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情感世界>>○ 挚爱慈亲>>心情驿站>>爱心无价>>

主题:路
发信人: popcwfan()
整理人: lannan(1999-12-16 18:16:21), 站内信件
                               路
《中国青年报》9月13日第四版报导我的求学历程后,全国各地的报纸纷纷转载,
我也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不清的来信。看着一个个信封上陌生的笔迹,我便
一一给回信了,其间发生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这就不多说了,还是谈谈我的
求学之路吧。
我家在福建省南平市塔前镇虎山村。那是一个偏僻落后的农村,海拔887米。由于
村子在山顶上,一年四季八面来风,这更使那有限的稻子有太多的空穗。恶劣的
生存环境让多少辈人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与世隔绝的生活。在山的最高处
,总是站着几个小孩子,他们踮着脚尖望着朦胧的远方。山的外面是什么?他们
不知道也无法知道,因为建国以来我们村甚至没有出过一个高中生!文化的愚昧
带来了经济的落后,但这却丝毫抹杀不了村民们想走出大山的愿望。也正是这种
愿望,才把我送出了大山……
我父亲是肢体残疾人,由于他刚出生两个月时便失去了我爷爷,因此他不得不讨
了大半辈子的饭。直到42岁,他才到我那后天性智残的母亲家去做了上门女婿。
也由于他们二老均丧失了劳动力,我们家的经济状况可想而知。从我呱呱坠地的
那一刻起,我便注定了要同命运之神抗争!智残的母亲不会带孩子,她只会用那
最原始的母爱来哺育我,就像我对记者说的一样,我母亲什么都不会,她就只懂
得爱我。由于营养不足,我五岁才会讲话,六岁才会走路,也就是我刚学会走路
的第二年,我便背着本家人给缝制的蓝布书包走进学校。也许是家庭的贫困,也
许是缺少母亲的叮咛,我过早地学会了照顾父母,也过早地承担起了家庭杂务。
从8岁起,我便上山砍柴,下地割草……
由于智力发育太迟,我一年级根本无法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我的成绩单上也是
两个醒目的零分!我父亲绝望了,他认为我“继承”了我母亲的那份痴傻!但在
本家人和学校的坚持下,我终于得以继续我的学业。只是不知从哪一刻起,我的
脑袋居然开了窍,我开始对那神奇的方块字着迷起来。我不知从哪个垃圾堆里捡
到了一本残缺不全的字典,我如获至宝,把它很好地美容了一番。也从那以后,
我的成绩实现了“零”的突破。随着词汇量的增加,我的读书欲望也大大增强,
甚至我还学会了偷书,当然我那时没能孔乙已的那种“窃书非贼也”的理论,只
是一种强烈的求知欲让我顾不了太多!从偷来的书中,我认识了白雪公主、美人
鱼、福尔摩斯还有那无敌的齐天大圣。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成绩也稳步上升。
只是父亲额边的白发和日益“昂贵”的学费成正比地增加。每学期的学费我都得
欠到期末才交齐,这也许是中国最早的“分期付款”消费了,但那种难堪,那处
内疚,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有人问我我坚持念书的动力是什么,我没有作答,只是给他讲了一个我儿时的故
事。可以说我的童年是灰色的,抑或说我根本就没有童年。畸形的母爱使我变得
更加内向,也更加离群!儿时的我皮肤很黑,因此我被越来越多的同龄人欺负、
嘲笑。每每我无端被人打时,我母亲便把我深深地搂在怀中,抽泣着,不敢也不
会抗争。有一幕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有个小孩居然趁我母亲搂着我哭泣时在背后
踹了她一脚,还夹着句“蠢物”而后扬长而去!我当时感到心在流血,这就是我
