由8个主动装置和255个附属装置构成,而多个微网络连接起来又形成了扩大网。这种技术的出现并不是要替代传统的网络架构,而是作为其补充,进一步简化各种装置之间的必要连接。工作频段是全球开放的2.4GHz频段,可以同时进行数据和语音传输,传输速率可达到10Mbps。但与热火朝天的宣传所不同的是,它正在遭遇着诸多难题和争议。
兼容性问题揭开了它的冰山一角,目前第一代蓝牙产品的困惑是不同制造商的产品间存在着兼容性方面的问题。虽然制造商们正试图解决这个问题,这意味着蓝牙产品的大规模面世将被推迟。而且,连人们期待蓝牙技术可以实现手提式电脑和打印机之间的无线互联,但由于技术原因,这样的产品无法买到。但实际上,与另几个相比,兼容性问题不过是小巫见大巫。
比如说在商业的应用上,尽管蓝牙技术是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无线通讯连接技术,但是它不支持漫游功能。它可以在微网络或扩大网之间切换,但是每次切换都必须断开与当前PAN的连接,还要向新连接的PAN提出页面调度的要求。这对于某些事务还是可行的,然而,手提通话、数据同步传输和信息提取要求至始至终稳定的数据连接,这样的切换将使传输中断。
无线通讯的保密性也是一座火山,基于蓝牙技术的本质,这个问题更加明显。尽管可以通过频道更换、加密匙和授权密码可以实现数据的保密。还可以附加更多实用的安全措施,但是实际上,做要比理论上的说难得多。另外,与实用装置或蓝牙技术使用者相比,蓝牙模式更重视真实数据的保密性。加密匙和频道更换可以防止数据被中途拦截,但是蓝牙装置本身的开放使用性又增加了泄密的危机。设备竞赛、市场配置、拒绝出租服务、能源消耗的增加,甚至是仪器控制都只是公认的保密问题的一小部分而已。
网络模式问题,尽管蓝牙技术可以支持高能装置发送和接收100米内的信息,然而大多数手提装置都是低能种类,只能实现10米内的信息传送。蓝牙技术中,每个微网络的最大容量是8个主动装置(包括1个主控器和7个附属器),标准传输距离是10米,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合理利用蓝牙技术,就必须使用独立的微网络和宽大的扩大网。要记住,在微网络和扩大网的相互协调过程中,数据之间的冲突、干扰和网络停滞的出现几率也会升高。蓝牙技术网络模式中,使用者和信息传输的限制不是一个简单的对立问题,而是一个要慎重考虑的技术问题。(青年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