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宗教信仰>>网络文集>>个人文集>>一知半解文集>>初悟《六祖坛经》系列>>于第一义而不动——初悟《六祖坛经》(38)

主题:于第一义而不动——初悟《六祖坛经》(38)
发信人: ybzj(一知半解)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1 00:01:46), 站内信件
于第一义而不动——初悟《六祖坛经》(38)

☆☆☆个人意见☆☆☆


[善知识,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真
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
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无,眼耳色声,当时即坏。]
善知识,所说的无念,无是指无什么呢?念又是指念什么呢?
无是指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无就是无相,无二相,又无一相。离一切尘劳。
念是指念真如本性。就是要悟见真如#指宇宙万有的真实性,或本来的状态,也是宇宙的真理。#
六祖这提到的真如本性,就是佛性。
真如即是念之体,是念的本体。是一切的本体。
念即是真如的妙用。所以所说的念就是真如本性上起的。如被外境所染,真如就被蒙蔽,就生烦恼、尘劳。
念是真如本性上起,非眼耳鼻舌能念。
真如有性,所以会起念。是所谓的原动力,是眼能见,耳能听的原动力。
所以说:真如要是没有了,眼耳鼻舌等当时就坏了,不能用了。

   [善知识,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故
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善知识,要是悟见真如自性,性上起念,眼耳鼻舌等六根虽有眼见耳闻觉知等,但不染于外境。这样就是真性常自在。这样就是得般若智,行般若行。就是所说的无念。
于诸境上,心不染。
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
所以经云真如自性之妙用能分别诸法相,而于第一义上不动。
#第一义谛:‘世俗谛’之对称。又称胜义谛、真谛、第一义。指具有卓越意义的真理、最高的真理、完全的真理。亦指圆满究竟之悟(智慧)的境地。#
即无念即无法相,悟得真如本性,于圆满之智慧的境地上不为外境所染。
可以这么说:
无念者,无二相,无法相。离一切相。不为外境所染。
在真如自性上起念,念念不为外境所染,得清净无为之妙用。究竟般若。


(定慧品第四)说完



(待续……)


注:本文中[]中的是《坛经》中原文。释:()中的是宣化上人《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中的原文。解:()中是大鑑禅师法宝坛经述旨原文。##中是参《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真如】【真性】【第一义谛】【念】【第一义乐】要看可到这来 http://fxys.xilubbs.com/ 
因释()解()文过多,不再随文贴出,想参考者可来这http://fxys.xilubbs.com/ 
看同标题的文章。




----
《佛心医术》fxys.126.com以禅为本。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