的家!也从那一刻起,“为父母争口气,出人头地”成了我最大的奋斗目标!我
不要再看到类似的一幕!
也许是命运之神的安排,我小学毕业考时幸运地以全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市名牌
重点中学南平一中。想想挺好笑,如果当时我的作文题不是《给冰心爷爷的一封
信》,我就有可能以两科满分的成绩进入一中。从那以后,我的命运也开始有了
转折。
如果说我小学六年我的成长经历很艰难的话,那我初中三年的经历简直就是炼狱
!现在我都无法想象自己是怎么熬过来的。
当我拿到一中的录取通知书时,不禁掐入深深的苦恼。300元的学费对我家来说简
直是个天文数字!看着年迈憔悴的老父,我曾不只一次地想不去上学了。但倔强
的老父楞是把那头刚长膘的小猪给卖了。当他把一叠有角有分的钱塞到我手中说
,我哽咽了。“靠自己吧,孩子。老父对不住你,我不该让你来到这个世界受罪
!”老父的嘴角颤动着,他那带着血丝的双眼潮了──他已为我几夜未眠了。靠
自己吧,可我才13岁啊!我感到无助,也感到无奈。
从踏进一中校门的那一刻起,我便发现现实很残酷,因为我居然听不懂普通话!
小学六年中有五年我们的老师是用本地话教的,由于村子闭塞,我们也无法接触
到电视机,以致于我的普通话“听力”竟如此糟糕。我不得不同时学两门“外语
”:英语和普通话。由于我听不懂老师上课说什么,我急了,也发狠了,于是我
便开始熬夜。由于基础比别的同学差,我不得不用几倍于其他同学的时间去学习
。但于我来说,学习上的苦和累并不能算困难,真正让我苦恼的是我那过低的生
活费。当时我每月才15元,我不得不天天喝食堂里免费的菜汤。后来我发现了一
个省钱的办法:花1.5元买一罐豆腐乳,这样配饭便可维持一个月,因此我甚至创
造了两个月只花六元钱的记录!繁重的学习任务和过低的生活费,这个不成比例
的比例使我不止一次地觉的自己要垮了,但每每在我想放弃时,我便想起了母亲
被踹的那一幕,想起了父亲那颤着拿着毛票的手和那一句“靠自己吧,孩子”,
我便对自己说:“你没有权力放弃,你不能放弃!”终于,我神奇般地熬过来了
。现在想想,如果不是自己那时的强烈意志,我可能早都倒下了,要知道营养的
严重不良使14岁的我才65斤重!当然,这其中也离不开老师和同学的百般关爱。
但当时的我特别内向,感觉当中几乎所有的人都看不起我,都把我当叫化子看,
尤其是当我从老师手中接过同学们捐助的钱时,那种感觉尤其强烈,尽管事实上
他们并没有如此看我。但我的心是封闭的,因为我的同龄人当时都不理解我。记
得有一次我路过自己宿舍门口时,看见地上有一张2分钱的开水票,便弯腰把它拣
了起来。等我走进宿舍时,发现别的同学都在朝我笑。后来我才知道有一位室友
向别的同学说我“贪小便宜”,他还可以证明给他们看。于是他便把一张2分钱的
开水票丢在门口,接下来便发生了开头的一幕。我当时感到被伤害的很深很深,
便也更加“确认”了当时没有人会理解我!
到初二以后,我开始意识到光靠别人救助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的经济问题,于
是我便尝试着去打工。我搬过砖头,驮过麻袋,也拣过垃圾……在尝遍了种种苦
头之后,我也尝到了甜头,我终于可以花自己赚的钱了,那种自信,那种自豪,
远远胜过平时班主任对我的百般开导。这应该是一种心理上的平衡。
就这样,我走完了初中三年,并以全市第三的成绩得以继续在南平一中高中部学
习。也是进入高中后,我的命运才有了一个根本性的转折。在高中,我遇到了可
以说改变我一生的老班主任,57岁的康桂华老师。他块头很大,有丰富的社会阅
历,他睿智的眼神可以洞穿你的一切。他让我当了班长,但头半学期我做得很糟
,因为我内向,不合群,也不为同学所理解、接受。于是他便一次又一次地和我
谈心,帮我分析我的性格形成。他说我的病根便是我的经济问题。他鼓励我去做
家教。于是我便在校门口贴出了第一张家教广告。在老师的联系下,我开始了我
的家教生活。当然,当时家长对我持的是一种怀疑的态度,但当我把他的孩子从
班上第48名提到第15名时,他们信服了,而且还在家长圈中为我做免费宣传!此
