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bzj(一知半解)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1 00:01:46), 站内信件
|
亦不著净——初悟《六祖坛经》(39)
☆☆☆个人意见☆☆☆
坐禅品第五
[ 师示众云:此门坐禅,元不著心,亦不著净,亦不是不动。]
六祖大师开示云:我这法门之中的坐禅,是不著心,也不是著净,也不是著不动。
如现在的一些修法,为了认人在坐禅中可以比较入静,就有不少方法。
如默念佛号,眼观鼻鼻观心等方法。以收敛心念。但六祖这法门是不著于这些的。
也有法门是定心于净,观见一切是清净无染,想令心如止水。
但六祖这法门是不著于这些是。
当然也有坐禅中要一念不起,身止心止的。
但六祖这法门是不著于这些的。
所以不要一听坐禅就认为和一般的炼气法门,观心入定等法门相同。
为什么说不著心、不著净呢?
[若言著心,心原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著也。]
要是说著心,这心本来就是妄念,心念如幻影一样,变化莫测,但最终是空相。
所以是没有实体可著的。就象我们见海市蜃楼很美,就想走进去。最后还是走不到的。
[若言著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
要是说著净,人性本来是清净的。只是因妄念蒙蔽自性真如。自见不得。
要是没有了妄念,本性清净就现出来了。
[起心著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著者是妄。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工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
要是起心著净,就是坐禅想入清净之境,这样就有“想”这个妄念在了。
想入清净,就是“净妄”。所以要知道,自性本来清净,但一“想”就生出“妄”来了。
就象是本来一张白纸,自己却看不到,那不是白色的。就想把白纸画成白色的。
不知道自己所用的“颜色”就不是白色的。这样不就是越勤奋去画就越是污染了原来的白纸?
所谓的净,本来就是无有形相的。但“想”入清净之境就来立一个境象,说这就是净了。
就象是在白纸上画上一笔说:这就是白色的了。
还认为是自己画上去的是白色的。是自己的“画功”了得。不时和人比,你看看,我画得多大一片白色啊。你才画得一点点。你要加油啊。
这样认为坐禅著净,认为自己入净之深。还不知道是自己更加生出妄障,更加蒙蔽了自性。
所以这样就称为被净相所缚。
所以六祖这坐禅法门不是著心,也不是著净。
(待续……)
注:本文中[]中的是《坛经》中原文。释:()中的是宣化上人《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中的原文。解:()中是大鑑禅师法宝坛经述旨原文。##中是参《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坐禅】要看可到这来 http://fxys.xilubbs.com/
因释()解()文过多,不再随文贴出,想参考者可来这http://fxys.xilubbs.com/
看同标题的文章。
---- 《佛心医术》fxys.126.com以禅为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