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huangzifan(小黄蜂)
整理人: huangzifan(2001-07-20 11:42:23), 站内信件
|
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必须依据流行病学资料、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等加以综合分析,确诊主要靠抗原、抗体测定。必要时可作肝穿刺病理检查。
一、流行病学资料
甲肝和戊肝都以粪—口为主要传播途径。粪—口传播方式可多种多样,如食用未煮熟的水生贝类,饮水污染可暴发流行。与甲、戊肝炎患者的密切接触史。乙、丙、丁型肝炎可通过接触病人体液和(或)血液传播,如通过带病毒输血及血制品、注射、针刺等方式传播。母婴垂直传播通过胎盘、分娩、哺乳等方式传给婴儿。
二、症状和体征及肝功能检查
1急性肝炎 起病急,有畏寒,发热两三天,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腻、恶心、呕吐,尿黄如茶色。查体可发现皮肤及巩膜黄染、肝脾肿大。病程约2~4个月。若无黄疸则病情较轻,肝功能谷丙转氨酶中等度以上升高。
2慢性肝炎 由急性肝炎迁延半年以上,反复出现消化道症状,疲乏,肝区不适,肝肿大、压痛,脾肿大。肝功能显示血清转氨酶反复或持续升高。只有少数转慢性活动性肝炎。症状较明显,可有肝掌、蜘蛛痣、毛细血管扩张或面色晦暗。肝功能持续异常,尤其是血浆蛋白改变或伴有肝外器官损害,自身抗体升高等。
3重型肝炎 本型约占全部肝炎病例的05%以下,但病死率较高,各型肝炎均可发展为重型肝炎。重型肝炎又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之分。发病多有诱因,如患病后过度劳累、营养不良、嗜酒或服用损肝药物、妊娠或合并感染等。重型肝炎黄疸的迅速加深,肝脏缩小,意识改变,可出现腹水和出血倾向等,应迅速前往医院救治。
4瘀胆型肝炎 主要表现为较长期(1个月以上)肝内梗阻性黄疸,如皮肤瘙痒、粪便颜色变浅、肝肿大和梗阻性黄疸的化验结果,如碱性磷酸酶升高、转肽酶升高等。
三、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
抗—HAV IgM阳性(甲肝病毒抗体IgM阳性)提示甲肝病毒的现症感染。
HBsAg阳性(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提示乙肝病毒的现症感染。
抗—HBs阳性(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提示可能通过预防接种或过去感染产生了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
抗—HCV阳性(丙肝病毒抗体阳性)是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但不能区分既往感染和现症感染。采用PCR(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检测HCV RNA是确定病人现症感染的唯一指标。
抗—HDV IgM阳性(丁肝病毒抗体IgM阳性)可提示丁肝现症感染。
抗—HEV阳性(戊肝抗体阳性)可提示戊肝现症感染。
通过以上资料可作出不同类型的病毒性肝炎的诊断。
---- 广州社区医学保健斑竹---huangzif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