后,找我做家教的家长越来越多,我也因做家教从根本上解决了我的经济问题,
因为我每个星期可以从家教中获得150元以上的收入。
确实如康老师所说,当我从根本上解决学习上的经费问题时,我觉得自己轻松了
许多。逐渐实现了性格上从内向向外向的转变。到高一下我已是一个乐观、开朗
、爱笑的男孩。但当时的我却总有一块心病,因为我自己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
长大的,我得到的太多太多,但我付出的却太少太少,我要在付出与收获之间找
到一个平衡点!于是我开始着手做两件对于我来说至关重要的事。
一件是成立爱心基金。当是我们班上还有两位特困生,他们还无力解决自己的学
习生活问题。于是我趁着我所主持的一个主题班会“如果我们都献出一点爱”的
契机,在班上成立了一个爱心基金会,号如同学们每月节省几元零花钱来资助他
们。后来我还到几家大公司大企业要来了近万元的资金来充实我们的基金会,很
好地解决了那两位同学的生活问题。后来我们还帮助其他班、其他年级的特困生
,因为每月都有热心的家长们往我们的基金会捐钱。再后来,全校的爱心基金如
雨后春笋,纷纷成立,使我们学校的每一个特困生都得到了同学的关爱。记得我
当时在全校大会上作了题为《在这里,我们拥有一片阳光》的演讲,受到了热烈
的欢迎。在演讲中,我引用了余秋雨的一段话:“生活中有阴影,但更多的是阳
光。因为,阴影是阳光的产物。”
另一件便是成立“手拉手”学习小组。我利用自己做家教时积累的经验,在每周
门下午用上课的方式向班上的同学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和解题方法。我们提出的
口号是“从根本上消灭不及格现象”,这个活动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也得到了
老师、家长的支持。一直坚持到了高三上期结束。后来我动员班上学习成绩好的
同学都加入到我们小组,都来“上课”,向同学们交流自己的学习经验。当时甚
至别班的同学也都跑来听课。这个学习小组的成效是很显的,今年高考,全班52
人有50都上本科,1人上省里,其中重点有32人!经过两年的上课经历,我的口才
和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煅炼。高二下时,我们物理老师生病,我代了两个星期的
物理课,而站在讲台上的那个勇气则是平时训练出业的。
也许以上两年事很平常,但于我,却有很重要的意义。因为从中我发现自己也可
以用自己的劳动来回报社会。也从中我发现了自己的价值和赢得了同学的尊重。
在我被评为十佳中学生后的那么多场报告会中,我感染了数不清的同龄人,因为
我的奋斗,也因为我的乐观。我终于在付出与获得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我也
从中找到了一种健康积极的心态。
而今,我终于在梦想和现实之间划上了一个等号。当我在乡亲们的鞭炮声中踏上
北上的征途,当我漫步在未名湖畔的曲折小路上,当我在三教通明的灯光下奋笔
疾书时,当我加入到《北大表年》记者团和众多思想深邃的师兄师姐共事时,我
找到了自己生命的座标。
末了,我还是以我曾经发现在省报上的一首小诗《祝福》来结束全文吧:
      
      有人说
      撒下一百颗种子
      总有一颗会生根、发芽
          那么
          请让我送你一百个最诚挚的祝福
          相信总有一个祝福的种子
          会在你的人生路边开花、结果。


                                              写于1999年10月22日
                                                  纪鸿聪



E-mail:[email protected]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9.56.120]

[关闭][返回]